缅北、滇西反攻作战

2015-01-09 20:50
国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反攻缅北师团

章 林 原 媛

同仇敌忾之十一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

章 林 原 媛

军事历史 抗日战争史 中国远征军 中国驻印军 滇缅作战

作者:章林,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博士后;原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博士后,少校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甸作战失败后,中国主要国际通道被日军切断,军需物资只能依靠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空运补给。为了打通滇缅通道,改善中国战区的军需物资运输状况,增强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力量,进而减轻盟军方面的压力,从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似两把尖刀,左右夹击,发动了缅北、滇西反攻作战。

一、中国驻印军缅北反攻

中国远征军撤往印度后,在兰姆伽成立训练营,接受美援与训练,从武器装备到单兵作战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1942年8月,以该部为基础,从国内补充部分官兵,正式组建了中国驻印军,由史迪威任总指挥。

日军占领缅甸,标志着其在东南亚的战略进攻达到顶峰,并于1943年3月在南方军下设立“缅甸方面军”,以河边正三为司令,下辖4个师团,其中田中新一为师团长的第十八师团驻守缅北。同年10月,为配合太平洋地区的对日作战,开辟一条新的中印交通线,蒋介石与蒙巴顿、史迪威等在重庆举行会议,决定反攻缅北。

按预定计划,中国驻印军从1943年10月开始发动胡康河谷战役。日军第十八师团发现中国军队入缅后,立即调整部署,派兵增援前线。10月29日至12月29日,孙立人指挥的新编第三十八师先后占领拉家苏、新平洋等地,并在美国空军支援下攻占日军重要据点于邦。1944年1月31日,廖耀湘指挥的新编第二十二师攻克大洛,日军残部向孟关方面退去。2月18日,中国驻印军以新编第三十八师为左纵队,新编第二十二师主力为右纵队,紧随撤退日军,向缅北门户孟关攻击前进。孟关位于胡康河谷要冲,是日军在缅北的核心据点。日军第十八师团在师团长田中新一的指挥下,层层设伏,据险顽抗。激战至3月5日,中国驻印军攻克孟关,日军第十八师团两个团主力大部被歼。至3月29日,中国驻印军攻占杰布山,把战线推进到孟拱河谷。至此,胡康河谷战役获胜。

1944年4月,中国驻印军发起孟拱河谷战役。当面之敌日军第十八师团在其第五十六师团和第二师团各一部的支援下,利用孟拱河谷险要地段构筑阵地,妄图逐次抵抗以挽救其覆灭的命运。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经过15天的激战,新编第二十二师和第三十八师先后攻占瓦康至丁克林一线。6月25日,新编第三十八师经两昼夜激战,占领孟拱,打开了通往密支那、八莫和曼德勒的道路,缅北反攻战的第二阶段胜利结束。此次战役共击毙日军6800余人、俘虏180余人,给日军第十八师团以致命打击。从此,中国驻印军控制了缅北整个战局。

缅北反攻作战的第三阶段是攻克密支那。密支那是缅甸水陆交通枢纽,为战略要地,日军经营该地并防御两年之久。史迪威决定成立中美混合突击支队,奇袭密支那。1944年5月17日,中美混合突击支队袭占了密支那西机场,并向机场周围日军据点攻击。然而,尽管盟军无论在士气上还是在兵力和火力上对日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由于指挥官的轻敌,以及陆、空之间和步、炮之间缺乏紧密协调联络,导致奇袭战变成屡攻不克、伤亡惨重的攻坚战。经过近两个月拉锯式激战后,中国驻印军新编第一军军长郑洞国于“七七事变”七周年纪念日向日军发动全面进攻。最终,在双方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中美联军攻克密支那,歼灭日军大部守敌,迫使其残部向八莫撤退。密支那战役为整个缅北反攻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驻印军于1944年11月25日和1945年1月15日先后攻占缅北日军的两个重要据点八莫和南坎,至1945年3月8日攻克腊戍后,缅北反攻战遂告结束。至此,中国驻印军完成了既定作战任务。

二、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

为准备反攻缅甸,撤回云南的远征军也进行了整训。驻滇西的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最初为陈诚,后陈因病休养,其职务由卫立煌代理。中国远征军下辖第二十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第八军、第九十三师、炮兵部队3个团、工兵部队1个团又1个营,以及陈纳德指挥的美空军第十四航空队。1944年5月,为策应中国驻印军攻击密支那,打通中印公路,从陆路获得外援,中国远征军对怒江以西的日军发动猛烈进攻,吹响了滇西反攻的号角。

强渡怒江。怒江水流汹涌,雨季时流速高达每秒4米以上,成为远征军反攻的第一道难关。1944年5月11日黄昏,集结在怒江东岸的2万余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由于精心组织和充分准备,以及日军没有把防御重点放在怒江沿线,远征军顺利收复了被占两年的沿岸阵地。12日,远征军迅速按照预先部署抢登高黎贡山。根据情报,驻守高黎贡山的日军不过2000多人,然而,日军早已增调重兵,构筑了坚固工事,加强高黎贡山的防守。远征军不断向日军阵地发起仰攻,但经十余天的激战,始终没能前进一步。后在当地百姓指引下,远征军从地图上没有标注的小道迂回攀登,才成功突入日军据点,翻越了高黎贡山。

围攻据点。被美国军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的松山是日军的一个重要据点。松山战役从6月4日开始,远征军投入约6万兵力,足足打了3个月才攻下这座大山。松山战役打响的翌日,即展开龙陵战役。此战是整个滇西反攻作战中投入兵力最多的,经过三次反复,直到11月3日才攻下龙陵。围攻“极边第一城”腾冲的战役也于6月21日打响。经两个多月的艰苦战斗,远征军全歼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第一四八联队,于9月14日光复腾冲。此役之惨烈,依照当时攻进腾冲的一个营长的说法,战后腾冲“没有一片树叶上没有两个以上的弹孔,没有一幢房子可供人临时避雨之用”。

攻克要地。中国远征军乘胜追击,沿滇缅公路向芒市、遮放和畹町推进。11月13日,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各部迅速对芒市形成包围圈,19日清晨,对芒市发动全线总攻。战至午夜,日军趁茫茫大雾向遮放撤退,并派重兵抢占地势险要的三台山。11月22日,远征军向三台山发起猛攻,26日,占领三台山制高点。此后,远征军顺利收复遮放。为鼓舞国内军民的抗日斗志,12月28日,远征军一鼓作气对退守畹町的日军发动总攻,激战至1945年1月13日,控制了畹町和周边各高地。

会师芒友。芒友位于南坎东北、畹町西南,南通腊戍,北接龙陵,战略位置重要。中国远征军各路大军高歌猛进,相继进至芒友;中国驻印军在攻克南坎后,也向芒友推进。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驻印军在芒友会师。1月28日,为庆祝这一重大胜利,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美国盟军在畹町举行隆重的会师典礼,中、美联军并升两国国旗,共唱两国国歌。至此,滇西反攻作战胜利结束。

三、胜利影响

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血战17个月,解放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云南西部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毙伤日军4.8万余人,是抗战正面战场唯一一次彻底获胜的大规模进攻作战,也是自甲午战争以来第一次进入异邦作战并获胜的大规模作战,在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这次胜利,一是粉碎了日本对盟国援华交通线的封锁,使援华物资在抗战末期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二是在牵制日军大量兵力的同时,给予其毁灭性打击,有力支援和配合了盟军在印缅战区和太平洋地区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是不仅瓦解了日本对缅甸的统治,而且减轻了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抗日压力,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的国际主义和牺牲精神,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1]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缅甸作战.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戴孝庆、罗洪彰.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纪实.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郭汝瑰、黄玉章.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徐康明.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5]杜聿明、宋希濂.远征印缅抗战.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何 荷)

E296.93

E

ISSN1002-4484(2015)11-0082-02

猜你喜欢
反攻缅北师团
智能大反攻
丛林大反攻
制造南京大屠杀日军部队的下场和历史结局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各部队最终下场如何
化石大反攻
二战日军的“窝囊废”师团
黄黑皮小妞时髦大反攻
海角小诗(2首)
缅北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