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支纱国产化

2015-01-10 10:55席宁
纺织科学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支数纺纱纱线

文/ 本刊记者 席宁

棉花无疑是2014年的热点话题,在纺织这个全球竞争的行业中,由于棉花资源及劳动力成本的原因,我国在纺织粗支、中支纱领域的竞争力优势已经大不如前。目前世界上棉纱支数呈现两极分布趋势,高质量、高支纱的产品需求上升,高支纱比重持续提高,用于国际顶级服装品牌的面料;而粗支纱则受到牛仔产品的青睐。

很多人都认为,进口是质量的保证,奢侈品是优质的代言,而实际上,很多用于高档纺织品的特高支纱线源头很可能是中国。因为,国产特高支纱线已成为现实。

特高支纱线的国产化对于棉纺织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由无锡第一棉纺织厂(以下简称“无锡一棉”)同江南大学合作的“特高支精梳纯棉单纺紧密纺纱线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获得了2014年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高支数不是唯一的追求

目前来看,棉纱线支数越高、技术难度越高,产品就越高档、竞争对手少、附加值高,同时也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国内可以以单纺技术生产200支以上的企业很少,300支以上基本都处于实验室和小样试验阶段,因而不断研发更高的支数是棉纺业努力追求的目标,研发特高支纱并使其产业化对提高棉纺行业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悉,无锡一棉是全球最大的紧密纺纱生产基地,也是能够批量生产300支、330支棉纱的顶级企业。据无锡一棉的厂长周晔珺介绍,无锡一棉在2005年开始了特高支紧密纺纱线的研究,是全国最早开始这项研究的企业。研究过程困难重重,刚开始研发团队会为了纺出几十锭而高兴,却难以实现产业化。而纱纺出来之后又很难成筒,即使成筒后,若是接头及疵点多则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所以,无锡一棉在特高支纱的正常产业化、减少断头、操作方法简便、提高产量及器材改造方面都作了很多努力。

虽然无锡一棉已将特高支纱产业化生产,但他们的初衷并不是要做到更高支,而是要研究纺纱机理,对比传统工艺进行改进突破。该项目的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纺纱条件来看,向更细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但超高支数未来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极限。在原料上的要求比较高,即使纺出来可能在使用价值上也有限制,“我们的研究并不单纯追求高支数,而是要接地气,结合实际需求,来改善设备水平并提升产品均匀度。”

历史悠久的无锡第一棉纺织厂有着不一样的现代化车间。

无锡一棉实现特高支纱的研发及产业化不仅满足了国际高等市场一些高端品牌的要求,同时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技术应用在常规品种中间,能够提高常规产品的竞争能力。另外,特高支纱对于棉花资源的消耗远远低于常规品种,对于纺织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始于匠心独运

教育部科技查新中心对于无锡一棉的特高支紧密纺技术的国际查新结论为:在国产纺纱设备上自主改造的超大牵伸机构及紧密纺装置,生产330支纱线的工艺及技术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未见相同报道。在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鉴定会上,专家也为该项目给予了“产品的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评价。如此高的评价让人为之一动,不禁好奇无锡一棉是如何做到的?

纺织行业要攻关突破就要有足够的科研实力,并将科研放在首位。无锡一棉依据自己的力量突破了重重难关,同江南大学进行交流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并以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量及降低耗能为进行研发的基准。只有从整个市场趋势及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科学研究才更有价值,如果只为追求新而去研究其意义将大打折扣。

特高支纱的研发及产业化过程中有很多的技术难点。传统来说,通常在粗纱上提高粗纱的牵伸倍数,有的甚至设置两道粗纱,这样来平衡牵伸,无锡一棉以自主知识产权在国产细纱机上改造并研发了紧密纺装置。

对于环锭纺来说,钢领、钢丝圈是瓶颈,在特高支紧密纺技术上,钢领及钢丝圈的寿命更是大大降低,无法实现产业化生产,无锡一棉采用了独具匠心的处理方式来应对难题。不仅如此,将创新融入纺纱的整个过程,才最终实现了特高支精梳纯棉单纺紧密纺纱线的纺制。就目前比较而言,无锡一棉的300支、330支的单纱质量水平已达到了国家优等股线的水平。

意义不局限于自身

从2005年开始,随着技术的完善,市场的开发逐年提升。该项目生产的纱线供国际一线品牌服装面料使用,经济效益显著,销售利润率是常规产品的10倍。除了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也不容忽视。

首先,该项目创立了名牌,提高了中国纱线声誉。批量生产的特高支纱线支数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很多国际一线品牌商指定使用中国的TALAK品牌,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其次,降低原料成本,节约资源。一般来讲,棉纺业纱线的原料成本占60%~70%,特高支纱的原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约10%~20%左右。

另外,提升技术促进产业升级。该项目催生了几十项专利,专利的本身使用有一定限制,但将其应用到常规产品中间,特高支纱线的开发大大增加了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原棉资源的依赖、减少产值能耗,为我国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示范作用。

对于纺织行业而言,特高支纱线的国产化打破国外高端纺织技术的长期垄断。无锡一棉在国产设备上进行改造,进行资源整合,其技术水平一样能够达到国际领先,这也代表着中国已经有了这种精加工能力。

除此之外,还提升了我国高档纺织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特高支纱线的研发成功以及伴随着特高支纱产生的一批专利技术,将其用在常规产品,使得整个技术水平可以和印度、巴基斯坦及越南等国家拉开差距,使中国棉纺企业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特高支纱线的产业化还促进了纺织产品的升级换代。项目取得的专利技术为今后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提高了整个纺织产业及相关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益。

特高支紧密纺不局限于棉花

在周晔珺看来,无锡一棉劳动生产力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创新,因为管理创新不需要成本,只要改变观念,转变工作方法即可。其万锭用工仅在25人以内,工效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全厂采用信息化技术控制生产,辅助管理,创建了行业内领先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纺织管理体系。

谈起特高支纱线的发展方向,周晔珺认为,从纱线上来说,特高支纱线技术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例如减少断头、提高产量以及技术推广等。另外,特高支的未来并不局限于纯棉,还要向化纤推广。去年,我国化纤总量4000多万吨,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同时功能纤维在市场上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将该技术推广到其他领域,可以使产品的品种更加多样化、功能化。当然棉花的品质对于产品质量很重要,要从原料的需求开始,注重多沟通并整合市场。

无锡一棉以成为梦圆百年的长寿企业和世界第一流的先进纺织企业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创建劳动高效型纺织,产品品牌型纺织,资源节约型纺织,技术和管理先进型纺织、以及信息化纺织和谐企业。

猜你喜欢
支数纺纱纱线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针织与纱线
纺纱设备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纱线与针织
纱线与针织
纺纱器材的技术进步与应用
发热纤维/棉/黏胶多组分喷气纺纱线的开发
新型纺纱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