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动语言”辅助起始年级英语教学

2015-01-11 05:11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体动母语肢体

夏 田 禾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重庆 400031)

英语教研

“体动语言”辅助起始年级英语教学

夏 田 禾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重庆 400031)

“体动语言”不同于“体态语言”,具有合作互动、主动自觉、系统高效等专业属性,它在辅助起始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起到关联目标、指引对象、传递信息、激发潜能、活跃气氛的作用。就运行机制而言,它为儿童英语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生理学和文化学上的可行性;就应用策略而言,其辅助教学的功能可以通过“反应”与“指示”、“对比”与“模仿”、“展示”与“描述”等系列性体动语言形式的有效配合得以实现。

体动语言;英语教学;辅助教学;传递信息

高效英语教学的实现,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理解力过硬、语言知识扎实。这对学习母语的高年级学生尚且困难,对学习外语的低年级学生实属不易。[1]运用身体动作语言(以下简称“体动语言”) 辅助教学就是一条提高起始年级英语教学效率的理想途径。但其在运用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缺少完整系列化的教学设计、缺乏专家支持和专业资源支撑、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等。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体动语言辅助英语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其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把握其基本属性和主要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更加有效的应用策略。

一、运行机制

体动语言辅助起始年级英语教学,是指通过师生肢体动作的指示、模仿、扮演、描述等来辅助学生完成开始阶段的英语听、说、读、写任务。其内在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儿童英语信号系统的基本模型

人类接受外部信息并形成正确反应的渠道需要借助两个基本的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其中,对行为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对语言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在语言信号系统中,儿童已经初步建立了第一语言信号系统即母语系统,但尚未建立第二语言信号系统即外语系统。外语系统的建立一般有两种可能性的实现途径:一种是完全依托第一语言即母语的帮助,通过汉英对照完成英语学习,其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母语刺激Lm是起到生成作用的因素,作为第一信号系统的行为刺激S1是起到促进作用的因素,△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环境因素。另一种是仿照母语生成的情景,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之上的由行为刺激而获得的外语系统,其基本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作为第一信号系统的行为刺激S1是起到生成作用的因素,第一语言母语Lm是起到促进作用的因素。从根本上讲,体动语言就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行为刺激手段,具有直接生成英语信号反应系统的现实可能性。体动语言在英语信号系统中的运行机制表明,其辅助儿童英语学习有其生理学上的依据。[2]

图1 依托母语建立外语系统模型

图2 仿照母语生成建立外语系统模型

图3 体动语言在语言转化中的运行机制

2.儿童英语信号系统的文化基础

无论从口语表达还是从书面表达来看,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都迥然不同,这客观上构成了外语学习的巨大障碍。如何搭建一条跨越语言鸿沟的桥梁,实现由陌生外语向熟悉母语的自如转化,是起始年级英语教学必须攻克的难题。我们知道,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文化传承的运载工具,都有其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和社会内涵。[3]不同的语言如汉语与英语,虽然在发音、书写等外在表现形式上有显著差异,但从其所产生的社会实践基础、所表达的人类文化内涵以及所呈现的具体行为表现来看,却也有相对的一致性、高度的相关性和基本的共通性。如游与潜(swim&dive)、哭与笑(cry&laugh),在语音与文字上看似毫不相干,但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们却因为有共同的游或潜方面的生活经历、哭或笑方面的情感体验,因而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行为表现(如相同的游或潜动作姿态;相似的哭或笑面部表情)。这就使得不同的语言群体有了彼此相互理解的最基本的前提——共同的人文基础。其基本形成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Lm是第一语言,Lf是第二语言,C是指共同的文化内容,S是指共同的行为表现。体动语言因其外在相似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共通的文化内涵,也就自然地成为沟通母语和外语的基本通道,从而为两类不同语言的自如转换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体动语言在语言转化过程中的运行机制表明,其辅助儿童英语学习有其文化学上的依据。

二、特征与功能

1.基本特征

建立在生理学和文化学基础之上,体动语言具有辅助英语学习的内在机制。这一机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行又离不开以下固有属性的支撑与支持。

(1) 主动性与自觉性特征。从动作语言的反应特性看,它并非是在纯粹心理活动支配下形成的被动性肢体反应行为,而是师生为主动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自觉性体动反应行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每种类型体动语言的运用都有其需要达成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必须实现的明确学习要求。

(2) 合作性与互动性特征。从动作语言的实施主体看,它并非是教学者的独角戏,不仅指向教师的体态性语言,还包括学习者及其伙伴的行为语言,是“教”的主体教师与“学”的主体学生双方集体协作、相互配合的过程。

(3) 专业性与普遍性特征。从动作语言的表现形式看,它并非是主体认知活动的外在显现,诸如师生对话、交流讨论、朗读背诵等课堂互动活动,而是主体身体的可视性位置变动,是程式化的变动方式,包括肢体动作的次序、样式、幅度等,都是经由专门设计的运动模式,都有可供复制的专业标准和可供推广的普遍效用。

(4) 确定性与直接性特征。从动作语言的指向意义看,它并非是师生课堂上没有实际意义的身体晃动,也不同于一般体态语言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模糊性、可这样理解也可那样理解的随意性,而是能准确表达特定含义的身体行为。由于它是通过肢体动作直接传递信息,而不需要借助教师的讲解来表情达意,这就降低了母语对外语学习的扰动;由于它减少了语言转化的环节,压缩了语言学习的过程,这就降低了对学生语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要求,同时也就降低了英语学习的门槛,为更多人更深入地掌握英语创造了机会。

(5) 系统性与高效性特征。从动作语言的实现条件看,它是依托特定的生活场景和专业的资源库,并借助相关的教学工具和传播媒介而实现的教学行为,从而克服了课堂教学中一般性肢体行为的偶发性和草率性缺点,为系统高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6) 内在性与辅助性特征。从动作语言的价值看,它并非课堂教学外在的补充,或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内化在教学过程之中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从动作语言的地位看,它离不开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套,因而不是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行为,而是辅助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2.教学功能

体动语言的运行机制及其基本属性决定了它在辅助起始年级英语教学中必然具有生成学习并推进学习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联目标”与“指引对象”的教学功能。课堂教学的任务必须细化到具体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对象。通过肢体动作行为与英语语言的直接对应形成关联,使课堂教学中英语的语音、语词、语句有明确和具体的指向,对英语词句的理解与说明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有效途径。这是体动语言其他一切功能的基础,也是其辅助英语学习的起点。

(2)“传递信息”与“转化接受”的教学功能。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认知、情感、观念等相互交流的过程,沟通渠道的信息畅通和语言转化的准确无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体动语言的施动者通过某种行为表达情感态度、传递信息思想,体动语言的接受者在这些信号的刺激作用下产生特定的心理反应,同时将所接收的形象信号同步转化为外语信号。这是体动语言的基本功能,也是其辅助英语学习的关键。

(3)“体验生活”与“激发潜能”的教学功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生活的再现,而人才是生活真正的主人。学习者的体动语言,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发出信号完成自我表达,还能通过自身行为感受外部世界,并展示其能力、表现其个性,从而彰显自我、体现价值。因此,它在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体验多彩生活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当它让生活成为学习的对象,学习也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努力追求智慧,也就学会了智慧地学习。

(4)“活跃气氛”与“调动情绪”的教学功能。运用体动语言辅助教学的课堂必定是动态活泼的课堂,它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愉悦学生心情、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由于英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在实施体动语言行为与领会体动语言行为的过程中,学生宣泄了情绪、释放了压力,缓解了内心的紧张与冲突,从而有利于凝神聚气、提高注意力。

当然,体动语言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其一,它需要特定的实施条件。因为个体单一的体动语言所包含、传达的信息量总有一定限度,若完全失去母语语言的支持、媒介工具的补充和社会生活的配合,其运用将受到严重制约,其功能也将难以实现。其二,它具有相应的适用范围。体动语言只适合针对确定对象、具体事物的形象化教学,而难以适用需要借助概念、判断、推理来完成的抽象化教学。其三,其课堂驾驭与控制的难度较大。低年级儿童天性活泼且自制力较差,若对教学过程中其肢体施动行为与受动行为不加约束规范,将造成教学活动的相互冲击,严重破坏课堂教学秩序。

三、应用策略

为了充分发挥体动语言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克服其局限性,我们必须在把握儿童英语系统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它在辅助起始年级英语教学中具体的运用类型及其有效的呈现方式。

1.反应性体动语言的运用

它指在教师的指令或学生的请求下,师生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过程中做出的肢体反应性行为。在英语教学中,课堂常用语的普遍应用就是其最典型的表现。例如,伴随着教师发出stand up,sit down,raise hands,trun pages等口令,学生同步做出起立、坐下、举手、翻页等肢体动作。学生在做出上述习惯性肢体反应时,就已经摆脱了对母语提示性功能的依赖,并基本确立了行为反应与英语表达两者间直接对应的关系。推而广之,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的日常活动与英语表达之间建立起直接关联的刺激反应,就会极大地拓展儿童英语学习的空间,生活本身也就真正成为学习的舞台了。

2.指示性体动语言的运用

它指通过肢体或辅助教具的指向,示意学生转移注意力并关注特定教学对象的教学行为。教师要想通过指示性体动语言提示学生注意某个对象,可在课堂教学中将身体朝向所教对象,或用手指指向该对象,或将头、视线转向该对象,或用教鞭、光电笔指点该对象等等。在英语教学中,凡是可以接近、展示、描述的对象,用指示性体动语言辅助教学都可以取得较直观的理想效果。例如,可以通过此类体动语言指向教师本人、对话对象和局外旁观者的变化,分别介绍指示代词I,you,he/she的使用要求。

3.对比性体动语言的运用

它指在某个参照系中,通过一系列前后关联的肢体行为的比较对照,来揭示一组对象属性的差异。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某一固定的参照物体(一张课桌)为中心,通过改变施动者的躯体与课桌的相对位置关系,来揭示方位介词in,on, at,up在使用中的具体区别。

4.模仿性体动语言的运用

它指通过全身肢体或面部肌肉的变化来模仿动物、动作、表情等某种具体对象的教学行为。凡是生活中具有典型外部特征和突出外在表现的事物,都适用此种教学方法。如通过下蹲、吐舌、垂手等肢体动作模仿小兔,通过四肢划水的动作模仿游泳,通过蜷身、皱眉、咧嘴的肢体动作模仿痛苦的表情等。

5.展示性体动语言的运用

它指通过某种静态介质或动态媒体与指向性肢体动作的相互配合,来展示教学对象的形象或属性的教学行为。如在课堂上运用一组卡片分别展示若干教学对象,用挂图或实物集中展示某个特殊的重点教学对象,用简笔画或多媒体动态展示教学对象的形成及变化的过程。

6.扮演性体动语言的运用

它指设计一定的背景、情节、旁白,运用系列性肢体动作来扮演某个特定角色并集中演示其特定表现的教学行为。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表演一段小品、一个故事,来设置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情境,传递一组复杂的信息,从而为推进教学向更高阶段深入展开做必要的铺垫。

7.描述性体动语言的运用

它指通过关联性肢体动作并辅以表情的变化和工具的运用,来描述对象的复杂状态或抽象属性的教学行为。例如,两指平伸(代表轨道),另外两指屈伸(代表车头)并沿“轨道”向前推进,并模仿火车鸣笛的声音,师生通过这一系列肢体动作,就能在课堂环境下快速且形象地描述出火车开动这一状态。再如,双手对握并流露出坚定的目光和严肃的表情,师生通过此种体动语言就能简明且准确地描述出大家紧密团结的抽象内涵。

当然,在现实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教学过程的复杂化,加之体动语言固有的局限性,仅依靠单一形式的体动语言的运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形并不多见。通常需要多种体动语言的综合配套运用,同时还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遵循教学的一般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4]

[1] 董燕萍.从广东省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看“外语要从小学起”的问题[J].现代外语,2003(1):39-47.

[2] 余志应.体态语的语言特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6-100.

[3]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4] 肖礼全.走出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误区——外语教学的哲学思考[J].外语教学,2004(1):67-71.

[责任编辑:黄晓娜]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10.017

2015-03-26

夏田禾(1994-),女,安徽马鞍山人,学生。

G623.31

A

1002-1477(2015)10-0059-04

猜你喜欢
体动母语肢体
2018《AASM临床实践指南:使用体动记录仪评估睡眠障碍与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要点解读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应用睡眠体动记录仪评估睡眠障碍和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
母语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母语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术前焦虑与无痛人流相关性临床观察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