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汉剧戏班竞争与艺人排外样态

2015-01-12 01:03郑维维
戏剧之家 2014年23期
关键词:汉剧戏班民国

摘 要:民国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及市民社会的发展,汉剧领军的汉口娱乐业发展迅速,班社云集。在利益的驱使下,戏班之间竞争激烈。竞争主要表现在争戏院经营权、争名角、争剧本,其最终目的是争夺观众以获利。名角进入戏班后,为维护自己的低位与利益,往往排斥外来艺人进入汉口汉剧班社。外来艺人需具备过人技艺才能立足。

关键词:民国;汉剧;戏班;艺人;竞争;排外

中图分类号:J8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2-0015-02

20世纪初,汉口的戏院、游艺场逐渐兴起,至20年代成为民众的主要娱乐场所。戏班汇集汉口,彼此竞争激烈,常常为一戏院之产权或营业权,互相倾轧,甚至对簿公堂。戏班竞争,实质是利益之争。竞争主要表现在争戏院经营权、争名角、争剧本。戏班艺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维护自己在班社内的名角地位以及经济利益,往往排斥外来艺人进入汉口汉剧班社。

一、汉剧戏班的竞争

(一)争戏院营业权

民初至20年代时汉剧的兴盛时期,汉剧班社占领了当时众多的新式娱乐场所。可供给新剧、京剧、花鼓戏演出的仅剩天声舞台、天仙舞台、共和升平楼、新民舞台、笑舞台等五个新式剧场。汉剧戏班的市场占有率极高,一是汉剧在武汉处于“大戏”的地位,二是汉剧戏班对营业权的竞争意识较强。1936年时代汉剧社与复兴社争夺新市场大舞台一事即是典型的例子。

1936年,时代汉剧社与新市场大舞台签订演出合约,获利颇丰,引起了同行的眼红。在复兴社的操作下,新市场毁约,提前结束时代社在大舞台的经营权。时代社艺人得知新市场最终毁约后,愤恨难消,有人提出用唱苏滩某坤伶对付王春华的办法来报复新市场的董事。据答恕之回忆,“一天晚上我因事到新市场与这位罗董事长接谈了,出来又到长康里邀来吴天保,走近新市场毗邻的永广里,眼见德华酒楼门前忽然围了很多的人拢去,我们两个猜想莫不是他们毕竟做出他们要做的事……接着有人告诉我,罗某被人甩粪了。”

罗董事长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他向警察局、省市党部等处控告答恕之。答恕之曾回忆此事:“从此纠纷愈闹愈大,枝节愈弄愈多,他在法院告我污辱,我也请鲁斌卿,郭宗燮两律师告他妨害自由,他又告王荣卿,王侠志等数人,王等又来告他……彼此告得一塌糊涂。”一场经营权之争,最后闹得满城风雨、纷纷扬扬。

(二)争名角

争名角的直接目的,即是为争客源,戏院经常为挖角发生纠纷。争名角的手段一般是提高包银,挖走伶人。时代汉剧社创办时,答恕之亦从老牌汉剧班社“长乐”挖走以陈凤钦为首的角儿几十人:“谈到邀角,过去汉剧兴盛时期,这确是件很伤脑筋的事,你争我夺,你欺我诈,勾心斗角,讲文讲武,每每弄成一个很大的混战。这次我们组班确是个机会,汉口那时数得上的汉戏园子,恰好只有一个“长乐”,而“长乐”自从吴天保退出后,初时营业尚可,后来渐觉不支,加上陈凤钦为首的这些硬里子角儿好几十名都与周天栋闹着意见,不愿同班,于是大家都在他——天栋——负责的后台脱离,纷纷加入了我们‘时代。”而时代汉剧社在与复兴社的竞争中,也遭遇了被挖角,本来隶属时代社的演员,在合约未到期之前,复兴社即给他们下了下半年的定银,以挖走时代社的所有艺人。

被其他戏班挖走名角甚至是班底的戏班,营业即会受到影响。1947年,美成汉剧院因歇夏和内部翻修,暂停了一段时间的演出,不了却因此被挖角:“在古历四月间前后台虽谈过续约问题。而后台也曾对原有的几个主要角儿谈过公事,除陈春芳改隶民众三楼外,其余无大更动,不过对班底和场面尚未商洽,不料恰遇乡班草台场面戏多,班底,几完全被挖而去,故美成下半年续演时,班底殊感困难,在如此情况之下,势非加重班底包银,另行罗致不可,故美成秋后之汉剧,开演的时间,尚未决定,前后台正积极整理内部中。”

(三)争剧本

1930年代以前,汉剧常演剧目均为汉剧经典剧目中的折子戏。1930年代后,汉口娱乐业竞争激烈,戏班效仿上海演出连台本戏以吸引观众,汉剧戏班也开始与其他剧种竞争连台本戏的剧本。署名“寒”的文章记录了汉、楚两剧各家争相上演机关本戏“薛仁贵”的情形。

本市入秋以来,各剧院展开攻势,明争暗斗大有拼个“你死我活”之概,如两平剧舞台之罗致沪角,已甚显明,即不同类之地方剧,亦呈“砍杀”现象。先是美成汉剧院,决定排演连环机关本戏“薛仁贵”,未几,即有天仙楚剧院上演此剧,然施布景方面,自不能与美成分庭抗礼。此犹不足为奇,而民众楚剧亦排演此本,机关彩景,当可与美成无分轩轾,以较之长,且改为日场上演,每日换本,此则予美成以重大威胁,而益见勾心斗角之渐趋激烈矣。

戏院间激烈竞争,各戏班都拿出最好的艺人、剧本、布景,于观众来说是有益的。署名“学文”的文章即提及此益处:“伏去暑尽,金风送爽,歇夏的几家戏院,这几天都在勾心斗角的忙着邀好角儿,在秋季攻势中,准备热热闹闹的厮杀一阵。我们对戏院老板们的这种斗雄争胜的举动,绝对表示同情,因为这么一来,不但是戏院既有钱可赚,观众也有好戏可看。”

汉剧戏班之间的竞争,最终落脚点在于争取观众。而观众判断的标准,往往体现在对艺术质量的要求上。这就要求戏班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在演出中亮脚色、亮行头、亮好戏。因此,戏班之间的竞争,客观上能起到促使汉剧艺术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使观众获益。

二、汉剧艺人排外

汉剧分为四大河派,汉口是汉河派的大本营。民国时期,汉口戏班的排外情绪很重,势力也大,常以各种方式阻挠外地伶人进入武汉表演。

相传有一外地戏班抵汉,不久即在某会馆演出。有一技艺高超之十杂艺人,自愿充当击退外地伶人者。某日在外地戏班开演之际,该十杂艺人在隔一座山处大吼一声,山谷为之震鸣,外地伶人不知是何声音。随后该十杂扮作乞丐且行且唱,蹒跚至戏场。此时有外地伶人询问,为何他有如此过人的技艺竟不能在汉口糊口。该十杂答曰:“此处有一十杂是我技艺的万倍,我曾想拜师他的名下,却因才不足造而被拒绝。”此事传达于外地戏班后,众人皆惊,认为该乞丐技艺已在他们的台柱之上,尚且不足以为当地名十杂的徒弟,他们更不可能与之相较了,该戏班随即收拾行装离开了。故事虽不一定为真,但外来艺人必须有过人的技艺才能在汉口立足这一点确是无疑的。当时汉口最好的汉剧演出场所是满春茶园,该园班底有一末大王余洪元,还有钱文魁、刘炳南、余洪奎、李彩云等名角控制着舞台,外来演员搭班,只有他们点头同意了才行。

民初,武汉商业兴隆,戏曲演艺事业较为发达。以汉口为大本营的汉河派处于上升时期,演出场所从会馆、庙台进入到正式剧场如戏院、茶园等。仅汉口中山大道一条街就有戏院十余家,每家雇有一个汉剧演出的基本班底。汉河派艺人演出条件、经济收入都有了改善。

而距武汉不到百里的孝感,活跃着汉剧府河派的艺人们。虽然府河派戏班演出也较繁盛,但府河一带缺少大的商业城镇,艺人们基本在乡村中流动演出,生活极不安定,经济收入也远不如汉河派艺人。襄河派、荆河派艺人的境遇跟府河派相似。因此,其他三大河派的艺人希望进入到汉口演出。但是,想在汉口搭班,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时汉河派艺人称府河派艺人为山猴子。府河派演员到汉搭班,首先要经受唱打炮戏的严峻考验:第一,打炮戏不派你的拿手好戏,不派“中样”的戏(即戏保人的剧目);第二,盔箱、衣箱师傅在系盔扎靠时,故意勒得紧紧的,让人头晕目眩,未上场,精力即去了一半;第三,派名角给打炮演员跑龙套、打下手,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不少乡班的好演员,就是被这种方法整得不敢到汉口搭班。即便有勇气到汉口唱打炮戏,往往三天打炮戏未唱完,就被整得只能“领教”告辞了。

府河派艺人最先到汉口搭班的是名丑吕平旺。吕平旺为孝感人,是桂林班晚期的著名演员。民国初年,吕平旺到汉口搭班于满春茶园,照例有三天打炮戏。第一天的打炮戏,是一出二贴补常演的唱功蟒袍戏,一般当家丑角可演可不演。吕平旺个子矮小,不宜演蟒袍戏,嗓音有点“黄”(音不太准),也不适宜演唱功戏。这样一出打炮戏,对吕平旺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演出那天,台上台下都挤满了内行观众,其中有些人是专门来看他“砸锅”的,谁知他一上场就抓住了观众,戏未演到一半,就赢得了台下观众的满堂喝彩。

吕平旺依靠过人的技艺经受住了考验,最终在汉口有了一席之地。更多的想到汉口搭班的艺人,在汉口艺人的排挤下,就没有他幸运了。翟双平回忆贺义颂到汉口演出时,即有此遭遇。

民国十三年,下路子名外角贺义颂到汉口演出,头天是《九龙山》,由于当时戏曲界宗派情绪严重,管盔箱的“湃子劲”(外号)有意把盔头勒紧,头昏了。第二天是《教枪》,衣箱上又故意把靠子勒紧,贺身材瘦小,感到受不了。第三天是《二堂舍子》,由李彩云演王桂英。在开演之前,李彩云找贺对介口,贺不知是李彩云,加上二天来受人摆弄,没有好气,说:“对什么?差不多的。”李彩云又申明一句,说“贺师父,还是对一对吧!我就是李彩云”;贺听了又感动又惭愧,连忙向李道歉,但戏就要上场了,终于没有对成。那天晚上的演出成绩也就一般。当时汉口外角三鼎甲是陈望喜、徐洪声、陈双全三人。后台可能有意排挤贺义颂,也是有的。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新市场董事长,为人平和,向无仇怨,四月三十日晚十二时后,由新市场归寓,行经商会门前,突有流氓约十余人,自三新街出数人,趋至王所来之自备包车后,将车攀倒,一人将所带之大粪向王面部涂污,王当时极力挣扎,扭住一人,其包车夫王礼宾,亦扭住女性两名,……闻此辈均系新市场失业游艺人员,以下江籍居多,因王不肯收用,故愤而出此。”见《武汉日报》1936年5月3日:新市场董事长王春华前晚被流氓殴伤,闻系苏滩演员失业图报复。

[2]恕知.我与吴天保[M].汉口导报,1947.

[3]赵荣章.翟双平先生谈汉剧下路子[M].戏剧研究资料,1984.

[4]刘小中,郭贤栋[M].汉剧史研究,武汉:武汉市艺术研究所1987年,第248—250,据辻听花的介绍:优伶出演于某剧场。最初三日。试其技艺。俗谓之打炮三天。若三日演毕。技艺精妙。前台欢迎。则继续上台。始定戏份。反之。技艺不妙。无人欢迎。则由剧场婉词谢绝。

[5]美成汉剧下季续约[M].汉口导报.

[6]一本薛仁贵,三家戏院抢[M].汉口导报,1947.

[7]戏院环境问题[M].汉口导报,1947.

作者介绍:

郑维维,历史学博士,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文化史。

本文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汉剧与民国社会生活研究”(13006)。

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剧票友与湖北地域文化复兴”(项目编号14G097)的成果,湖北大学青年科学基金(社会科学类)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汉剧戏班民国
荆风楚韵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剧
武汉市汉剧剧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现代文化视野下二人台艺术的多元传承模式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从社会组织的视角看云南壮剧民间戏班的性质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