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

2015-01-14 12:18孙晓宇张秋波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本土化警务情报

孙晓宇,张秋波,杨 威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 廊坊065000)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警务模式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悄然兴起,并引领现代警务改革。这种新型警务模式最先始于英国。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犯罪态势,降低警务工作成本,提高警务工作效率,英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提出了情报主导警务,随后各国纷纷效仿,成为现代警务改革的新浪潮。各国对这种警务模式的称谓不尽相同:英国称之为“国家情报模式”(简称NIM);美国称之为“计算机统计数据计划”(简称compstat);澳大利亚称之为“国家团队模式”;新西兰称之为“减少犯罪”模式。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这些警务模式的实质都是情报主导警务。

21世纪初,情报主导警务传入中国。为了应对新时期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公安部于2003年提出了“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随后各地公安机关积极响应,加快情报主导警务的构建与实施。如2004年上海市公安局提出“情报主导侦查的大情报工作体系”;2005年南京市公安局提出构建“情报主导警务战略体系”。[1]

国外情报主导警务的经验能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但由于国情、治安形势等情况的不同,我们不能将国外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照搬照用。我国需要对情报主导警务进行本土化,使之更加适应我国公安工作的需求。

二、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的含义

目前,国内外并没有一个情报主导警务的统一概念。英国认为:情报主导警务是以犯罪情报的分析与解读为决策的依据,以行之有效的警务战略以及综合治理的伙伴关系作为预防犯罪的最有效武器。美国认为:情报主导警务是指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加工成“情报产品”,并以此引导警务战略或战术决策。[2]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彭知辉教授认为: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就是以情报为核心,一切工作围绕情报开展,一方面搜集情报,增强预警能力;另一方面依据情报进行决策,制定科学有效的作战方针,增强实战的针对性、时效性。[3]从以上观点中可以得出情报主导警务的要点:第一,以情报为先导,统领警务工作;第二,注重情报的收集和分析研判;第三,情报服务于警务决策。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情报主导警务是指以情报为先导,以科技为支撑,以分析研判为核心,通过全面收集、分析情报,引导警务决策,优化警务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发挥警务资源效能的新型警务模式。

本土化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在引进西方警务模式的过程中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改造,从而适应中国的国情和现实的需要。因此,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就是借鉴西方情报主导警务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最优于我国警务工作的警务模式。

三、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的必要性

(一)本土化是世界各国发展情报主导警务的内在要求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针对发案率不断上升、警民关系紧张以及警力资源的供不应求等问题,率先提出了“情报主导警务”的工作理念和“国家情报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美国、澳大利亚等纷纷引进了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适合本国情况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这就是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例如,美国的compstat模式:将警察管理与警察行动建立在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管理上,以最有效地利用情报和信息为手段,依托情报信息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进行治安管理和预防打击犯罪。澳大利亚的国家团队模式:对情报信息工作有着独特的理解,重视警务情报信息的培训,着重强调警察收集情报的能力。虽然这些国家建立的警务模式本质上都是情报主导警务,但都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动。我国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也要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设最具中国特色的情报主导警务,实现情报主导警务的本土化。

(二)本土化是实施中国特色情报主导警务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体现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独特的国情和现实情况。情报主导警务的本土化一方面能够克服情报主导警务“水土不服”的问题;另一方面,本土化能够避免完全沿用西方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使情报主导警务贴合我国国情,更符合我国的社会现实,更好地推进我国公安工作的开展。当前,国际形势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也逐渐增多。一方面,美国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以日本、菲律宾为首的周边国家因领土纠纷、海上权益纠纷以及历史遗留问题不断与我国产生矛盾,走私、偷渡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频发。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不稳定因素较多,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以及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国需要对情报主导警务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因地制宜,将传统的被动反应型警务转变为主动先发型警务模式,以更好地为我国警务工作服务。

(三)本土化是解决我国警力“需求鸿沟”的现实需要

警力“需求鸿沟”是指当前我国的警力与应对刑事犯罪和治安案件实际需要的警力之间的巨大差距(如图1所示)。

图1警力需求鸿沟

我国目前的警力远远不足以应对目前的治安形势,而且警力不足的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情报工作模式,必将难以为继。因此,我国亟需将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针对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信息化的警务平台,并出台一套完整的情报工作机制,狠抓警务效率,充分利用目前有限的警力,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以满足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需要。

四、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面临的问题

(一)情报主导警务“水土不服”制约本土化

虽然我国开展情报主导警务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共性:如应对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提升警务效率等,但也存在很大差异。我国的国情、警情、治安形势、文化背景、科技发展状况等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大相径庭,从西方引进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必定会带来“水土不服”的困扰,如果盲目地跟随西方发达国家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片面地强调模仿,而不顾地区差异生搬硬套,没有针对我国国情、警情等现实情况进行创新,必然会延缓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的进程,甚至可能使这种新型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夭折。

(二)情报主导警务与传统警务工作模式相抵触

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是粗放型、被动反应型工作模式,并没有以情报工作为基础,情报的作用往往很局限,导致传统警务工作模式的工作效能不高。情报主导警务是一种新型的主动型警务模式,以情报为主导,构建全面的情报网络,通过对情报的审慎分析,充分发挥情报在服务决策、精确打击和预测预警中的作用。

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与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是人力密集型的低效工作方式,而情报主导警务模式是信息密集型的高效工作方式,两者不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实践工作层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这必将给情报主导警务的本土化带来阻碍。

(三)地区差异延缓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的进程

目前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个地区的情报工作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情报主导警务的效果比较好,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且没有完备的情报基础设施,所以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虽然有“芜湖模式”作为示范,但总体而言,中西部的情报主导警务效果不明显。东部与中西部在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上已严重脱节,从而阻碍了地区间的情报共享,使得情报主导警务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

(四)情报人员的匮乏成为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的“绊脚石”

情报主导警务的开展,不仅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更需要高素质的情报人才作保障。情报主导警务的实施主体是人,情报人员的匮乏将成为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的“绊脚石”,缺乏专业的情报人员,情报主导警务工作将很难有效开展。情报主导警务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情报人员,尤其是情报分析和研判人员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人员。目前,我国情报人员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情报主导警务工作的实际需求,给情报主导警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五、推进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的对策

(一)创新情报主导警务模式,推动本土化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整体推进我国情报主导警务战略的实施。情报主导警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这使我国着力引进情报主导警务,力图引用新的警务模式,改革传统警务工作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安工作的顺畅运行。但是,由于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种种差异,如国情、警情、软硬件设施等的差异,决定了我国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情报主导警务,需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将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因地制宜地实施好情报主导警务,推动我国公安工作的开展。

(二)整合警务工作模式,取长补短

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的引进,必然会与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相抵触。为了使情报主导警务与我国警务工作相适应,需要将新型警务模式与传统警务模式相整合,取长补短。新型的警务模式主要依靠信息化的应用,传统警务模式主要依靠人力。人力情报的应用应当重视,虽然信息化能够提高警务效率,但人力情报的运用能够帮助公安部门获取更全面的情报。所以,需要对情报主导警务进行适当调整,吸取传统警务模式中优点,整合警务工作模式,保证情报主导警务的顺利运行。

(三)消除地区差异,整体推进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

由于我国存在东部和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导致各地区的情报交流和共享存在障碍。我们要建立全国性的情报综合平台,将各地区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进行整合,将情报进行交流与共享,促进情报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东部地区可凭借经济发达的优势对中西部进行援助,帮助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输送情报人才,为促进各地区的情报共享、实现情报整合作出贡献。同时,以我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契机,建立综合情报平台,使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发挥更大的效能。

(四)着力培养情报人员,为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提供“催化剂”

仅仅依靠院校培养的情报专业的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大力培养专业的情报人才,需要对基层公安民警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我国拥有庞大的公安队伍,从这些警务人员中挑选并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使越来越多的专业情报人才充实到公安情报工作中去,使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的运行具有雄厚的力量,保证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的顺畅运行,为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提供“催化剂”。

六、结语

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的探索,是为了使情报主导警务更加贴近我国公安工作的实际,为公安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提供方法,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本文通过剖析情报主导警务本土化的必要性以及本土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措施。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情报人员素质的提升,我国情报主导警务的运行将会越来越顺畅,其作用也会日益凸显。

[1]任翔.我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实践探索[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6).

[2]吕雪梅.情报主导警务模式探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8(4).

[3]蔡海南.情报如何主导警务——情报导警的内涵及发展层次[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5).

猜你喜欢
本土化警务情报
情报
情报
情报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交接情报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