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无私践行绿色生活的人们致敬

2015-01-14 08:16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15年6期
关键词:鹅掌楸陈杰公益

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是日,2015第六届SEE生态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据悉,六届生态奖共颁发了198个奖项,累计颁出480万元奖金。十年来,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在环保公益领域的投入累计超过2亿元。本届,共有个人、团体等10个获奖者。之所以要颁这个奖,“我们希望能够树立全社会在环境保护中协同参与和贡献的典范,引领和推动更多的环境保护行动。”阿拉善SEE公益机构会长任志强如是说。但是,引领和推动更多的环境保护行动并非易事,“今年年初,《财经》杂志刊载了一位美国环保专家题为《雾霾会教育年轻人成为环保主义者》的文章,他认为,严重的雾霾会警醒人们并投身环保之中。而达成共识是第一道不太容易解决的难题。”SEE基金会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其主旨演讲中如是说。正是因此,SEE生态颁奖才显得意义重大;也正是如此,那些为生态、环保无私奉献的人们,才理所当然地应该享受人们所给予的鲜花和掌声——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给绿中国。以下,对本届获奖者事迹做以简单介绍,以期更多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加入到“践行绿色生活”中来。

刘业勇——一位普通生活在云南无量山的护林员。在云南无量山的茫茫原始森林中,栖息着数十群神秘的“树冠精灵”——极度濒危的西黑冠长臂猿,也有一位以青春追寻、守护了它们13年的年轻人——刘业勇。每年的340多天,他都穿梭于山林之间,坚持每5分钟做一次监测记录,为国内外众多知名科学家提供了10余万条珍贵的一手数据。初中未毕业的刘业勇逐渐成为保护长臂猿的专家,他熟悉每一群长臂猿的家域、叫声和行为特性。在他的带动下,116名村民加入巡山护猿队伍,帮助监测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

陈杰——新京报原摄影部主编。2014年,陈杰辞去摄影部主编职务,告别了端坐8年的办公室,背起相机回归一线,成为一名环保战士。随着抵达更多被污染的地方,陈杰愈发感到环境问题的严重和迫切。《沙漠之殇》、《鄂尔多斯:万余珍禽离奇死亡》、《湖南桃源:回不去的家园》,陈杰一系列的重大环境事件报道,成为了社会热点,借助舆论监督的力量,使多家大型污染企业被迫整改。面对各种威胁和利诱,陈杰始终坚定地用镜头还原污染的真相。

赵治海——河北省张家口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他被称为北方的袁隆平。为了缩短科研周期,赵志海带着他的课题组过着候鸟般的迁徙生活,随着季节变化,谷子在哪里育种、生长,赵治海就在哪里。一坚持,就是30年。播种、出苗、抽穗,无数次的试验失败之后,赵志海终于研制出了高产节水的杂交谷,亩均耗水量只有200方。经过他的多方奔走,张杂谷已经落户到新疆、甘肃等中国北方13个省份土壤贫瘠的大部分地区,累计示范推广两千多万亩。

台湾荒野保护协会。上世纪末叶,眼看着台湾优美的自然环境逐渐被蚕食,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一群普通大众自发组织成立了荒野保护协会。他们期望,“让我们及后代子孙从保留下来的台湾荒野中,探知自然的奥妙,领悟生命的意义”。荒野在台湾发展了68个栖地守护点,倡导海洋净滩、倡议拒绝塑料绿色生活,活跃于两岸之间的环保交流活动。他们引导了一场“自然启蒙运动”,以全民参与的方式,通过自然教育、栖息地保育和守护行动等活动,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的环保理念。该协会用20年的耐心和爱心,孕育和陪伴了海峡两岸众多优秀环保主义者的成长。

自然之友法律与政策倡导部门。自2005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法律与政策倡导部门,就从未停止通过法律途径保护环境的行动。他们最早呼吁在中国建立健全公益诉讼制度,是第一次全国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的推动者,也是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放开的推动者。13年间,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博弈,一步步推动法律赋予公众在环境问题上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新环保法司法解释出台后,自然之友收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感谢信》,他们在官网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写给自然之友的感谢信,更是写给你们的。是你们,和我们一起,为中国700家组织争取到了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资格。

刘湘——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污染受害者帮助中心法制部部长、北京环助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2011年,云南曲靖铬渣非法倾倒案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多达20余万吨的铬渣堆放在南盘江边超过10年,对当地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刘湘作为该案代理律师,与环保组织合作提起公益诉讼,这是国内首次民间组织作为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被称为“破冰之举”。从上世纪90年代做污染受害者的维权案件,到后来的环境公益诉讼,刘湘援助代理了几十起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环保案件。在缺乏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他历经立案难、取证难的过程,一次次在司法实践中捍卫环境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在16年的责任坚守中,他亲手推动和见证了中国环境法律的变迁和成长。

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是一个年轻的污染监督环保组织,他们曾被认为是“刺儿头”,但却逐步和当地政府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性互动关系。在重庆当地,他们每年平均调查100~200个污染案例,举报并推动50~60家企业作出整改。2013年转型后,两江中心对全国14个省的主要污染产业、区域和流域中,超过500家企业进行了污染调查。2013年底,两江中心搜集、整理环评师和环评机构的违规信息,向环保部递交了长达16页的举报函。2014年环保部发文,清除62名“影子环评师”,下令31家环评机构整改,引发了中国环评行业整顿的风暴。

山东环保厅宣教中心。2012年,山东省在全国率先主动建立了包括所有污染企业在内的在线监测数据实时公开平台,并主动提高排放标准。2013年5月开始,山东省逐渐建立了环保政务微博与工作微博相结合,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联动的工作体系,与网友互动38万余次,受理网友反映环境问题1960件,对网友的咨询、投诉回复率达 100%。就微博举报的污染源在线超标记录,推动178家企业做出回应,促进一批企业完成或正在改善污染物排放情况。

贵州老寨鹅掌楸社区保护管理委员会。在贵州剑河县南哨乡老寨村,有着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鹅掌楸原生种群。尽管这种珍稀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的村民,却没有依赖于掠夺自然致富。他们成立了保护地管理委员会,制定“乡规民约”,用寨子里独特淳朴的方式守护着鹅掌楸。尽管没有政府补贴或外界资助,但村民们的巡护在30年间从未间断,阻止了100余次外界对鹅掌楸的盗砍、盗伐。在管委会的组织下,老寨村有效地保护了鹅掌楸种群资源,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和鹅掌楸种群扩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

猜你喜欢
鹅掌楸陈杰公益
遇见鹅掌楸
提高园林绿化新植苗木鹅掌楸成活率的策略思考
秋光里的鹅掌楸
陈杰
公益
公益
公益
放风筝
鹅掌楸:奇妙而珍稀的植物
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