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价值合理实现的环境保障

2015-01-15 01:04吴恺
关键词:绿色消费科学传播科学教育

吴恺

摘要:科学价值系统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科学价值的实现也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因素。只有真正提高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绿色环保意识,才能构筑科学价值合理实现的环境保障。具体来说,就是应做到加强科学传播的专业化建设、加大科普工作的力度、提高科学教育的实效性、提倡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等。

关键词:科学价值;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科学文化素养;绿色消费;循环经济;环境保障

中图分类号:N0文献标识码:A

科学价值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同周围的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科学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因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其中,公众对科学成果研发和应用的态度成为左右科学价值实现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例如,对原子能的和平利用问题,虽然在科学上早已有了充分证明,在技术上也有了一系列安全措施以保障其顺利实施,但由于公众对和平利用原子能之安全性的怀疑,在西方社会掀起了一次次的“反核运动”。这就延缓了大规模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进程,也使原子物理的价值实现过程受到阻碍。科学价值要合理实现,就要不断拓展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不断消除环境中的消极因素。社会发展到今天,如果没有普遍的公众舆论支持,科学价值就难以得到真正实现。因此,“热心公众”对科学价值的实现意义重大。美国学者丹尼尔·扬可洛维奇指出[1],“热心公众”应具备三方面特点:对科学的高水平的兴趣、高水平地了解科学、采用某种信息形式获得科学。只有努力增加热心于科学的公众的数量,并提高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真正构建科学价值合理实现的环境因素。

一、加强科学传播的专业化建设

所谓科学传播,是指科学传播人员利用各种手段(如大众传媒等)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传授科学方法的过程。通过科学传播,能实现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传播事业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科学传播者知识结构不完善,我国从事科学传播的人员大多是文科出身,科学技术知识比较薄弱,这阻碍了科学传播的有效进行;二是科学传播中的功利价值取向严重,科学传播者往往会优先传播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科学成果,而很多有公益价值的科学成果难以得到传播;三是传播受众的科学素养不高,这使得公众在理解科学时存在一定困难;四是科学传播媒介较欠缺,特别是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大众获取科学信息的渠道很少。总之,我国目前的科学传播体系还存在功能不健全、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改进我国科学传播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对科学传播内容的甄别。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认为,造纸术和印刷术在人类文化史上非常重要,正是借助造纸术与印刷术,古希腊文明才得以流传下来,整个人类才能从中世纪的宗教束缚中迈出[2]。比尔·盖茨也认为,信息高速公路极大影响了当代文化,它对我们时代文化的冲击就像印刷术对中世纪的影响一样[3]。在当代,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极大地拓展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渠道,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但与此同时,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往往迷信盛行,人们缺乏甄别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因此,科学传播不仅要有效地把科学知识和技术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还要解决科学传播中的信息甄别和检索问题。

第二,提高科学传播者的综合素质。现代科学由于其体系庞大、学科分支精细,使得很多科学知识对于公众来说很陌生。在科学传播中,应将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变专家话语为百姓语言,把高深的学术转变为大众能理解的内容。科学传播人员的知识结构、表达能力、业务素养和理论水平,是保证科学传播合理进行的前提条件。一个高素质的科学传播人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外,还要能正确处理科普知识与媒体报道之间的关系。许多在媒体人看来具有新闻价值的科学发现,未必能引起普通公众的兴趣和热情,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传播的方式上下一定功夫,让科学传播更生动、更活泼。

第三,加强科学传播的专业性。如果缺乏专业性,就无法给科学传播事业提供持久发展的动力。有学者指出,任何行业都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则,都需要社会为其制定合适的发展政策和管理规则[4]。科学传播也如此,国家和政府也应为其制定相应的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适合其特点的管理模式和运作制度,以加强科学传播工作的专业化进程。国家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措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成为科学传播的从业者,使科学传播专业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随着科学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科学传播中的评估制度进行完善势在必行。要对科学传播事业进行合理评估,就必须打破以往“自上而下”的评估方式,采取“自下而上”的评估措施,使科学传播受众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来,这样有利于评估结果的有效反馈。评估参与者范围的扩大,可以降低评估中的不公平因素,还能增强科学传播受众对整个科学传播活动的切身体验。

第四,建立完善的国家科学传播体系。国家科学传播体系的建设,必须立足于提高科学传播的实效性。国家和政府应把各种科学研发机构、各类科技人员,以及科学教育组织、科技出版传媒机构、科技团体、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整合起来,以共同完成科学传播工作。政府应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科学传播活动,并使其相互配合、合理分工,这是国家科学传播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的863计划、973计划、211工程、知识创新工程等,都有效推动了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

第五,积极借鉴国外科学传播的经验。在很多西方国家,科学传播已成为一种专门的独立化职业,如美国将科学传播从业者看作“架桥者”或“边界跨越者”,认为他们是连接公众与专家的“桥梁”,是实现商业发展和整个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西方国家对科学传播事业的尊重主要体现在:一是主流媒体尊重科学家和科技人员,媒体在区分科学与伪科学时,会充分尊重科学共同体的意见;二是重视对各年龄段和各文化水平人群的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活动,很多国家的电影电视、科学传播的书刊是面向成年人的,甚至有面向较高文化水平群体的“高级”读本;三是社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学传播事业,国外许多机构、团体都设立了相关奖项,以奖励那些为科学传播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新闻工作者等。

二、加大科普工作的力度

我国《科普法》将“科普”的内涵界定为:“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通过科学普及,能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我国科普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科普理念和科普内容过于陈旧,科普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科普媒介相对落,科普资源较缺乏,科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科普经费投入不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科普队伍建设。科普队伍是科普工作的主体,科普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科普工作的规模和水平。科普队伍不仅包括科普工作的组织领导者,还包括从事科普理论研究、科普作品创作、科普音像制作、科普场馆管理的人员。政府部门一方面要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提高科普队伍的待遇,改善科普队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建立对科普队伍的常规培训制度,在组织和经费方面给予相应支持。

另外,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处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他们能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政府应努力将他们吸收进科普队伍中来。

第二,增强科普工作的针对性。要进一步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必须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工作。科普工作的对象是全体民众,包括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企业职工、青少年、老年人、城市居民、农民、军人以及科技人员等。他们既有共同的需求(如弘扬科学精神、普及一般性的科技知识等),也有各自对科普内容的不同要求。针对具体对象的特定需求,科普工作的内容、手段、方法也应该体现出多样化特点,不能简而化之地采用一套模式。

第三,加强对科普理论的研究。科普研究不仅仅是探索科学传播方法,还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哲学等的研究。科普理论研究是对科普活动规律的不断探索和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对科普经验的反思、总结和提炼。科普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技和文化需要,必须重视科普理论研究。目前,我国科普理论研究已涉及科普发展史、科普发展战略、科普政策制定、科普效果评价等方面。另外,也有很多学者探讨了科普的功能、性质、任务、对象、内容、形式、渠道、机制,以及科普统计、各种传媒对科普的影响、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中外科普比较等问题。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的科普理论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内容偏重于现象描述而缺乏理论深度、对科普理论体系的构建还不完善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以资料研究、定性研究为主发展为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个案研究与系统的社会调查相结合、数理统计与整体评估相结合的研究。为此,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教师和科普志愿者,应立足于自身工作特点,对科普理论进行前瞻性、咨询性、指导性研究。只有大力提高科普理论研究的水平,才能为我国科普实践提供有针对性的、长远的指导,使我国科普工作取得更大实效性。

第四,加大科普工作的资金投入。应建立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类科普基金,以形成我国科普工作多层次、全方位的资金投入机制。我国学者朱效民说:“人类科普事业发展到今天,科学普及已不仅仅是服务于科技事业的发展本身,同时也要服务于现代文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服务于当代社会公众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5]因此,我国应建立一个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市场有效推动的科普运行机制,以保障科普事业充裕的资金支持。除继续要求政府每年提高科普经费投入外,还要积极实行“费用分担”原则,鼓励科普项目执行机构从企业、私人、民间基金会等其他渠道募集资金。也可以通过推进科普产业化的方式,推动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有市场前景的科普项目,可以吸引企业进行投资,以商业化方式运作,以解决资金投入不足和运行不畅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民间科普奖励机制,运用民间资金奖励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普工作者,以提高我国科普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普工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提高科学教育的实效性

科学教育是以传授科学知识、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为内容,以提高受教育者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社会性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当代科学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愈益突出,并暴露出许多深层次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中国科学教育以知识为本位,忽略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更未注重通过科学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是重管教而不重启发,学生几乎失去了人身自由,学生的任务就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教科书”。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需要重新呼唤科学教育对人性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注。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科学始于好奇,古希腊的科学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古希腊人对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和浓厚兴趣。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与科学家的好奇心毕竟不同,学生往往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好奇的反应,具有瞬时性和自发性的特点。但我们要有意识地保护和激发学生对各种现象的兴趣感,引导他们积极、理智地思考问题。一旦这种好奇心成为执著的、废寝忘食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动力,它就成为科研中的优良品质了。这种品质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小培养和长期磨练。为此,科学教育必须将学生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考虑在内,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

第二,推动学生科学道德观念的形成。科学精神在科学共同体的框架内,体现为一种制度化的价值观和规范,它引导科学家“积极去做什么”和“有效避免什么”。对科学家来说,科学精神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是一种他律。能不能将这种他律转化为科学家的自律,这与科学家的道德素养有着密切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科学家经不住各种利益的诱惑,为了金钱,为了地位,不惜弄虚作假,违反学术规范,走上了与科学精神完全背离的道路。而要培养良好的科学道德素养,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将科学知识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统一起来。科学史学家萨顿指出,如果仅仅为了传授知识和提供专业训练而传授科学知识,那么学习科学就失去其教育价值了[6]。可见,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科学教育在评价标准上坚持以应试为导向,过分重视机械的智育而轻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科学教育被缩减成简单的科学知识教育了。为此,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必须淡化应试教育观念,把科学精神融入科学教育的内容之中,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改革科学教育的教学模式。传统教育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此情况下,老师的强制灌输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动力”。因此,在科学教育中,要真正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现代教育原则,克服传统教育中严重制约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的“教师中心主义”。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要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水平、不同知识背景而因材施教;要给学生创造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对老师和书本提出质疑,鼓励学生敢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

第四,改进科学教育方法,让科学教育方法体现科学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热爱科学的品质是在科学实践中培养的,通过科学实践的锻炼,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发科学创新的灵感,培养求真务实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形式多样的具体情景,以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其不计名利、忠于真理的科学精神。比如,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科学家个人的介绍,这为我们提供了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良好素材,如哥白尼对“日心说”的坚定信念、布鲁诺为传播这一新学说被教会监禁7年最终被活活烧死的事迹等。

除上述四点之外,还要将科学本身所蕴涵的真、善、美与学生心智培养中的知、情、意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道德、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从而丰富其思想情感,磨练其人格意志,培养其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精神是学生良好认知能力、健全人格个性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精神,才会有对真理的热烈追求,才会有关心人类、造福人类的宽广胸怀,才会有人格的完善与升华。而科学教育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渠道之一,如果科学教育中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因此,科学教育应提供给社会有追求、有理想、有怀疑精神、有创新能力、有道德责任感的社会成员,而不仅仅是对人类文明漠不关心的“科学知识拥有者”。

四、提倡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

“绿色”象征着蓬勃的生命、优美的环境和无穷的活力[7]。对于“消费”的内涵,《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是:用完,喝完,占去,花费,浪费(时间和金钱)等[8]。而绿色消费,则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在衣的方面,主张使用生态服装(即无毒、安全、能给人舒适感的服装);在食的方面,主张消费绿色食品;在住的方面,倡导使用绿色住宅(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资源利用率高、实现节水节能的住宅);在行的方面,注重节能与环保;在用的方面,主张使用绿色用品(如无磷洗衣粉、绿色电脑、绿色家具、生态化妆品、环保电视机、无氟利昂的家电、节能电灯等)。要使绿色消费成为现代人的主导生活方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消费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来指导各类自然资源的使用规划,建立科学的自然资源发展战略。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科技支撑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科技支撑体系的核心是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是20世纪中叶技术领域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人类的一种新的技术形态,也是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创新性成果。绿色技术是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技术。狭义来讲,它主要包括绿色产品开发和绿色工艺设计;广义上说,它还包括支持绿色环保的环境政策和绿色消费方式等。1994年,美国环保局将绿色技术分为“深绿色技术”和“浅绿色技术”两种。深绿色技术是指污染治理技术或“末端技术”,主要用来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对工厂“三废”进行有效治理。浅绿色技术则是以预防为主的清洁生产技术,如病虫害预防技术、防风治沙技术、电动汽车开发技术、聚乙烯生产新工艺、高效节能技术、生物技术、逆向物流技术等。绿色技术的特点有:一是绿色技术是节约型技术,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利用率高;二是绿色技术强调对环境的无害无毒化,能有效防止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三是绿色技术群的使用,能有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为了大力发展绿色科技,科学工作者应充分发扬科学精神,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发工作中,争取从理论上突破绿色科技的难关。当前,我国需要重点突破的绿色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环保技术。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要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环保,一要从源头上开发少产生或不产生污染物的技术,即清洁技术;二要在产生污染物的情况下,实现对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净化处理,即环境工程技术。1985年,欧共体委员会曾提出“清洁技术”的定义为:“旨在减少甚至消除产生污染或浪费的根源,并有助于节省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任何技术措施。”为了在全世界推行清洁生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9年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目前,世界各国在清洁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一定水平。有学者指出:“当今的清洁技术,主要体现在材料替代和能源替代两方面,即用干净能源替代肮脏能源、用无害材料替代有害材料。”[9]因此,企业应大力实施以清洁技术为基础的清洁生产,而不是仅仅考虑成本问题。在循环经济模式下,既要求成本低,又要求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靠环保技术的发展。对企业而言,添加净化设备和废物处理装置在短期内似乎增加了成本,但从长期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来看,却能实现双赢。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等环境工程技术。

第二,废弃物循环技术。环保技术主要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废弃物循环技术则主要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循环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要在经济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不断循环,不断将废弃物“变废为宝”。要实现废弃物循环,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通过相应技术提取废弃物中的有用成分,将其处理后重新投入再生产中;二是将这一生产过程的废弃物转化为另一生产过程所需的资源。目前,我国亟待开发的废弃物循环技术,有填埋场沼气回收利用技术、信息产业废弃物循环技术、废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有机废物堆肥化技术、废弃建筑材料再利用技术等。

第三,新能源技术。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发展新能源技术,就意味着要开发出比现有能源利用效率更高、污染更小的新兴技术。人类开发和使用能源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分别以柴薪为主、煤炭为主和石油为主的时代。柴薪是一种低能能源,它所释放的能量只能满足人类基本的生活需要。煤炭和石油虽然具有高能量,但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就意味着它们总会有枯竭的一天。而新能源技术以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为目的,致力于开发高能量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目前人类正在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技术,有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地热能技术、生物质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等。另外,石油和煤等传统能源,在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化物、氮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会对大气产生巨大污染。而新能源技术致力于开发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上述三项技术,都与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相一致。保护环境与防止资源短缺是一体的两面,二者都可以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得以实现,而发展绿色科技和循环经济就是对这一过程的技术支撑。对此,有学者深刻地指出:“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10]当然,除了上述三项技术外,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更完善的科技体系予以支撑。例如,我们还可以推广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零排放”技术等,以努力实现节能减排和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但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科技问题,政府还必须强化管理和宣传,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以提高民众对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

总之,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必然会受到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人类实践的发展,为科学价值的合理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11]。只有切实做好以上几点,才能真正提高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绿色环保意识,从而构筑科学价值合理实现的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1]崔浩.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95.

[2]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M].李彦,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51.

[3]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辜正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5.

[4]曹天予,白彤东.社会建构论意味着什么:一个批判性的评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4):19.

[5]朱效民.当前我国科普工作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2003(6):107110.

[6]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M].陈恒六,刘兵,仲维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15.

[7]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15.

[8]周毅.繁荣背后的阴影——消费畸增与生物圈失衡[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100.

[9]肖洋.替代能源战略与中国可持续崛起[J].当代世界,2012(8):4043.

[10]奈民夫·那顺,梁基业,邢恩德.新形态的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学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2(1):107111.

[11]王建国,冯连军.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起点再探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4):3134.

(责任编辑文格)

Abstract:Scientific value system exists in certain environment,and the realization of scientific value also depends on certain environmental factors.Only when we really improve the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quality of social public and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the public can we build a environmental security of the reasonable realization of scientific value.Specifically,we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actions: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popular science work;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cience education; advocating green consumption and recycling economy.

Key words:scientific value;scientific communication;science education;scientific culture quality; green consumption;recycling economy;environmental security

猜你喜欢
绿色消费科学传播科学教育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基于传播学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发展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