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高效种植技术

2015-01-15 18:18汪凯华王学军陈满峰缪亚梅顾春燕葛红单志良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夏大豆蚕豆间作

汪凯华+王学军+陈满峰+缪亚梅+顾春燕+葛红+单志良

摘要: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1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鲜食蚕豆;鲜食玉米;鲜食大豆;1年5熟;高效模式

中图分类号:S34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189-03

江苏省南通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温光水气自然资源充足。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067hm2,当地百姓为了解决口粮自足问题,充分利用土地间隙开展间作套种,逐渐形成了当地的多元多熟种植模式,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豆科植物具有较强的生物固氮能力,一般蚕豆固氮量约为236.1kg/hm2[1],大豆固氮量约为98.76kg/hm2[2]。值得注意的是,豆科植物能固氮但忌连作,与禾本科植物间作、套种有互补作用,能改善其复合群体的土壤根系分布并缓解连作障碍等影响,从而获得高产[1,3-5]。为了增加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复种指数,笔者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生物固氮能力和当地的种植习惯,以种养地为目标,开展可持续的高效种植模式集成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的高效种植技术。该技术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易行的特点,并且在江苏省海门市临江新区和江心沙农场等地进行了示范应用,可提高复种指数350%,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效益显著。对集成技术进行总结如下,以期为相关农技推广部门推广高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1种植模式

采用的种植模式为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采用140cm组合,鲜食蚕豆于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播种于2侧各140cm播幅中,次年5月上中旬采收;中间140cm播幅留作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采用双行播种,7月中旬收获青玉米;半夏大豆于5月中下旬及时套种于蚕豆茬口两侧空隙处,5月上中旬收获鲜食蚕豆后,及时清理蚕豆茬口,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收获鲜食大豆;秋玉米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直播于半夏大豆之间,于10月中下旬青玉米成熟时收获;秋大豆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点播于秋玉米行间,于10月上中旬青荚成熟时收获。

2效益分析

2.1产量与经济效益

与常规“蚕豆—春玉米/赤小豆”模式相比,本模式利用间套作栽培,改收干为收鲜,既缩短了作物间的共生期以及作物本身的生育期,又可多收获2熟鲜食大豆作物,复种指数达350%以上,经济效益达42000元/hm2。由表1可知,一般的“蚕豆—春玉米/赤小豆”高产模式,复种指数约为250%,纯作蚕豆干籽粒较高产量可达3450kg/hm2,产值约有16560元/hm2;纯作春玉米收干籽粒高产可达7500kg/hm2,产值约有16500元/hm2,收青较收干增加收入约7500元/hm2;玉米套种赤小豆,赤小豆产量约1500kg/hm2,产值约10500元/hm2,总产值能达43560元/hm2左右。而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总产值可达91050元/hm2,经济效益达42000元/hm2,较1年3熟产值增收47490元/hm2,经济效益较1年3熟增收18990元/hm2,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由表2可以看出,据不完全统计,1年5熟的成本性支出约49050元/hm2,较1年3熟成本多支出28500元/hm2左右。由表1、表2可知,1年5熟产投比约为185.6%,较1年3熟减少12.45%。可见1年5熟模式虽然增加了农本投入,降低了产投效率,但增加了农业产量,同时也消耗了农村闲置的劳动力,并且直接增加经济效益达18990元/hm2,增加了农户收益。

鲜食蚕豆于5月上中旬收获,可直接上市销售或用于速冻加工,鲜食蚕豆产量一般为5250kg/hm2,鲜籽粒加工企业收购价2.6~4.4元/kg,市场销售价格略高,平均按3.4元/kg计算,可收获鲜食蚕豆产值17850元/hm2左右。鲜食春玉米于7月中旬收获,鲜玉米棒一般产量15000kg/hm2,价格在1.60元/kg左右,可收获鲜食青玉米产值24000元/hm2左右。半夏大豆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收获,正值春大豆已收获结束,夏大豆刚刚开花时,豆类蔬菜淡季,市场需求量较大,可直接上市销售。半夏大豆一般鲜荚产量5250kg/hm2,市场销售价格在2.40元/kg左右,可收获鲜食大豆产值12600元/hm2左右。鲜食秋大豆于10月上中旬青荚收获,秋大豆一般鲜荚产量6000kg/hm2,市场销售价格在2.50元/kg左右,可收获鲜食大豆产值15000元/hm2左右。鲜食秋玉米于10月中下旬青玉米棒收获,秋玉米一般产鲜玉米13500kg/hm2,市场销售价格在1.60元/kg左右,可收获鲜食大豆产值21600元/hm2左右。

2.2生态效益

豆科作物具有根瘤菌,能进行生物固氮,一般蚕豆的生物固氮量为150~252kg/hm2[1,5],在对前人进行的豆类与禾谷类间作、套种研究基础上,综合测算出我国蚕豆的共生固氮能力为200~300kg/hm2,大豆的共生固氮能力为150~200kg/hm2[2];玉米间套种情况下,大豆固氮量一般为65.7~119.1kg/hm2,平均固氮量为98.76kg/hm2[6]。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增加生物固氮350~450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kg/hm2以上。豆科作物生物固氮可减少部分氮肥的使用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并降低能源消耗。且蚕豆和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一般蚕豆蛋白质含量30%左右,南方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43%以上,是人们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可以改善人们的膳食营养结构,增强国民体质。

2.3社会效益

鲜食蚕豆、玉米、大豆生产可消化农村部分富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鲜食豆类和鲜食玉米可直接上市或用于速冻加工,其社会附加值较高,且便于储藏和反季节销售,是城乡居民的粮食替代品和上等蔬菜,具有较广泛的市场潜力。鲜食蚕豆、春秋玉米、秋大豆偶遇市场行情欠佳,也可兼顾收干,减少损失,其中蚕豆、玉米、大豆等干籽粒是优质的蛋白质和淀粉来源,蚕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可达27%~30%,淀粉含量为53%~55%,通蚕鲜7号蛋白质含量30.5%,淀粉含量53.8%[7],通蚕鲜8号蛋白质含量27.9%[8];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可达10%左右,淀粉含量高达65%~72%;大豆是植物蛋白来源和食品以及饲料加工业的优质原料,蛋白含量居农作物之首,可达40%以上,通豆5号为43.5%[9],通豆6号为41.8%[10]。由此可以看出,种植鲜食蚕豆、玉米、大豆市场风险小;青荚采收期分散,相对时间较短,一般集中在5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10月上中旬;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1年5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复种指数达350%,增加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3栽培技术

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下,应合理安排间作套种,注重水肥管理,能排能灌,280cm开1条排水沟,腰沟围沟齐全,三沟配套,沟渠通畅,能排涝降渍和抗旱保墒。

3.1品种选择

3.1.1蚕豆品种选用鲜食专用大粒型蚕豆品种,如通蚕(鲜)6号、通蚕鲜7号、通蚕鲜8号、日本大白皮等。这些品种鲜籽粒较大,品质较优,商品性佳,是鲜销和加工的优质品种。蚕豆行距140cm,穴距25cm,每穴播种2~3粒,种植密度90000株/hm2左右,施45%三元复合肥375kg/hm2或过磷酸钙750kg/hm2作基肥,播种后用960g/L精异丙甲草胺水剂1200mL/hm2封闭。

3.1.2玉米品种春播玉米选用中糯2号、苏玉糯2号、苏玉糯5号、苏玉糯18等早熟春玉米品种;秋播玉米选用苏玉糯11、苏玉糯14等早熟秋玉米品种。

3.1.3大豆品种春播大豆选用台湾292、台湾75-3、沪宁95-1等品种;秋播大豆选用通豆5号、通豆6号等鲜食夏大豆品种。

3.2生产管理

3.2.1鲜食蚕豆10月中下旬适时播种,穴距0.2m,每穴播种2~3粒,施过磷酸钙750kg/hm2或25%复合肥(氮∶磷∶钾=10∶8∶7)450kg/hm2作基肥,播后苗前用960g/L精异丙甲草胺水剂1200mL/hm2进行土壤封闭。在初春蚕豆进入大生长期前,追施尿素或磷酸氢二氨等速效肥75~150kg/hm2,促进蚕豆快速生长,并进行整枝,修剪病枝、残枝等分枝;盛花期根据苗情,可施花荚肥,追施尿素75.0~112.5kg/hm2。鲜食蚕豆一般病害不多,但病毒病和赤斑病对其产量影响较大,应及早防治。蚜虫防治一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g/hm23000倍液喷雾防治。赤斑病防治于初花至盛花期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g/hm2600倍液喷雾防治,或结合防治蚜虫对赤斑病进行防治。5月上中旬于青豆荚鼓粒饱满、青豆籽粒种脐颜色由黄显黑时即可采摘上市出售,速冻加工用青蚕豆以种脐颜色明显显黑时采收为宜。

3.2.2春玉米选用中糯2号、苏玉糯2号、苏玉糯18等鲜食玉米品种,种植密度60000株/hm2,基肥施腐熟有机肥22500kg/hm2或45%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5%)600kg/hm2,播种后用960g/L精异丙甲草胺水剂1200mL/hm2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出苗后及时扶理前茬防隐蔽,在玉米3~4叶期间苗、定苗,去弱留壮,每穴留1株;5~6张展开叶时追施玉米拔节肥,施尿素300kg/hm2;10~11张展开叶时追施玉米穗肥,施尿素375kg/hm2或碳酸氢铵750kg/hm2;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灌心防治玉米螟。及时收获,鲜穗籽粒排列整齐、饱满,手掐有浓浆时采收。

3.2.3半夏大豆选用台湾292、台湾75-3等鲜食春大豆品种,5月中旬鲜食蚕豆采收后,及时清除蚕豆秸秆,在玉米行中间套种2行青大豆,行距40cm,穴距20~25cm,每穴2株。大豆播种后用960g/L精异丙甲草胺水剂900mL/hm2进行土壤封闭;大豆出苗后,有2张复叶时进行定苗。初花期前视苗情进行中耕锄草1次,初花期追施尿素75.0~112.5kg/hm2作花荚肥,注意防治蚜虫和豆荚螟以及斜纹夜蛾等食叶类害虫,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3000倍液喷雾防治。在花荚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600mL/hm21200倍液防治豆荚螟以及斜纹夜蛾等食叶类害虫。防治蜗牛可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7500g/hm2,于傍晚前后撒施进行诱杀。应及时收获,当豆荚肥大、籽粒饱满、包衣仍附着在籽粒上且色泽嫩绿、尚未转色时采摘。

3.2.4秋玉米选用苏玉糯11号、苏玉糯14号等适宜秋播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将秋玉米播于半夏大豆间,种植密度60000株/hm2,基肥施腐熟有机肥22500kg/hm2或45%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5%)600kg/hm2,播种后用960g/L精异丙甲草胺水剂1200mL/hm2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出苗后及时扶理前茬防隐蔽,在玉米3~4叶期间苗、定苗,去弱留壮,每穴留1株;5~6张展开叶时追施玉米拔节肥,施尿素300kg/hm2;10~11张展开叶时追施玉米穗肥,施尿素375kg/hm2或碳酸氢铵750kg/hm2。秋玉米虫害相对较少,但仍需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灌心防治玉米螟。应及时收获,鲜穗籽粒排列整齐、饱满,手掐有浓浆时采收。

3.2.5秋大豆选用通豆5号、通豆6号、小寒王等鲜食大豆品种,7月下旬8月初,在玉米行中间套种2行青大豆,行距60cm,穴距20~25cm,每穴留苗2~3株,大豆播种后用960g/L精异丙甲草胺水剂900mL/hm2进行土壤封闭。大豆出苗后,2张复叶时进行定苗。初花期前视苗情进行中耕锄草1次,初花期追施尿素75.0~112.5kg/hm2作花荚肥,注意防治蚜虫和豆荚螟以及斜纹夜蛾等食叶类害虫,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3000倍液喷雾防治。在花荚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600mL/hm21200倍液防治豆荚螟以及斜纹夜蛾等食叶类害虫。防治蜗牛可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7500g/hm2,于傍晚前后撒施进行诱杀。应及时收获,当豆荚肥大、籽粒饱满、包衣仍附着在籽粒上,色泽嫩绿、尚未转色时采摘。

4应用前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产出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为了缓解口粮需求和经济收入等争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空隙和温光等自然资源,可以开展间作套种,以提高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高效种植技术操作简单易行,接茬整地方便,间作套种充分考虑作物竞争能力、高矮搭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选择蚕豆/玉米和大豆/玉米等豆类和禾谷类玉米间作可提高氮素回收率,分别比单作蚕豆、单作玉米高1.6%~34.0%、18.2%~23.7%[3],具有明显的种间互惠间作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氮肥利用率。此外,变收干为采青,缩短生育周期,实现了作物1年5熟,提高复种指数达350%,且1年5熟模式风险成本小,在扣除种子、农药、化肥、人工等成本后,年效益可达42000元/hm2左右。如果遇到鲜食市场和速冻企业行情不佳,可改收鲜为收干籽粒,可以减少部分损失,可见其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叶茵.中国蚕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侯立白,陈贺芹.大豆固氮能力对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26(1):12-17.

[3]李秋祝,余常兵,胡汉升,等.不同竞争强度间作体系氮素利用和土壤剖面无机氮分布差异[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4):777-785.

[4]刘广才.不同间套作系统种间营养竞争的差异性及其机理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5.

[5]李玉英.蚕豆/玉米种间相互作用和施氮对蚕豆结瘤固氮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8.

[6]范分良.蚕豆/玉米间作促进生物固氮的机制和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7]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等.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7号”的选育及应用前景[J].上海农业学报,2012,28(4):33-37.

[8]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等.优质鲜食大粒蚕豆通蚕鲜8号的选育和栽培要点[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113-115.

[9]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等.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8(6):95-96.

[10]王学军,缪亚梅,汪凯华,等.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1):105-107.

4应用前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产出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为了缓解口粮需求和经济收入等争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空隙和温光等自然资源,可以开展间作套种,以提高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高效种植技术操作简单易行,接茬整地方便,间作套种充分考虑作物竞争能力、高矮搭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选择蚕豆/玉米和大豆/玉米等豆类和禾谷类玉米间作可提高氮素回收率,分别比单作蚕豆、单作玉米高1.6%~34.0%、18.2%~23.7%[3],具有明显的种间互惠间作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氮肥利用率。此外,变收干为采青,缩短生育周期,实现了作物1年5熟,提高复种指数达350%,且1年5熟模式风险成本小,在扣除种子、农药、化肥、人工等成本后,年效益可达42000元/hm2左右。如果遇到鲜食市场和速冻企业行情不佳,可改收鲜为收干籽粒,可以减少部分损失,可见其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叶茵.中国蚕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侯立白,陈贺芹.大豆固氮能力对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26(1):12-17.

[3]李秋祝,余常兵,胡汉升,等.不同竞争强度间作体系氮素利用和土壤剖面无机氮分布差异[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4):777-785.

[4]刘广才.不同间套作系统种间营养竞争的差异性及其机理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5.

[5]李玉英.蚕豆/玉米种间相互作用和施氮对蚕豆结瘤固氮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8.

[6]范分良.蚕豆/玉米间作促进生物固氮的机制和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7]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等.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7号”的选育及应用前景[J].上海农业学报,2012,28(4):33-37.

[8]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等.优质鲜食大粒蚕豆通蚕鲜8号的选育和栽培要点[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113-115.

[9]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等.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8(6):95-96.

[10]王学军,缪亚梅,汪凯华,等.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1):105-107.

4应用前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产出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为了缓解口粮需求和经济收入等争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空隙和温光等自然资源,可以开展间作套种,以提高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高效种植技术操作简单易行,接茬整地方便,间作套种充分考虑作物竞争能力、高矮搭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选择蚕豆/玉米和大豆/玉米等豆类和禾谷类玉米间作可提高氮素回收率,分别比单作蚕豆、单作玉米高1.6%~34.0%、18.2%~23.7%[3],具有明显的种间互惠间作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氮肥利用率。此外,变收干为采青,缩短生育周期,实现了作物1年5熟,提高复种指数达350%,且1年5熟模式风险成本小,在扣除种子、农药、化肥、人工等成本后,年效益可达42000元/hm2左右。如果遇到鲜食市场和速冻企业行情不佳,可改收鲜为收干籽粒,可以减少部分损失,可见其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叶茵.中国蚕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侯立白,陈贺芹.大豆固氮能力对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26(1):12-17.

[3]李秋祝,余常兵,胡汉升,等.不同竞争强度间作体系氮素利用和土壤剖面无机氮分布差异[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4):777-785.

[4]刘广才.不同间套作系统种间营养竞争的差异性及其机理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5.

[5]李玉英.蚕豆/玉米种间相互作用和施氮对蚕豆结瘤固氮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8.

[6]范分良.蚕豆/玉米间作促进生物固氮的机制和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7]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等.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7号”的选育及应用前景[J].上海农业学报,2012,28(4):33-37.

[8]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等.优质鲜食大粒蚕豆通蚕鲜8号的选育和栽培要点[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113-115.

[9]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等.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8(6):95-96.

[10]王学军,缪亚梅,汪凯华,等.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1):105-107.

猜你喜欢
夏大豆蚕豆间作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蚕豆花开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且将蚕豆伴青梅
蚕豆花
蚕豆大嘴巴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
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