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是深空探测的成功范例

2015-01-18 06:20安慧
太空探索 2015年9期
关键词:柯伊伯新视野冥王星

□ 安慧

深空探测是指脱离地球引力场,进入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的探测。人类在深空探测方面,在已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正在迈向更远的太空。“新视野”是美国航宇局(NASA)在2000年开始设计的一个直达冥王星和柯伊柏带的深空探测器。因为它使用直线冲出太阳系的轨道,所以,只有中间利用了一次木星引力以增加速度。即便如此,“新视野”自从 2006年1月19日发射至今,仍然花了长达9年半的时间,才在2015年7月14日,从距冥王星12500千米处掠过,成为人类首颗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目前,“新视野”已发回了许多近距离观测冥王星及其卫星的高清图像,图像展现了冥王星冰冻的平原、高耸的山脉以及比预期要频繁的地质活动。全面分析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将要花费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

人们为何钟情于冥王星

人们钟情于距地球约47亿千米的冥王星,是由于它的神秘而且备受争议。1930年,年仅24岁的农家少年、美国罗威尔天文台新招聘的观测助理克莱德·威廉·汤博,在寒冷的亚利桑那州高原上,经过8个月艰苦的巡天式观测和仔细比对后,首次发现了冥王星。在“新视野”发射时,冥王星还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因此,冥王星被视作太阳系中唯一没有被航天器探测过的行星。2006年8月,国际天文联合会第26届大会通过第5号决议,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但对此仍有很多争议。

随着不断获得对柯伊伯带新的观测发现,“新视野”的主要任务已从冥王星扩展到整个柯伊伯带。“新视野”将探测冥王星是否存在除已知的5个卫星外,是否还有被发现的卫星,调查冥王星是否拥有环带系统,观察冥王星表面是否存在撞击坑和撞击坑的多少,判断柯伊伯带天体相互碰撞的几率。柯伊伯带的天体自太阳系形成之初就已存在,是太阳系各大行星形成后的残渣,记录着太阳系最初形成时的历史。对它的观测,将有助于了解太阳系和地球生命的起源。

“新视野”的关键技术

由于冥王星远离太阳和地球,为此研制“新视野”必须攻克多项关键技术。主要有:

(1)探测器的长寿命技术。为此,探测器不仅要有备用设备,而且为了节约能源、避免设备老化,要让探测器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但为了避免长期休眠而使其工作不正常,地面控制人员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叫醒它,以检查探测器是否正常。

(2)核能发电机。由于冥王星的太阳辐射强度只是地球上的千分之一,无法由太阳能电池提供电力。为此,它携带了一台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机。发电机位于探测器的尾部,内装10.9千克二氧化钚,其中的钚-238衰变时会释放出热量,通过温差发电提供稳定的电力。为了防止偶然事故导致的太空核污染,核能发电机安装在特制的防火陶瓷中,以保障它的安全。

(3)超远距离通信技术。“新视野”探测器在飞过冥王星时,由于距离地球十分遥远,信号微弱,因此探测器和地球的通信采用X频段,其天线比大多数深空探测器要大得多,包括一副直径达2.1米的高增益碟型天线、一副中增益碟型天线和两副低增益宽波束天线。同时,信号从探测器传送到地面要延迟4.5小时,这对探测器的控制增加了困难。由于数据量十分庞大,也只能将数据储存后逐步传回地球。

“新视野”是太阳系探测中的里程碑,无论在太空探索技术的突破上,还是人类对于行星科学和宇宙的认识上,都将带来新的成果。为“新视野”坚持了25年的项目首席科学家艾伦·斯特恩,在接受《科学美国人》的采访时说:“不论它发现什么,都将成为行星际探索的里程碑:‘新视野’将重新定义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边界,这是人类探索太阳系的巅峰时刻。”

“新视野”的启示

“新视野”虽然没有像“好奇”号火星漫游车那样,经历“恐怖7分钟”使人惊心动魄,但据NASA公布的数据,“新视野”的费用约为7亿美元,从目前预期的科学成果和公众关注度来看,其效费比较高,成为人类深空探测的一个成功范例,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首先,“新视野”是动员大众参与太空探测的一个范例。在“新视野”的任务实施中,NASA任务团队为了争取民众支持,在2005年,发起了一个问候冥王星的征集活动。他们设立了一个网页,网民通过这个网页,就可以将自己的名字输入电子卡片内,让自己的问候和“新视野”一起飞向柯伊伯带。活动期间共征集到了超过43万人的问候。探测器还搭载着冥王星发现者汤博的骨灰,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尊敬。

其次,“新视野”的成功贵在团队既要有激情,又要能够长期坚持。为了“新视野”的成功,具有航空工程和行星科学的双硕士学位的首席科学家艾伦·斯特恩努力了25年:10年用来凝聚意愿使项目上马,5年用来建造探测器,而抵达冥王星又花了近10年时间。上世纪末,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主导的 “冥王星柯伊伯特快”计划,因为预算高达10亿美元而被NASA叫停。作为取代,NASA要求提出一项成本仅数亿美元的探测方案。在这之后,斯特恩的团队提交的方案最终胜出。在“新视野”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对任务进行了多次演练,在接近冥王星的前后9天中,为了微调轨道,一共发出了20799条指令,可见任务并不简单。

最后,“新视野”是科学与工程创新结合的成功。科学是工程的目的和依据;工程是科学的手段和保障。对于这种科学上探索性很强、工程上又应用许多新技术的复杂任务,只有将科学与工程在全过程创新结合起来,才能完成任务。“新视野”的成功,理应归功于负责“新视野”任务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实验室。它和任务的辅助单位JPL一样,具有创新的体制和文化(JPL在行政上仍属加州理工学院)。他们既有私立大学的灵活和高效,又得到NASA的任务和经费保证。他们采用的项目经理和首席科学家的双重管理模式,使科学与工程实现了“双螺旋”式的结合。特别是“新视野”在太空探索项目中的创新精神,值得中国航天界学习。

猜你喜欢
柯伊伯新视野冥王星
冥王星爆发7000米高的冰火山
柯伊伯星座:前世界首富的梦想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后冥王星时代“新视野”要去哪儿?
柯伊伯带
被误会的冥王星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基于新视野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析
冥王星那些事
探索太阳系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