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

2015-01-18 01:45罗金玲
电脑与电信 2015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讲授基础

罗金玲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湖南 娄底 417000)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

罗金玲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湖南 娄底 417000)

针对当前网络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问题,本文采用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应用来解决此问题。首先对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特征及微课进行描述;其次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建,对教学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对该模式进行验证,实验表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微课;翻转课堂;计算机应用基础

1 前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互联网+”大背景下,使得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改进了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使得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上传统的老师讲授模式变成了师生互动交流、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这符合当前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

2 翻转课堂

2.1 翻转课堂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也叫反转课堂,一直以来授课方式都是老师课堂讲授,学生听讲,然后老师根据讲授的内容对学生布置作业或习题,老师根据这些作业或习题的完成情况来确定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而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在听老师讲授之前,就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系统对老师所传授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视频、音频、PPT、电子教案、动画等)进行学习,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互动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度的分析和研究。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人员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仅仅需要自身主动对知识的获取,还要有效地借助相关的资料,通过与外界客体的不断交互进而获取知识。

(2)最近发展区理论

该理论认为老师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仅仅对学生的现状了解,而且要不断推进和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学生提供必要帮助。

(3)掌握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只要有充分的时间和正确的教学方法,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掌握最近需要学习的课堂内容,不因为学生智商的差异性而否定学生,而是观察在不同方法下学生对所学知识花费的时间。

2.2 翻转课堂特征

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不同,不仅仅学习顺序的变化,它有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轻松的学习环境

与传统的被动学习不同的是,翻转课堂是课前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主要是解决问题,将知识内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完成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2)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传统的讲授课堂由于时间有限,老师不可能给学生放映大量的相关视频和学习资源,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这样,老师可以准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供学生学习,可以包含PPT、视频、动画和知识小游戏等。

(3)师生角色发生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课堂围绕老师进行,而翻转课堂师生之间是以平等的地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共同解决某一问题。

(4)师生交流更加频繁

网络通信的发展,使得师生之间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随时随地联系,这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加快捷,第一时间解决所授知识中的难点。

2.3 微课

微课是将一个大的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其特点主要有授课时间短、资源容量小、教学内容少、针对性强、主题突出、反馈及时等,即便一次微课传递的内容不多,但传递的内容也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

微课具有应用广泛、开发便利、易上手的优点,作为支撑翻转课堂的数字化资源,得到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学习人员越来越多的应用。

3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3.1 教学分析

(1)教学环境分析

在教学环境中,由于学生是提前进行知识的学习,需要在教学环境上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软硬件环境。在硬件环境方面,需要给每个学生提供一台计算机或智能设备;在软件方面,安装相应的可以支持相关资源播放或查看的软件。

(2)学习者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当前大学一年级新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每个学习者入学前对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不同,因此在学习时,也需要有区别地对待,因材施教。

(3)学习内容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是针对刚入学的学生提供基础的计算机知识,使之能够对计算机进行基本应用操作。其主要包含的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PT)、数据库基础知识等。

(4)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技能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三个方面,老师应该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所教学生的特点,自行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3.2 教学模式设计

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作业和习题由学生自主完成变成课堂协作完成,学生在课程开课以前,就已经比较清晰地了解该课堂的教学目标,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体。

对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将其分为课前和课中两部分,其中课前主要是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和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练习;课中的主要内容是快速少量检测、同化导向问题、总结和反馈。其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4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4.1 研究前期准备

实验对象是学校中随机抽取两个专业相近、入学时成绩相近的大一新生班级作为实验比对的对象,一个作为实验班,一个作为传统班,两个班级分别以翻转课堂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讲授。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分析,两个班级共68人,每班各34人,实验班男生18人,女生16人,传统班男生和女生都是17人。发出问卷调查68份,回收68份。通过调查,两个班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感兴趣的比例分别是38%和40%;两个班利用网络和教材进行课前预习的人数比例均不到5%;两个班选出最适应的学习方法是老师讲授所占比例超过70%,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在学习中没有运用过协作学习方法,问卷中所有的学生都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问卷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利用微课,使用翻转教学模式对学生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4.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举例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EXCEL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EXCEL主要讲授工作薄、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表的格式化操作、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采用微课对其进行讲授,由于每次视频的时间都相对比较短,因此,微课讲课的内容每次都相对较小,不会通篇讲几十分钟,一般都是以十分钟为限。

EXCEL的公式和函数的使用,通过十分钟的讲授基本使用,然后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具体如下:

用公式和函数计算sheet1中期末成绩表中的总成绩、平均分、平均成绩、最高/低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率名次和备注信息等。说明如下:

(1)总成绩=外语+计算机+数学,平均分=总成绩/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平均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分别为外语、计算机、数学三科所有学生成绩的平均值(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最大值和最小值。

(3)及格人数为科目成绩>=60的学生数,及格率=及格人数/总人数,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

(4)用RANK函数计算个人总成绩的名次。

(5)用IF函数将平均分>=85的人员备注为优秀。

对于题目完成,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内部分工,共同完成题目,其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翻转课堂课中过程

4.3 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为了真实地检测教学的效果,采用第三方出试卷的方式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测试。实验班的学生平均成绩是86分,传统班的平均成绩是74分。实验班的学生最低分是68分,最高分为100分。传统班低于60分的人数有4人,最低是46分,最高分为91分。

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习成绩远高于传统班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其它课堂的时候,也注重课前的预习和学习过程中的互相交流。其它课程的学习成绩也略高于传统班级。

5 结语

本文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微课为基础,课前自学与课上强化为主要形式”的翻转课堂模式,并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在一个学校中随机抽取的两个班级进行实验对比,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远好于传统教学。由于本文的篇幅所限,无法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详细分析。

[1]张金磊,王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46-51.

[2]金陵,莎尔曼.可汗怎样走出翻转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 (10):29.

[3]秦桂英,朱葛俊.高职院校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条件研究[J].职教通讯,2014,(18).

[4]凌魏.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视频资源研发及编创策略探微[J].中小学电教,2012(11):70-72.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Applic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icro Class-Taking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s an Example

Luo Jinling
(Loud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Loudi 417000,Hunan)

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t adapt to students'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under the current network environment,this paper combines the micro class with flipped classroom to solve this problem.Firstly,it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lipped classroom as well as micro class;Secondly,it creates and analyzes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Finally,it validates the model combining with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icro clas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strengthen the team cooperation spirit.

micro class;flipped classroom;Found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G434

A

1008-6609(2015)11-0020-03

罗金玲,女,湖南娄底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

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ZZ045;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校专项教研课题,项目编号:LZJY15BZC04;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专项试点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5】251号。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讲授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