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在“两新”组织结硕果

2015-01-19 04:59张纪
党建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两新达州骨干

张纪

11月24日,四川省达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健做客党建网视频访谈,就该市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介绍经验,分享体会。

近年来,达州市“两新”组织的党组织覆盖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持续提升,张健重点介绍了如何扩大“两个覆盖”的有效做法:

一是引导业主“主动建”。推进党组织覆盖,业主支持是关键。达州市委采取“本地+异地”教育培训模式,依托省内外高校、党校等教育资源,每年开办5期业主培训班;开展“业主交心谈心”活动,化解业主思想包袱,培植共同发展方向,让他们主动建、自愿建。采取政治引领和政策引导“双管齐下”,今年全市有453家企业业主主动申请建立了党组织。达州一家民办医院的院长还带着自己22岁的儿子一同参加了“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她说作为民办企业家,是在党的好政策下才有了现在的成绩,要感谢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是培育典型“带动建”。以市、县两级93家重点联系直接管理的“两新”党组织为重点,采取“1+1”“1+X”联系模式,开展党建工作结对共建活动,建立对子132个,带动建立党组织432个。同时,依托包茂高速、达陕高速、国道210线、绕城高速沿线和开江、渠县经开区,规划了全市“一线一环两片”党建示范点建设,培育了81个不同类型的党建示范点。

三是分类施策“集中建”。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两新”组织,开展集中建党组织行动,动员全市1383家规模以上的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对隶属不清、管理不善、作用不明的党组织,开展集中访问,帮助转化升级,规范完善了895家企业党组织的组织设置。合并一批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党员较少的党组织,划转一批隶属不清或多重隶属的党组织,集中撤、规、并、转121个“两新”党组织,帮助800多名“隐形”党员和“口袋”党员转接了组织关系,恢复了党组织生活。对员工在100人以上的单位,重点开展了“党建带工建、妇建、团建”活动,实行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同步建立、同步发挥作用。

在“两新”组织党建队伍的建设上,张健谈到达州市委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建骨干队伍作为实现“双强六好”目标的根本,突出“三支队伍”的建设:

一是配强党组织书记队伍。通过推行内部选举、公开选拔、双向选择、交叉任职、下派“第一书记”等方式,选优配强358名党组织书记。有坚定政治信念的70多岁农村老支书,有思想活跃、富有激情的20多岁优秀青年,有年富力强、成熟稳重的40多岁技术骨干。

二是壮大党建指导员队伍。按照四川省委“一人一企”的要求,从组工政工人事干部、“退居二线”党员干部、复转军人等群体中遴选了1300多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入驻“两新”组织。一家公司的董事长说,“从前公司党员不愿亮出身份,党组织名存实亡,自从老王(党建工作指导员)来到公司后一切都变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热情提高了,工作激情也迸发出来了。”

三是优化“两新”组织党员队伍。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的“三向培养”模式。比如,达州市瑞康医院的年轻医生颜青,是医院重点培养的接班人,为进一步提升医院党政融合力度,市委指派专人对其进行培养,强化入党意识,纯洁入党动机。在今年5月举行的全市“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他迈出了入党第一步。

达州市委还通过探索实践,总结提炼出了达州“两新”党建“三融三促”工作规范。“三融”:组织融入、队伍融入、文化融入,全力推进企业效益最大化与党建功能最优化同频共振。“三促”:促进党员争先、促进职工尽职、促进企业创优,为企业发展聚人心、聚力量。

猜你喜欢
两新达州骨干
吉尼斯世界纪录
让学员骨干在管理工作中唱“主角”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达州赴京因雨备降天津
对青年骨干人才培养的几点探讨
关于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的几点思考
“两新”党建工作要解决关键问题
灵活推进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点燃“两新”组织红色引擎
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