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

2015-01-21 08:38李淑红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医院黑龙江鸡西158322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

李淑红(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322)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

李淑红
(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322)

在当今临床药物的应用中,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目前经多项临床研究证明,选择性地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会一定程度地引发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包括心肌梗死、心衰以及高血压等,此类不良事件尤其好发于有心血管疾病史患者。对此类患者,在无其他可代替的药物时,可使用COX-2抑制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采取最小剂量,且不可持续使用过长时间,因此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运用需慎重。

非甾体类抗炎药;心血管疾病;合理使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对患者的治疗中,主要作用为抑制环氧化酶(COX)阻断花生四烯酸合成炎症介质,以此达到抗炎止痛的效果。非甾体类抗炎药分为COX-2选择性抑制剂和COX非选择性抑制剂[1]。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治疗中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用药中,医生特别要注意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心血管风险,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合理选择用药,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综述,现报道如下。

1 非甾体类抗炎药引发心血管风险的机制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其引发心血管事件的因素与多种机制有关,其中包括前列环素I2和血栓素A2生成、一氧化碳生成、血压等影响因素。

COX包括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但是血小板中仅有COX-1,COX-1能够将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内过氧化物转变为血栓素A2,血栓素A2具有较强的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人体内皮细胞中主要含有COX-2,它能够将过氧化物转化为前列环素I2,前列环素I2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且能够扩张血管。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I2是人体机体中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当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I2失衡时,会引起血栓,从而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COX-1产生的前列腺素能够扩张肾血管,增加肾灌注。而COX-2产生的前列腺素可利尿和促尿钠排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会对COX-1和COX-2产生前列腺素的作用进行抑制,对肾脏造成损害,增加患者的尿潴留现象。此外,服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断药物的患者对容量的敏感度会明显提高,而非甾体类抗炎药会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断药物的降压作用形成干扰[2]。

2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

2.1 掌握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临床手术后患者常出现疼痛及肌肉骨骼疼痛,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此类疼痛可进行治疗,但是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却是束手无策,若心血管疾病患者肌肉或骨骼疼痛,可优先采用非药物手段止痛,若效果不明显再考虑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用药时采用最低药量,且仅限于短期使用,不可两种非甾体类抗炎药联用,因为不仅不会增强效果,反而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对于中重度疼痛患者可采用阿片类药物,但需注意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2 不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选用

在为患者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不仅需要考虑止痛效果,而且要注意患者消化道及心血管的风险,目前临床中较常用的药物为乙酰氨基酚,该药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但是一旦加大用药剂量时,也会出现类似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非甾体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其止痛效果大同小异,区别在于不同的药物起效时间不同,且维持时间存在一定差异[3]。

2.3 小剂量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联用时的注意事项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中,常需要给予其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口服,用以预防患者可能出现的心血管事件,因此患者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中,需注意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叠加的现象。

如在临床治疗中,布洛芬能够拮抗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因此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应避免将布洛芬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萘普生与阿司匹林联用时,应首先服用阿司匹林,待2 h后再给予患者萘普生服用。

部分非甾体类抗炎药除了能够一定程度地拮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作用,而且可能会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由于COX-2在消化道溃疡的愈合中具有重要作用,不管选择何种的抑制剂,均会造成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因此在对患者的治疗中,为预防消化道出血,建议采用质子泵抑制剂。

2.4 加强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药监测

在确定了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前,医生需明确告知患者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提醒患者在治疗期间自我监测,并嘱咐患者在用药1个月后,到院对其肝肾功能以及血压进行常规检测,并在之后定期进行复查。

对于具有高血压患者,在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期间,需在治疗的前2~4周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若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血压并未出现异常升高现象,则3个月对患者的血压监测一次,若患者的血压明显升高,则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减少药物剂量,若患者属于特殊情况,不能停药或减少剂量,则采取该拮抗剂为患者控制血压[4]。

3 小 结

目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临床试验中,由于大多数试验中将心血管疾病患者排除在外,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采取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中,真正的心血管事件尚未完全明确[5]。因此,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当需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时,需要选择性地服用,严格掌握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注意其与阿司匹林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在药物服用期间的用药监测,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蔡宏文.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中国药学杂志,2014,49(6)∶512-516.

[2]祁 珩,李 迎.心肌梗死后患者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影响心血管风险的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8)∶533-535.

[3]李梦涛.非甾体类抗炎药在骨关节炎及其他疼痛相关治疗的心血管安全性研究进展.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6)∶78-82.

[4]张颖娇.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35(4)∶510-514.

[5]傅得兴,封宇飞.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安全性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12)∶3-5.

本文编辑:孙春宇

R95

A

ISSN.2095-6681.2015.035.013.02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处方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