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压杆件轴力图的矢量画法

2015-01-21 06:48谭志银杨思国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力图坐标轴外力

谭志银,杨思国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安徽 滁州239000)

引言

高职高专类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而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通常较弱,一般很难达到推导和应用《工程力学》一系列公式的要求。这一矛盾,造成了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开设的《工程力学》课程,普遍难教、难学。而“简化计算分析过程,则重于解决典型实际工程问题”的教学思路,有利于缓解这一矛盾。本文将遵循这一思路,对“拉压与压缩”章节中关于绘制拉压杆件轴力图方法,重新进行整理与分析,以研究出了计算少、效率高的方法,本文称之为“矢量画法”。

轴力图是描述拉压杆件的各横截面所受轴力大小和方向的图线,是计算拉压杆件应力,判断杆件强度的依据。本文首先总结其一般画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另一种快速画法,并结合实例详细介绍该画法的具体绘制轴力图的过程。

一、截面法的优缺点

现有教材大多采用截面法,即分别列式依次计算出各段截面轴力,然后根据各段内力的大小和方向,再进行轴力图的绘制。

截面法虽具有很强的理论依据,适用范围广。但截面法求各截面内力时,有以下缺点:

(一)计算量大。需根据外力作用点个数,将构件分段,逐段列平衡方程,才能求解出每段内力。外力数量越多,平衡方程数量也越多,计算量就越大,计算效率就越低下。

(二)判断内力的实际正负号较为麻烦。判断每段截面内力的正负号方法,一般为先假设该段内力为正,再由所列的平衡方程求解出的内力的正负号,判断出内力的实际正负号。同样,当外力数量越多时,内力的方向需要判断的次数也就越多。

二、矢量画法

本文提出的矢量画法方法,其基本原理为:

(一)拉压杆的轴力图,由各段跳跃矢量和保持矢量构成;

(二)在外力作用的截面,轴力变化图线表现为跳跃矢量;在其余各段截面,其轴力图线表现为保持矢量;

(三)跳跃矢量、保持矢量与位置坐标轴构成的区域封闭。

其中,跳跃矢量的具体画法为:跳跃矢量的起点,为上段保持矢量的终点。跳跃矢量方向,需要根据外力方向与位置坐标轴正方向是否一致判断,当外力方向与位置坐标轴正方向一致时,跳跃矢量指向轴力减小的方向;反之,则指向轴力增加的方向。跳跃矢量的长度,为该处截面受到的外力。特别地,起始处跳跃矢量的起点,从坐标轴原点开始;末尾处跳跃矢量的终点,返回到零。

保持矢量的画法为:保持矢量方向沿着位置坐标轴方向。保持矢量的起点,为本次跳跃矢量的终点;保持矢量的终点,为下次跳跃矢量的起点。即在未受到外力作用的各段截面,直接绘制平行于位置坐标轴的线段。

而上述位置坐标轴正方向的规定,与截面图画法一致,即从拉压杆的一端指向另一端。三、矢量画法解题举例

现结合图1的实例,说明1.2中矢量画法的一般过程,有一杆件受力如图1所示,请绘制其轴力图结合。

图1 杆件受力图

轴力图的矢量画法解题过程:从左向右,建立位置坐标,即向右为位置坐标轴正方向。则跳跃矢量的方向为:外力指向右边,跳跃矢量指向下;外力指向左边,跳跃矢量指向上。将跳跃点与跳跃高度列入表1中,并按表1,绘制出图2的轴力图图线,整理后得图3的轴力图。

表1 跳跃点与水平线段关系

图2 矢量画法轴力图图线

图3 轴力图

关于表1的说明:

(一)跳跃矢量与保持矢量分界点的位置,即为杆件受力图上给出的外力作用截面位置。分界点的数量,即为外力作用截面的个数。

(二)跳跃矢量的位置,即在跳跃矢量与保持矢量分界点处。其方向和大小,均可由1.2关于“跳跃矢量的画法”中的规定,直接得出。

(三)保持矢量,即为相邻两外力作用截面之间的杆件的轴线。

若将上述例子的a截面的所受外力变成未知,且该杆件仍受力平衡,即得如图4所示的悬臂梁受力图。

图4 悬臂梁受力图

在解决这类杆件轴力图绘制时,若采用矢量画法,则不必像截面法那样,先根据力的平衡方程,计算出a截面处的外力,然后再按一般过程,进行计算并绘图,而可以直接利用矢量的相应性质,从杆件已知外力端向未知外力端,依次绘制矢量,而省去计算未知端(a截面)处的外力,绘制出相应的轴力图。具体过程为:

1、从截面a向截面e方向建立位置坐标轴,则跳跃矢量的方向为:外力指向右边,跳跃矢量指向下;外力指向左边,跳跃矢量指向下。

2、从已知轴力端绘制矢量。由图可知,a截面的轴力未知,而最右边的e截面的轴力已知,故从e截面开始绘制轴力矢量。由于e截面为末端,其跳跃矢量的终点返回到零,即图5中的e2为跳跃矢量的终点。由其外力指向右,可知跳跃矢量方向应向下,且长度为F,故可得该截面的跳跃矢量为图5中所示矢量。

3、绘制de段的保持矢量。过e1点绘制平行于位置坐标轴的线段,如图5所示。

4、按2)和3)步骤,依次绘制出从d到a段的保持矢量和跳跃矢量。依次为如图5所示、。

5、绘制未知端a截面跳跃矢量。根据“拉压杆的起始处的跳跃矢量的起点,从坐标轴原点开始”,则只需连接a点与坐标原点,即得未知端a截面的跳跃矢量。如图5所示。

6、整理图5,即得图6所示的轴力图。

图5 矢量画法轴力图图线

图6 轴力图

结论:

本文提出的拉压杆件轴力图的矢量画法,是在分析计算拉压杆件轴力时,对传统采用的截面法分析计算的一种扩展。与传统的截面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矢量画法不需要逐段列平衡方程求解各截面的内力大小,并简化了判断方向的方法,具有简单易学、绘图效率高的特点。同时,本文提出的矢量画法,由于遵循了“简化计算分析过程,则重于解决典型实际工程问题”的思路,能够使高职高专类学生更容易掌握“拉压与压缩”知识,并能迅速地解决相关力学工程问题,提高了其学习兴趣。这也为高职高专类学校关于《工程力学》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思路。

[1]张信群.工程力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定华.工程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杨虹.工程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力图坐标轴外力
用坐标轴平移妙解斜率和(或积)为定值问题
乔·拜登力图在外交政策讲话中向世界表明美国回来了
带低正则外力项的分数次阻尼波方程的长时间行为
血栓弹力图在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
时空观指导下的模块整合教学——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力图称霸的美国》为例
巧用仿射变换妙解高考解析几何题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的临床意义
四列氮氢气往复压缩机外力及其平衡的分析与计算
对物理教材中的几个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