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5-01-23 09:26董瑜冰
北方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纯收入城镇居民第三产业

董瑜冰,尚 杰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一、引言

在山东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就是众多问题当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由于城乡居民接受教育差异导致教育水平的不同,使城乡居民在收入渠道上也有很大不同,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策的差异等因素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平衡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影响山东省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本文实证研究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山东省在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当地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及方向,以更好的平衡城乡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有效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际意义。

国内外学者及其相关专家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也很多,其中国外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要比国内早。Kwiecinsk and Li在2002年提出了城市的居民在享受免费或付费很少的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要有优越于农民,因为农民在这些方面大多数都是自己付费,[1]而这些因素对居民的收入分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ThomasHertel在2006年则认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以及非农劳动力向城镇流动限制等方面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很大的影响。[2]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通过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两者之间呈倒U关系,国内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原因的分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建议以及通过量化实证的方法分析影响差距扩大的原因等方面。陈宗胜、钟茂初、周云波等人在2010年的研究认为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导致我国城市化严重相对落后于工业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3]

二、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由于山东省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国家政策等原因造成虽然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逐年扩大:1978年,城镇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1.45元,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34.58元;2013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64.1元,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0619.9元。可见由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较大,而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较小,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一)山东省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

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从1978年开始,山东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91.45元增长到2013年的28264.1元,增长了72.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14.6元增长到2013年的10619.9元,增长了92.7倍。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逐渐呈扩大的趋势。

图1 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

(二)山东省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

由图2可以看出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相对差距虽然没有其绝对差距那么明显的变化,但是整体上来看,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呈上升的趋势,说明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是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图2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

三、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各影响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山东省是一个农业大省,造成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由于统计数据的短缺、不全以及逐项分析的难度很大,所以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统计年鉴数据的加以整理,借鉴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再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并且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的可操作性,选定下面五个可能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通过构建多元统计回归模型来定量分析对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Y: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该指标是用来衡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计算方式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得出来的两者之间的相对差。

X1:人均GDP。相对来说,一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越高,代表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所以本文通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来反映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计算方式是山东省历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山东省历年总人口的比值。

X2:城镇化水平。一般来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城镇化计算方式是山东省历年城镇人口与山东历年总人口的比值。

X3: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产业结构反映了不同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的情况已及产业的发展状况。该指标的计算方式是由第三产业产值与GDP的比值所得。该指标能很好的反映第三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的大小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X4:城乡消费水平的差异。该指标用来衡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消费水平的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计算方式是历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历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值。

X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该指标是由历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的比值来确定。比值越大,说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的比例越多。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都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模型的构建

将城乡居民收入比 Y作为因变量,X1、X2、X3、X4、X5作为相应的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B+b1X1+b2X2+b3X3+b4X4+b5X5

(三)数据的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根据构建的模型和统计指标对选取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得到。

(四)模型对数据的处理及结果分析

利用SPSS1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性分析,由软件计算结果知R2=0.926,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高,F=75.415.说明影响程度很明显。

由上表最终得到模型,可以得出:

由模型的方程可以看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大小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大小对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大。下面针对这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缩小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系数

四、缩小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大对农民农业的投入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包括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水利设施基础投资以及交通通讯方面的投资,这些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其次,加大政府对山东省农业的支持,这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最后,应该优化政府对山东省财政转移支出的结构,建立更有效更透明的财政支出结构。山东省的财政预算支出在长期内都严重偏向城镇,这样使得农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支持,这势必会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预算支出水平,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

(二)加大政府对山东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从上文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山东省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越大,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就越小,反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越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有效的缩小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政府应该适当地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这样才能使第三产业的产值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政府对山东省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增加。政府对第三产业足够重视起来,必然会增加第三产业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增加对山东省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山东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276.73亿元,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822.99亿元,仅仅占了0.08%。所以政府应该合理的调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与结构,从而改善农村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等方面,自身应该坚持优化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技术、资金参与农村的建设,适当增加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度,为山东省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1]Barro,R.J.&Sala-I-Martin,X.converge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April,100(2):223-251.

[2]陈宗胜,钟茂初,周云波.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纯收入城镇居民第三产业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