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开县柑桔产销回顾及产业持续发展对策

2015-01-23 01:11周贤文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4期
关键词:开县晚熟柑桔

文/周贤文 张 利

2014年开县柑桔产销回顾及产业持续发展对策

文/周贤文 张 利

【导读】开县作为重庆柑桔主产区之一,2014年柑桔产量小幅增加,销售价格大幅上涨,以“开县春橙”为主打品牌的开县柑桔得到消费者的进一步认可。

近年来,重庆市开县柑桔产地价格上涨明显,销售进度加快,晚熟鲜食柑桔供不应求,呈现出产、销、加“三旺”的良好态势,开县柑桔产业在低迷徘徊十多年后终于出现了新的转机。

一、产销现状

据业务部门统计,截至2014年,开县柑桔种植面积达 35万亩(2.33万 hm2),产量 20万 t(比2013年增长 2.19%),产值达 10亿元。其中,开县春橙(春锦、春血、春脐)14.3万 t,W·默科特1.42万 t,这些是开县柑桔主导品种。

目前开县柑桔主产基地乡镇有 17个,形成了以浦浬为中心,以长沙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的江、东、浦 3个优势柑桔产业带。在厚坝镇建立了“世界一流、亚洲最大”的晚熟柑桔良繁场,引进国外新品种 65个,年产无病毒晚熟柑桔良种苗木 120万株,接穗 1000万芽。位于开县工业园区 B区(赵家镇)的重庆天邦食品有限公司年可加工柑桔鲜果20万t,生产浓缩橙汁1.5万 t,鲜橙汁 5万 t。柑桔鲜销龙头企业重庆永通农业开发公司年销售柑桔鲜果1万t以上。

2014年开县柑桔销售价格大辐提升。据2015年1月14日调查,开县中熟脐橙产地均价1.80元/kg,同上年同期相比上涨20%;红桔产地均价1.60~2.10元/kg,同比上涨30%;春锦橙加工原料果产地收购价 2~2.40元/kg,同比上涨150%,鲜果销售价格达 4元/kg;W·默科特订购价格 4~6元/kg,并呈上升趋势;春血橙收购价 6 元/kg。销售市场由原来的只销往周边县市、部分北方市场延伸到南方市场和河北、陕西、山西等大部分北方市场,甚至出口到俄罗斯。据初步估算,2014年全县柑桔每亩(667m2)收入达 2万元,果农收益显著提升。

二、原因分析

2014年开县柑桔实现产销两旺,分析个中原因,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

客观原因,江西、福建等主产区出现大面积黄龙病为害,江西赣南脐橙、广东沙糖桔、福建芦柑等大幅减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开县柑桔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俄罗斯限制进口欧盟、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农产品,重庆海关开通柑桔直销海外口岸,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柑桔采后运输成本降低,开县柑桔出口形势趋好。

主观原因,一是政策拉动促进产业发展。近年市、县一系列扶持政策是开县柑桔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自2008年以来,全县整合农业、移民、国土、农综、扶贫等部门涉农资金,新建标准化果园 8万亩(0.53万 hm2),依托现代农业资金改造柑桔老果园 4.2万亩(0.28万 hm2),出台了幼龄果园管护补助政策,制订了柑桔精品果园建设和规模经营补助政策,实施柑桔商品化处理和冷链贮运项目补助和营销加工奖励政策,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全方位补助扶持推进了柑桔产业的大发展。二是结构调整避免同质竞争。近几年开县利用冬季无低温冻害、早春日照充足等自然优势,通过新建、改造,将本地甜橙和红桔等竞争力差的品种换成开县春锦橙、春血橙、W·默科特等晚熟优新柑桔品种,品种结构和熟期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三是科技支撑果品质量提升。近几年开县总结推广了“211321”叶片营养诊断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省力化栽培等一系列柑桔高品质栽培技术,科技种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确保了开县柑桔优质、丰产、安全、无公害,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品牌打造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县政府拿出 1500万元专款,用于2012—2015年“开县春橙”品牌打造,高端策划、设计制作了春橙 Logo及精品果与礼品果包装,统一“开县春橙”视觉形象;到重庆、上海、西安、北京等大中城市展示展销“开县春橙”,在超市推行试吃“开县春橙”,开展“开县春橙”品质鉴评活动;在高速公路及车身投放“开县春橙”广告,利用大型视屏、网络及中央电视台第四、第七频道宣传“开县春橙”。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与打造,“开县春橙”被成功申报为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为重庆市著名商标,品牌价值达到 4.98亿元。“开县春橙”市场知名度的大幅度提高有效推进了开县柑桔的销售。

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策建议

一是深度挖掘资源禀赋,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开县种植柑桔历史悠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是国内外专家认可的柑桔生长适宜区。而冬无严寒,春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湿度较低的独特自然禀赋,则是开县发展晚熟优质鲜食柑桔的优势条件。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开县柑桔产业发展应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合理布局,科学定位,坚持“两并重”,即生产和销售并重,发展(改良)和管理并重;突出“两为主”,即发展方向以鲜食为主加工为辅,熟期结构以晚熟为主,早、中熟适度配套;实现“一转变”,即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并实现品种结构随市场需求趋势同步调整,努力将开县打造成“中国春橙第一县”“中国晚熟柑桔之乡”。

二是积极鼓励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果园有序流转,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业主经营等多种经营主体和 “小区承包制”的抚育期管护机制,重点培育以柑桔产业为经济支撑的经营主体,落实管理责任;坚持和完善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柑桔产业的补助政策,并建立长效机制,逐步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的传统模式,实现土地集约化和经营规模化。

三是高度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统筹安排涉农资金并捆绑使用,扶持重点放在果园水利、道路、新技术应用、智能化、机械化及种苗等基础设施方面,实行按比例适度补助原则,建立长效补助扶持机制,切实改善柑桔果园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进柑桔果园标准化、现代化。

四是强化科技推广,提高科技种果水平。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合作,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和难题攻关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引进以海升果业为代表的技术水准高、实力强、观念新的现代科技型企业入驻开县,示范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带动开县柑桔产业发展;加大技术培训和服务力度,对柑桔科技人员有计划地输送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国内外优质果品基地培训、考察,对柑桔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业主实行“一对一”“点对点”技术指导服务,培育职业果农,全方位提升开县柑桔科技应用管理水平。

五是持续做好品牌宣传,提升开县柑桔影响力。继续在北京、上海等主销地举办展销会、推介会、品鉴会,培育销地代理商;积极探索网络营销,设立开县春橙网上精品直营店;充分利用种各种媒体和载体,宣传“开县春橙”与开县柑桔产业,争取将“开县春橙”申报认证为中国驰名商标;重点引进一家达到国际化管理水平的鲜销龙头企业,按品牌化要求营销和宣传“开县春橙”,逐步引导柑桔品牌宣传由政府主导转变为龙头企业主导;坚持和完善柑桔营销支持与补助政策,建立长效的柑桔销售扶持机制。

六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做好产业协调工作。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要定期召开柑桔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会,分析和解决柑桔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统筹安排各部门的项目资金,对全县柑桔管理主体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力争用 2~3年时间将开县柑桔产业提升到又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农业委员会(405400)

责任编辑:张 放

2015-03-30

猜你喜欢
开县晚熟柑桔
晚熟
晚熟苹果摘袋五忌
晚熟
晚熟脐橙映峡江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
开县中小学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