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 快速发展
——城固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2015-01-23 06:35何若梦张照光张彦珍刘玉红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8期
关键词:城固县果业猕猴桃

文/何若梦 张照光 张彦珍 乔 林 刘玉红

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 快速发展
——城固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文/何若梦 张照光 张彦珍 乔 林 刘玉红

【导读】陕西省城固县素有“秦巴聚宝盆”“西北小江南”之美誉,具有发展猕猴桃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城固县抢抓产业发展机遇,猕猴桃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通过梳理城固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优势,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991年陕西省城固县人工栽培猕猴桃获得成功,1999年底栽培面积达 2533.3hm2,后因缺乏技术、市场低迷、投资大、比较效益低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猕猴桃产业发展受阻,种植面积逐年萎缩,到2009年全县只有7个乡镇种植,面积不足 200hm2。近年来,国内外猕猴桃产业效益凸显,城固县抓住全省扶持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机遇,通过政策引导、技术革新,猕猴桃产业发展再次焕发生机。截至 2014年底,城固县猕猴桃已恢复发展到 1266.7hm2,涉及 9个镇 6700户,年产量近万吨,产值达 6000万元。建成一个猕猴桃产业化开发龙头企业,总库容达1000余t的猕猴桃冷藏库4个,一个年产果脯 150余 t的猕猴桃加工企业,猕猴桃产业专业合作社5个。拥有一支100余人的猕猴桃营销队伍,销售市场稳定。

一、产业发展优势

一是政策环境优越。国家连续11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和“四化同步战略”的实施,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陕西省委、省政府把猕猴桃产业作为继苹果产业之后第二大果业主导产业予以支持发展。在全省现代果业规划中,秦岭南麓是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汉中被确定为新建基地核心区。《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把汉中市定位为“一核、四极、两轴”中重要的一极和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汉中市果业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城固猕猴桃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城固地区受秦巴山脉天然屏障的保护,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土壤酸碱度适中,是猕猴桃生长的适宜区。猕猴桃生长量约是秦岭北麓关中地区的1.5倍以上,相同品种猕猴桃物候期比关中地区提早 15~20天,有利于果品抢占市场先机。同时,城固地处 “关(中)天(水)”、“成渝”两大经济区结合部,西安至汉中、湖北十堰至甘肃天水两条高速公路的建成、汉中城固机场通航、陕西宝鸡至四川巴中高速以及西安至成都高铁的建设将有效改善城固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等生产要素向果业积聚提供了便利。

三是生态果业发展前景广阔。城固森林覆盖率高,无工业污染,空气、灌溉水、土壤经检测达到了《绿色有机食品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也没有溃疡病等检疫性病虫害,是公认的猕猴桃安全生产区;加之汉中市是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被纳入国家经济循环聚集建设示范市,为发展生态果业和绿色食品、有机果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是开发果业多种功能空间大。依托农业资源发展食品加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休闲观光业,是城固加速工业化、城镇化的基本方向,也必将为猕猴桃产业发展和产业链条延伸提供巨大空间。西乡樱桃沟、城固桔园、洋县梨园等果业基地已成为乡村特色旅游的热点线路,依托果业基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潜力巨大。

五是种质资源丰富。城固县野生猕猴桃分布极为广泛,是公认的猕猴桃原产地之一,其中以二里镇(原大盘乡)两河村、小河镇(原盘龙乡)兴龙村最多。城固主栽品种为中华猕猴桃,大约占95%,其次是软枣猕猴桃和京梨猕猴桃。曾成功引进了“秦美”“海沃德”“亚特”等优质丰产品种,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是技术服务有保障。汉中猕猴桃试验站是全省 3个试验站中,唯一建立在陕南的省级试验站。运行以来,主要开展猕猴桃新品种及新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示范应用、技术骨干及果农大户培训、先进实用技术集成及推广等工作,为城固猕猴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存在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和群众受上一轮猕猴桃发展失败的影响,对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可行性认识不足。几年前,经专家论证拟建的 0.67万 hm2猕猴桃产业化基地,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建成。

二是农民投资能力低。优质猕猴桃规范化生产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通常前3年在种苗、肥料、搭架材料和人工等方面每 667m2需投入4000元,其中架材架杆约需2500元。大多数农户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前期投入,难于大面积发展。

三是未形成规模效益。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基地面积为 866.7hm2,以家庭经营为主,总体规模偏小,布局较为分散,统一技术服务难度大,种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品质优劣不均,商品果率低。加之在日常管理中,技术指导和标准执行方面存在差异性,全县猕猴桃单产低,规模效益尚未显现。

四是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当地从事猕猴桃生产指导的技术人员较为匮乏,同时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实际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或年龄较大,难以准确掌握猕猴桃生产的关键技术,导致病虫害防治不到位,新技术推广运用难度大,标准化管理技术普及率低。

五是产业链不健全。城固猕猴桃产业从2009年才开始恢复发展,猕猴桃市场活动的主体是果品批发商与零售个体户,并以生产和销售鲜果为主,生产、收购、销售到加工的产业链还不完善,冷链贮运体系不健全,缺少精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影响了产业效益的充分发挥。

六是品种结构不合理。全县猕猴桃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 1∶4∶95,以“秦美”为主的晚熟老品种仍处于主导地位,占总面积的 90%以上。国内外市场上畅销的“徐香”“红阳”“黄金果”等新品种面积增长缓慢,产量小,产值低。

七是“早采早卖”现象屡禁不止。每年 7月中下旬,西南市场客商云集城固,争相包园订果,部分果农早采、早卖未成熟果,导致果品品质、果农收益均下降。

八是盲目滥用膨大剂。由于西南果品市场喜好大果,少数果农片面迎合市场需求,滥用俗称“大果灵”等膨大剂,且屡禁不止,导致猕猴桃果个猛增,成熟期提前,品质下降,贮藏时易发生腐烂。

三、对策

一是科学合理布局,打造现代园区。按照因地制宜、板块发展、规模经营的原则,重点在沿汉江河的柳林镇、沙河营镇、博望镇、三合镇、董家营镇、上元观镇,沿文川河的文川镇,沿湑水河的桔园镇、原公镇、五郎镇等 10个镇建设猕猴桃基地 0.67万 hm2,相当于猕猴桃生产强国新西兰一半的规模。坚持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合理进行土地置换和流转,确保集中连片发展。对现有的沙河营镇沙河营村、三合镇秦家坝村猕猴桃高接换种示范园,原公镇原公村、新原村猕猴桃标准化新建示范园,柳林镇古城村、董家营镇太平村猕猴桃低产改造示范园等,纳入市级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产业重点提升。

二是制定技术规范,统一标准建园。对于集中连片发展猕猴桃的区域,栽植前必须严格规划,制定技术方案,指导果农高标准建园,严格执行“六统一”标准。即统一规划,坚持适地适栽原则,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统一起垄,垄宽、高150cm×30cm,解决低洼排水问题;统一品种,注重早、中、晚熟合理搭配,重点发展中华系品种,6.7hm2(百亩)以内 1个品种,6.7hm2(百亩)以上2个品种;统一密度,全部按照2m×4m的株行距栽植;统一架材架型,推行大棚架,集中预制架材,立柱规格长、宽、高12cm×12cm ×260cm;统一管理,生产季节在田间开展现场指导,采用一致的栽培管理模式。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条。培育3~5个像汉中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那样的市级猕猴桃生产龙头企业,支持其抓好猕猴桃种苗培育、果园示范基地和包装、贮运及保鲜生产线建设,积极构建国际、国内营销网络,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规范猕猴桃协会、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把生产、加工、流通有机连接起来,增强市场开拓和抗风险能力。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服务产业。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积极探索适合发展需要的种植模式,建好标准化示范园。依托汉中猕猴桃试验站开展技术服务,大力培养本地专业技术人才,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种植水平。推行标准化生产,编制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指导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种植大户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带动猕猴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是注重招商引资,抓好项目建设。认真搞好猕猴桃产业发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通过招商或上级扶持促其尽快实施;根据各阶段产业发展实际和市场变化,及时研究筹划新项目,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对猕猴桃产业重点项目的督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六是培育名优品牌,打造对外名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检测监管能力,严格投入品管理制度,从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认真抓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注重品牌培育与宣传,努力提高城固猕猴桃的知名度,使之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陕西省城固县果业局(723200)

特约编辑:艾 华

何若梦,男,农艺师,从事猕猴桃、柑桔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E-mail:1632992710@qq.com

2015-07-14

猜你喜欢
城固县果业猕猴桃
摘猕猴桃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提取猕猴桃的DNA
城固县发展林下天麻之浅见
摘猕猴桃
城固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建议
城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城固县北部秦岭山区中药资源调查
山西:果业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