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宁洱县发展林下畜牧经济的思考

2015-01-23 11:44姚正芳云南省宁洱县畜牧工作站6651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宁洱土鸡畜牧

姚正芳 (云南省宁洱县畜牧工作站 665100)

对宁洱县发展林下畜牧经济的思考

姚正芳 (云南省宁洱县畜牧工作站 665100)

简述了发展林下畜牧经济的意义和宁洱县林下养殖发展现状,指出目前还存在基础条件差、发展规模小、饲养模式简单、管理水平低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发展林下畜牧经济的对策。

林下;畜禽养殖;现状;对策;宁洱县

林下畜牧经济是一项推动新农村建设, “绿山富民”的工程。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林业工程的实施,宁洱县的森林资源迅猛增加,林地面积达442.7万亩,其中森林面积达34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1%。另有草地面积246.198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4.8%。林下闲置的土地和空间不断增大,使得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显。倡导发展林下畜牧经济,把林地变为农民的 “钱箱子”,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 发展林下经济的重大意义

1.1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发展林下畜禽养殖,既可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又可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有效解决宁洱县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的难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山区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而带动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 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

积极探索和推广农林牧相结合的林下养殖模式,可以增加林区农民经济收入,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同时通过带动林下养殖大户、林下养殖企业和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3 提高综合效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下畜牧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发展林下养殖业,可以加速森林的新陈代谢,提高树木的生长和林分质量,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综合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4 解决畜禽养殖用地和粪污治理

发展林下畜禽养殖,提高林下土地利用水平,探索解决畜禽养殖用地;通过把合理的林下资源和环境容量作为发展的前提,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可有效解决规模养殖带来的粪污水污染问题。

1.5 提升畜产品质量

大力发展林下畜禽养殖,是通过生态化养殖、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建立产业链条中畜产品生产各环节质量控制联动机制,可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广大人民食品安全。

2 宁洱县林下畜禽养殖发展现状

2.1 林下养殖业初步形成

目前,全县林区散养土鸡养殖点达107个,散养生态鸡50多万羽;林下放牧养牛点78个,养牛4万多头;林下放牧养羊点46个,养羊3万多只。

2.2 林下畜禽养殖企业已成雏形

全县建有规模较大的林下养牛养羊企业1个,占有林地5000多亩,年养牛200头和养羊400只;创办山地鸡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有103户组成,养殖土鸡10万羽;建办散养土鸡企业2个,年养殖土鸡5万羽。

2.3 林下畜禽养殖规模户逐步形成

通过林下畜禽养殖企业的示范带动,加快了林下畜牧经济的发展,全县林下畜禽养殖规模户达436户,其中:年养肉牛50头以上的16户,40~49头的42户,30~39头的53户,10~29头的104户;年养羊100只以上的9户,50~99只的36户,20~49只的108户;年养土鸡10000羽以上的4户,5000~9999羽的8户,4000~4999羽的 13户,3000~3999羽的17户,1000~2999羽的26户。

3 存在的问题

3.1 规模总量不大,缺乏龙头带动

近年来,林畜林禽养殖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畜禽养殖规模较小,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成批成量的需求。

3.2 基础设施条件差

发展林下畜牧经济的林地大部分属于生态公益林,地形地貌复杂,主要集中在山区边远、偏僻的山地,这些地方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林下畜牧经济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3.3 群众认识理解有偏差

一是农户普遍认为林下养殖与普通养殖没什么两样,要求甚至还不如普通养殖;二是部分农户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认识不够,缺乏参与热情;三是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赔本,畏首畏尾,对发展林下畜牧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

3.4 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小,粗放经营比较普遍;二是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因缺乏行业协会组织,没有形成订单农业,各农户各自为主、自产自销,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管理技术水平不高,由于技能培训与服务指导跟不上,农户在养殖过程中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造成疫病发生率较高,致使养殖成本过大,经济效益不高。

3.5 资金不足

由于没有林下养殖专项资金扶持,农民在发展林下畜禽养殖之初就缺乏启动资金,在规模化经营的进程中更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在发展新模式、引进新品种、发展深加工等方面止步不前。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要成立林下畜牧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林地资源进行规划、管理和指导、协调与服务;二是要成立林下养殖技术小组,为养殖户提供畜牧养殖技术、疫病防控、饲草饲料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优质服务。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

通过整合扶贫项目、生态移民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和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等各类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完善林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林下畜牧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证。

4.3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从当前经验和市场前景看,宁洱县林下畜牧经济发展应重点推广以下两种模式。①林禽模式:即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圈养土鸡、鸭、鹅等禽类,在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投放60~100只。②林畜模式:即在林下放养或圈养猪牛、羊、兔等家畜,每亩可分别投放牛5头、肉羊10只、兔30只。

4.4 加大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生产素质

为农民定期组织开展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班,邀请农、林、牧等部门专家就一些林下畜牧经济关键技术进行现场授课、现场指导;指导和规范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引导农民走联合经营的路子,提高农民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经营技术及管理水平。

4.5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和当地政府投资,扶持和补助林下养殖户,对林下养殖示范户、龙头企业和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分别给予补助支持和资金奖励;鼓励和扶持一批林下养殖示范户和龙头企业,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农民解放思想、增强信心,致力于林下畜牧经济发展。

4.6 加大政策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发展林下畜牧经济的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畜牧经济的热情和积极性。

4.7 培育龙头,示范带动

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畜牧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进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 “公司+养殖小区+农户”产业化模式,提高林下养殖产业化组织程度,使林下畜牧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大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最大限度的实现林地增值、农民增收,走高效集约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宁洱土鸡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宁洱县10500人次皮肤病患者情况分析
山楂园套养土鸡模式的应用效果
普洱:春茶开采
宁洱县总工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土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