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2015-01-23 11:44李杏媛河北省唐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0630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源性无害化畜禽

李杏媛 (河北省唐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063000)

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李杏媛 (河北省唐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063000)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引发了大众对食品信任的危机。如何吃上安全放心的动物源性食品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就当前畜禽食品安全现状对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提出几点建议。

1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

1.1 病死畜禽的收购与销售猖獗

养殖业是个风险极大的行业。众多风险因素中,尤以疫病风险为最。由于受科学技术和疫病多样性的制约,畜禽一旦发生疫情或发病,就会导致大量死亡。当畜禽发病无法治愈或死亡时,养殖户又不愿掩埋或者采取其他的方式做出无害化处理,而是尽力将能销售出去的尽量销售出去,以努力减少损失。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暴利,铤而走险,将收购来的病死畜禽先行屠宰,将肉体病变不明显的,直接送到市场上销售,将其他肉体病变明显的或病变较轻的做成腊肉或香肠,批发到市场上销售[1]。

1.2 兽药、违禁品的滥用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使用不仅大大缩短了动物的饲养周期、降低了动物的死亡率,更促进了动物性产品产量的增长和生产成本的下降,但由于大量药物的不当或非法使用,造成动物体内过量的药物残留,影响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人体在食用后经过富集作用,过敏、畸形、癌症等[2]不良后果常有发生,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1.3 检测设备和手段的滞后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巨大进步,各相关部门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检测的资金投入,但这并不能满足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需要,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3]。目前大多数县区动物产品的常规检疫仍然只靠感官检查和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设备简陋,药物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验检测手段和仪器设备依然匮乏。

1.4 注水注胶肉频发

近年来随着肉品购销市场的不断扩大发展,经营渠道的不断增多,少数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生产和出售注水、注胶肉,水和胶体进入机体引起机体细胞膨胀破裂,蛋白质大量流失,肉质中的肌细胞内环境及酶生化系统受到破坏,使肉的尸僵、成熟等自然变化受阻从而降低了肉的品质,严重影响了肉品的卫生质量,加快了细菌的侵入和繁殖,造成了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人类如长期食用此类产品,将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4]。

2 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2.1 强化投入品监管,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

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不当使用,不仅影响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也影响了人类健康,规范兽药、饲料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加强养殖环节对投入品的监管力度是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本要素。严格执行国家休药期的规定,尽量降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从而在源头上杜绝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2.2 重拳出击,严惩不法行为

打击力度不够,对违法行为制裁不力,导致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过低,难以有效杜绝那些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屡禁不止的违法行为。加大违法惩治力度,既要广泛宣教法律法规政策,让人们知法懂法,进而不犯法;又要保持打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包括生产经营者、执法者不管谁犯法,都要依法从严从重惩处,对犯罪分子真正起到威慑作用。

2.3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检验体系

健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验体系势在必行,在原有的市、县级畜禽产品检验中心引进高端人才和仪器设备,完善检测体系,提高检验手段,加大科技投入,使其能够做到多品种、高精度、高速度检验的需求,同时要求大型生产企业完善检验设备与技术,提高自我检测手段。通过对畜禽产品生产者实施有效的监控措施,从源头上保证动物源性安全,从而促进我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2.4 加强畜禽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健全的畜禽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是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基础,国家应尽快组织各方力量,围绕动物源性食品的生产、产品质量、安全评价等因素,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标准。在体系标准建设方面应考虑标准的实用性,符合系统配套和贸易发展的真正需要。技术指标力求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5 强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

加大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养殖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病死动物尸体,一经发现有随意处置、加工、出售病死动物者,立即上报,严肃处理。充分发挥基层动物防疫员的作用,对其所辖范围实施不间断监管,对乱丢、乱抛病死动物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按 《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对乱丢、乱抛、随意处置、经营加工病死动物的养殖户进行严肃处理,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移交相关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切实加大监管力度,要定期进行巡查,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举报机制,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监督。

3 小结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与否,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也对国际贸易造成了影响。我们要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就要从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提高动物疫病诊断和检测技术,同时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国民自我保护意识等诸方面深入开展工作,才能实现将动物源性食品的危害降到最低的目标。

[1]王永利,孙学全,朱学荣,等.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现状、问题与建议[J].养殖与饲料,2010(12):82-85.

[2]何义刚,苏亮,胡宇莉,等.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3,3(2):29-32.

[3]赵洪秋,李丽华,刘彩霞,等.对加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0,5(30):15.

[4]王飒爽,陈永超,李文辉,等.注水肉的危害及检验方法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78-179.

猜你喜欢
源性无害化畜禽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