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的综合措施

2015-01-23 11:44殷礼仲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口蹄疫病原体传染病

殷礼仲

(云南省腾冲县腾越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679112)

浅谈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的综合措施

殷礼仲

(云南省腾冲县腾越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6791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以此同时,随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量的广泛增加,动物疾病的传播几率也随之增大,加之病畜的变异和毒力的增强,动物疫病时有发生和流行。比如,2004年流行 “高致病性禽流感”,2006年 “猪高热病”以及最近流行的小反刍兽疫。因此,如何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已成为当今兽医工作者急待探研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动物疫病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流行规律、致病因素和防疫措施等方面做一概述。

1 传播方式与传播途径

1.1 传播方式

1.1.1 垂直传播

主要包括下列几种途径:

(1)经胎盘传播:可经胎盘传播的疫病主要有猪瘟、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2)经产道传播:可经产道传播的主要疫病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盒疱疹病毒等。

(3)经卵传播:经卵传播的疫病多见于禽类。如禽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鸡沙门氏菌病等、

1.1.2 水平传播

(1)直接接触传播:易感动物交配、舔咬等方式直接传播。如狂犬病、布鲁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主要有以下传播途径:①经空气传播:空气散播主要是以飞沫核或尘埃。所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飞沫传播。此类病的发病率多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一般以冬春季常见。病的发生常与畜禽舍条件及拥挤有关。②经污染的饲料和水传播: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结核病等。因此,在防疫上应特别注意防止饲料和饮水的污染,防止饲料仓库、饲料加工厂、畜禽舍、水源、相关人员和用具的污染,并做好相应的防疫消毒卫生管理。③经污染的土壤传播:通过土壤传播的疫病主要有炭疽、破伤风、恶性水肿、猪丹毒等。因此,应特别注意患病动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体以及尸体的处理,防止病原体侵入土壤,以免形成难以清除的疫源地。④经活的媒介传播:主要传播媒介有节肢动物 (蠓、蚊、螨等)、野生动物 (鼠类、狼、吸血蝙蝠等)以及人类 (饲养员、兽医、外来人员等在工作中如不注意遵守防疫卫生制度,自身或者使用的工具消毒不严而传播病原体)。

1.2 传播途径

1.2.1 经呼吸道感染

大多数病毒性疫病经呼吸道感染。

1.2.2 经消化道感染

部分病毒性疫病和大多数菌性疫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

1.2.3 经其他途径感染

如泌尿生殖道 (肾棒状杆菌)、皮肤粘膜创伤 (包括生殖道、布鲁氏菌)、眼结膜 (传染性角膜炎)等。

2 流行规律与流行因素

2.1 流行规律

2.1.1 季节性

出现季节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季节对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响。不同季节其温、湿度和光照等情况也不同,因此,对病原体的影响也不同。

(2)季节对活的传播媒介的影响。夏秋炎热季节,蝇、蚊、虻类等吸血昆虫大量滋生,凡是能由它们传播的疫病都较易发生。如乙脑、马传贫等。

(3)季节对动物活动和抵抗力的影响。冬季舍饲期间,动物聚集拥挤,接触机会增多,如果舍内温度降低、光照不足、湿度增多、通风不良,常易发生由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2.1.2 周期性

经过一定时间 (常以数年计)后,由于免疫力逐渐消失,或新的一代出生以及引进外来的易感动物,使动物群体易感性再度增高,结果可能重新爆发流行。如口蹄疫。

2.2 致病因素

2.2.1 自然因素

季节变换、气候变化引起机体抵抗力的变动,如气喘病的隐性病猪,在寒冷潮湿的季节里病情恶化,咳嗽频繁,排除病原体增多,散播传染的机会增加。又如,洪水泛滥季节,地面粪尿被冲刷至河塘,造成水源污染,易引起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等的流行。

2.2.2 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不当、疫病易引发。比如饲养密度过大、饲料更换、转群并群、受寒受潮、频繁注射等因素都易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增加接触机会而诱使某些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圆环病毒病等暴发流行。

3 防疫措施

3.1 平时的预防措施

3.1.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机体抗病能力

做好厩舍及周围环境的消毒灭源工作,饲养密度要适中,畜禽不要太拥挤,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

3.1.2 预防接种

定期做好春、秋季的预防接种和补种工作,保证动物得到有效的免疫保护。

3.1.3 消灭传染源

贯彻执行国境检疫、交通检疫、市场检疫及屠宰检疫等各项工作,以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

3.1.4 防止外来病原的侵入

各地兽疫机构应调查研究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区对动物传染病的联防协作,有效地防止外来疫病的侵入。

3.2 发生疫病的扑灭措施

3.2.1 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一旦发现疫病应及时诊断和上报,并通知邻近单位做好预防工作。

3.2.2 隔离封锁

发现疫病及时隔离,对危害大的疫病如口蹄疫应采取紧急消毒、封锁等综合措施。

3.2.3 实施紧急免疫接种

患病动物相接触的健康动物及时进行免疫接种。

3.2.4 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

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污染的场地进行紧急消毒。

实践证明,只要做好平时的各项动物疫病预防工作,很多传染病的发生都可以避免,就是发生了传染病,也能及时得到控制。因此,要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猜你喜欢
口蹄疫病原体传染病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口蹄疫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