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羊快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2015-01-23 11:44杨绍义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芽胞梭菌病羊

杨绍义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畜牧兽医站 678205)

浅谈羊快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杨绍义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畜牧兽医站 678205)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在绵羊身上发生,病羊发病迅速,病程极短,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羊群的健康,通过分析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提出防治对策。

羊快疫;诊断;防治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在绵羊身上发生,病羊发病迅速,病程极短,最为显著的临床特征是真胃出血。腐败梭菌一般以芽胞体形式存在于自然界,进入羊消化道后多数不发病,但是遇到气候骤变、阴冷潮湿的季节,羊在寒冷、饥饿的情况下抵抗力降低,很容易发病[1]。羊快疫病发病迅猛,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羊群的健康,同时给羊养殖户带来重大的损失,本文将从羊快疫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对策角度进行解析。

1 发病原因

羊快疫的病原为腐败梭菌,革兰氏阳性的厌氧大杆菌,菌体正直,两端钝圆。在病羊死亡后对其脏器进行解剖发现,病羊的肝脏经过膜触片染色后镜检。通常能看到大量的长丝状无关节菌体。这一镜检特点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腐败梭菌能够在自然界产生芽胞,没有荚膜生成,羊在进食了被芽胞污染饲料和饮水后芽胞进入羊消化道,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病。当气候骤变、阴冷潮湿时,羊在寒冷、饥饿状态下,腐败梭菌芽胞会产生多种毒素导致发病。绵羊多发羊快疫病,病羊通常为6~18月龄。羊快疫病具有地方流行性,发病率约为15%左右,病死率高达90%以上。

2 临床症状

羊快疫病多因寒冷低温诱发,因此本病的多发季节为秋冬、春初的寒冷季节。此时由于气候骤变,天气降雨污染了羊饲料,或者羊食用了带有霜冻的饲料而诱发羊快疫病。病羊发病后可突然死亡,病程极短。病程较长的病羊精神抑郁,离群坐卧,或者有运动失调的现象。病羊有口吐带血泡沫症状,腹部胀满伴有腹痛;一些病羊在死亡前出现 “红眼”症状,这是由于结膜充血引起的。病羊有的体温高达41℃,有的体温仍属正常范围。病羊在发病后期会出现昏迷状态,全身器官衰竭。病羊死亡后需要立刻进行病理解剖,否则长时间搁置后会发生腐败,影响检查结果[2]。

3 剖检

病羊的胸腔有至少1000ml的积水(淡黄色),暴露在空气下会凝固。肺水肿、部分肺叶出血。心脏肿大,大血管内可见凝固的血条。肝脏肿大、黑红。胆囊肿大约两倍,有的发生破裂;真胃出血、粘膜坏死。

4 防治措施

4.1 春季早打预防针

羊快疫病具有地方流行性,因此每年春初都要及时在易感地区进行疫苗预防,注射 “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黑疫、羊猝疽”四联菌苗。注射剂量为射3~10ml,14d后获得免疫力,可产生8个月的免疫保护期。

4.2 加强放牧管理

秋冬季、初春气候寒冷且气候变化快,牧草返青迟且有霜冻,羊不仅吃不饱而且吃到有霜冻的牧草后容易诱发本病。因此,为避免羊发病,初春放牧不宜过早。不到腐败梭菌易繁殖的低洼潮湿草地放牧,尽量在地势高干燥的草地上放牧。

4.3 加强羊的饲养管理

尽量避免喂食苜蓿草或者露水草,雨天不要放牧。疫区羊群禁止饮用地沟水和污水、死水,减少细菌感染几率。为了增强牧草的吸水性避免羊出现腹泻,在放牧前可以先喂一些干草增强吸水性,或者在饮水中加盐或饮用100ml的10%石灰水,避免羊的胃肠发酵。

4.4 发现病羊后的紧急处理

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在发病初期可以通过磺胺类、抗菌素进行治疗。病羊死亡后将其尸体于干燥处深埋,决不可食用。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危及羊群则要对全群羊投服100ml的2%硫酸铜水,或100ml的10%生石灰水。如果在放牧之处发现病羊,这时需要立刻由原地放牧,改到地势高的干燥处放牧,干燥的牧草可以吸收水,改善肠道环境。在病羊发病后可以适当喂食抗菌素,同时配伍大黄苏打片,两者配合使用的疗效更好。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第4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56-157.

[2] 李文昌,赵海莲,李玉花,等.浅析羊快疫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2011(5):42-43.

[3]李宗文,任静,等.羊快疫的综合防治措施[J].农村科技,2012(10):49-50.

猜你喜欢
芽胞梭菌病羊
单细胞分析研究二氧化氯对杀蚊细菌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芽胞的影响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高压热杀菌技术灭活细菌芽胞机理研究进展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羊咳嗽怎么治
基于PubMLST数据库分析蜡样芽胞杆菌群的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