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追踪犬的训练及其在训练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2015-01-23 13:32刘凤义冯志雄梁钰超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迹线训导起点

刘凤义 冯志雄 梁钰超

一、受训犬的挑选是城市追踪犬训练的先决条件

受训犬的挑选是城市追踪犬训练的第一步,应挑选外观各部匀称、身体健康、体格健壮、6 ~18月龄之间、嗅觉灵敏的犬,而在犬的神经类型方面适宜选择较平衡的活泼型,过于兴奋和抑制的犬不适宜挑选。受训犬的衔取占有欲望较好即可,衔取欲望若太强烈,在训练过程中训导员较难平衡犬对物品和气味两者间的兴奋,从而影响犬的把线;衔取欲望若太弱,犬对中途、终点的奖励物品兴奋度不够,会影响犬追踪的动力。此外,犬的外抑制也不能强,否则难以适应城市环境。

二、犬的的科学训练是城市追踪犬训练成败的关键

(一)踏实做好犬前期能力的培养是城市追踪犬训练成功的基础

在初期的训练中,训导员主要完成的任务有四个,一是亲和关系的建立和巩固;二是犬低头嗅认能力的培养,在硬质地面使犬对“嗅嗅”口令产生联系,使之建立对嗅认气味的兴奋;三是犬追踪意识的培养,即让犬初步具有沿着气味迹线追踪的意识;四是短线追踪调整训练。这是城市追踪犬训练的基础,对城市追踪的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

1.亲和能力的培养主要把握“少时多次”、“适时出现”、“多诱因结合”的原则,时间要短,但又要多次的和犬建立亲和关系,在犬饥饿、恐惧、想要玩耍等有需求的时候出现并给予是高效的,在食物、安抚、玩具等诱因的多样化方面下功夫,也会提高亲和能力的质量。作为城市追踪犬,必须要让犬具有较强的城市环境适应能力,因此环境锻炼很重要。

2.在嗅认能力的培养时,训导员通常在硬质地面处以食物、物品新异刺激诱导,将食物或物品掩于地面、藏于手中或突然产生新异刺激,用手指向该点同时发出“嗅嗅”口令,犬会因为食欲、衔取欲、求知欲望而低头嗅认,给予食物或物品间接强化,直至犬听口令能主动迅速低头嗅认,在此基础上,逐步地让犬适应点、线、面、立体的嗅认,在点、线、面、立体的嗅认时,训导员可以在犬将要嗅认的区域附着上自己的气味,让犬逐步建立低头嗅认——闻到主人气味——得到奖励的条件反射。

3.追踪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培养犬沿着气味迹线追踪,也称之为追踪的点线过渡时期,通常是在地面上设定起点、中点、终点的形式。视犬的情况,在形式中采取附着气味、放置少量食物、物品的方法,利用犬对食物、物品的寻找占有欲望,从而产生沿着气味迹线追踪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使之对迹线气味产生兴奋,形成沿着迹线气味追踪的初步形式。通常是在硬质地面上布设一条10 米之内的主人气味短线,视犬的情况布设食物,终点布设物品,最终使犬兴奋而仔细地沿着迹线嗅到终点,得到强化从而形成沿着主人气味追踪就会得到奖励的条件反射。短线上的食物布设不宜太多太密,尽量布设在犬因没有耐心而放弃嗅认的地点,并稍微靠前,避免犬抬头。

(二)努力提高犬中期能力是城市追踪犬训练成功的保证

城市追踪犬训练到中期,是最关键的时期,大量的训练实例表明:中期的训练次数得以保证,方法得当,能够保证整个城市追踪犬训练的质量和进度。在训练的中期,要逐渐让犬适应主人气味中长距离迹线的追踪,具备中途、终点物品的发现、示警能力,具备转弯能力。

中长距离追踪的适应环节的训练是建立在犬在短线追踪能力基础上的,利用犬在短直线追踪充足的动力基础上延长迹线放置终点,使犬逐渐适应中长距离主人迹线的追踪。在此阶段要充分保持犬的动力,不要刻意要求犬的嗅认仔细度,防止犬长时间追不到终点而放弃产生不自信的心理状况,另外在犬到达终点时要加大强化力度,消除犬对追踪距离加长产生的抑制。

待犬能够兴奋地完成中长距离的直线追踪后,可以在迹线上布设弯角,然后根据犬的状态在进弯处、拐弯中途、出弯处合理放置食物,进弯布设食物会使犬在即将进弯道处速度放缓,弯道中的食物则可以对犬转弯的过程进行中途提示和奖励,出弯后的食物则是对犬转弯的整个过程进行强化。完成上述的训练后,可以结合平时的服从训练,训练卧下科目,在迹线上布设中途物品,在犬发现中途、终点物品后通过诱导、强迫(视犬情况和类型)辅助犬完成卧下的动作,给予食物、抚拍、口令(中途)和物品(终点)的强化,让犬兴奋地完成追踪的过程。

(三)科学巩固犬的后期能力是城市追踪犬训练成功的要求

城市追踪犬训练的后期是犬能力的提高时期,更是警犬训练贴近实战的关键时期,所以,科学巩固犬的后期能力是城市追踪犬训练成功的要求。后期的能力巩固主要包括嗅嗅源能力培养、他人迹线的起点搜索、突破、延时追踪能力的培养,环境复杂化的适应。

嗅嗅源的培养主要有两种形式,主动式的罐内嗅嗅源和被动式的握鼻嗅,和警犬鉴别科目的嗅嗅源一样,主要靠训练以外的时间利用食物、他人物品、新异刺激引起犬的嗅认,完成后给予奖励强化直至能够达到仔细嗅认他人气味的程度。在城市追踪科目里,嗅嗅源主要针对他人气味及迹线,因为犬通过长时间和主人接触,对主人气味记忆较深,在主人迹线阶段加入此科目会使犬因对主人气味太熟悉而影响嗅认嗅源的仔细程度,搜索、突破起点环节在此时间段加入也是同理。突破起点是建立在搜索起点的基础上的,没有搜索起点的持久和仔细就谈不上突破起点。在搜索起点的训练中可以在迹线的起点扩大地面的气味附着面积,在此区域内掩埋物品,使犬循序渐进地嗅认地面发现物品,从而使犬仔细、持久地嗅认起点,在突破起点上恰恰相反,可以缩小气味附着面积,在犬具备持久仔细的搜索起点能力后,让犬能够通过小面积气味快速发现起点和迹线,有利于犬突破起点的初期训练,最后逐步加大突破起点的难度,达到贴近实战的高度。

迹线的延时视犬的状态,从主人迹线时候就要进行由短时间延时到长时间,逐步训练犬对陈旧小气味的捕捉能力,也是犬迹线布设的一个可以控制难度的变量,因犬制宜,最终达到他人气味延时的实战现场条件。

三、注意、重视训练中的问题是保证城市追踪犬训练高效完成的难点

(一)注意、重视人的操作是提高城市追踪犬训练效率的前提

在训练中,训导员的操作要把握规范科学的原则,做到在前期口令多一些、手势多一些、步伐小一些碎一些、牵引带紧一些;中期口令要减少,手势要减少、步伐要不大不小,长绳要不松不紧不偏;后期要口令少暗示、手势少提示、步伐跟着犬发挥犬的自主性,长绳松一些。

城市追踪犬训练的始末都离不开迹线的布设,科学的迹线布设会让犬的训练效率有很大提高。迹线的布设其实就是气味的布设,迹线气味的大小在布线过程中受布线人的踩线轻重程度、踩线的宽窄和步幅的大小影响,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的犬,布线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刚开始训练搜索起点的布设就要大范围、密集的重气味,便于犬搜索到气味,突破起点的迹线布设却不需要大范围的重气味,因为会让犬不利于寻找起点后的迹线(从重气味处找轻气味有难度),再如转角的布设在不同时期也不一样,刚训练转弯,通线宽而密集的重气味会引起犬的重嗅,后期能力形成了这样的气味会让犬在拐弯处打转找线,因为从重气味的转角到轻气味的迹线有难度。物品的摆放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透彻地认识到训练规范的重要性。

(二)注意、重视犬状态的调整是提高城市追踪犬训练效率的要求

犬状态的调整伴随着训练的始终,是犬在训练中出现了预料外的不良联系的重要调整办法,也是保证犬能力逐渐提高的主要方法。犬调整方法根据犬在训练中出现问题原因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犬的个体差异有所不同,调节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大致分为犬追踪动力的调整、犬气味联系能力的调整,犬嗅认仔细程度的调整、犬把线能力的调整、犬对中途、终点物品兴奋度、反应状况的调整、犬转角自然程度的调整等、常使用的方法有加强体能、单点强化、短线强化、嗅嗅源强化、迹线及重踏点气味变化、物品、食物的合理针对性布设、规范合理训导员的操作等。

在犬出现问题需要调整状态时,训导员分析犬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对犬的观察采取合理有效的调整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如犬嗅认不仔细可能是由于迹线难度大,也可能是犬的耐力不足,或者是由于人为暗示使犬产生糊弄的心理等,那么就应该对症下药,采取降低迹线难度、多短线强化、消除人为的操作暗示等方法来改善犬嗅认不仔细的情况。再如犬晃线的问题,可能是由于迹线气味太小犬捕捉不住,也有可能是因为不良的布线习惯使犬认为能搜到中途物品或终点物品等,这时训导员要通过适当加大迹线气味,合理布设迹线等方法调整犬的状态,改善犬晃线的情况。犬的状态调整是灵活多变的,主要依靠训导员的经验、对犬的观察了解程度和对训练的认识深度等因素。因此,在训练中多积累,多观察、多交流,才能够对犬的状态调整掌握得更快、更好。

猜你喜欢
迹线训导起点
弧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区迹线视觉图像跟踪技术
黑子,对不起
六月·起点
浅谈追踪犬在实战训练中的能力培养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警犬守护春运路 每天工作12小时
寻血猎犬复合迹线气味追踪训练
疯狂迷宫大作战
新年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