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宁洱镇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2015-01-23 14:24陈世伟云南省宁洱县宁洱镇农业服务中心6651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宁洱畜牧业畜牧

陈世伟 (云南省宁洱县宁洱镇农业服务中心 665100)

浅析宁洱镇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陈世伟 (云南省宁洱县宁洱镇农业服务中心 665100)

为加快宁洱镇畜牧业发展步伐,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宁洱镇畜牧业发展现状,从长远角度谋划畜牧业发展轮廓,提出了畜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及对策措施。

畜牧业;问题;发展对策;宁洱县;宁洱镇

1 宁洱镇生产概况

1.1 宁洱镇基本情况

宁洱镇是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城乡结合的中心大镇。辖区面积483.7平方千米,全镇辖20个村民委员会、270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居委会、40个居民小组,全镇总人口73648人,其中:有农户12953户,农业人口46397人。耕地面积85385.03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84亩。2014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75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64元。

宁洱镇境内地貌纵横交错,海拔在800~2200米,年平均气温在19℃,降雨量在1450~2026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0小时,属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适宜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昆曼高速公路和弥宁公路穿境而过,为畜禽产品运输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区域优势。农户居住分散,具有优良养殖传统和较全面的养殖技术,为发展养殖业生产提供了天然的地理环境。

1.2 宁洱镇畜牧业发展现状

畜牧业是宁洱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由猪、牛、羊、禽四大类组成,畜牧业发展位居宁洱县之首。2014年,全镇畜牧业产值达1.86亿元,占全县5.94亿元的31.3%;肉类总产量2.89万吨,占全县的31.5%;禽蛋产量680吨,占全县2000吨的34%;肉猪出栏9.3万头,占全县28.5万头的32.6%;牛出栏0.29万头,占全县1.68万头的17.3%;黑山羊出栏0.44万只,占全县2.01万只的22%;家禽出栏35.2万羽,占全县108.1万羽的32.5%。快速的发展将推进宁洱镇畜牧产业向良种化、标准化和效益型方向发展。

1.3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3.1 畜牧业发展仍处在传统粗放的现状

宁洱镇畜牧业的养殖方式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而且饲养管理粗放,造成周转期长,效益意识差,规模养殖、科学养殖的比例很低,仅占饲养总量的10%、15%。

1.3.2 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由于周边动物疫情十分复杂,并随着商贸、旅游的增长,外来疫病的威胁增大,加之新的病原产生、变异增毒,牲畜及其产品的交易入境、长距离运输等,增加了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量大,每位防疫员要承担5000只牲畜的31次免疫注射工作,村级防疫人员待遇偏低,流失严重,队伍不稳,易造成免疫漏洞。

1.3.3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发展畜牧业所需的畜禽圈舍、牧草种植、品种改良、动物防疫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养殖户投入,没有更多的财政资金给予扶持,而仅靠农民人均纯收入9064元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所以,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发展畜牧业的瓶颈。

1.3.4 畜禽养殖结构不够合理

存在猪禽耗粮型畜牧业比重大于牛羊草食节粮型畜牧业,导致畜禽养殖不平衡,并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对自然生态畜禽养殖的产品十分青睐,形成猪鸡供过于求,牛羊供不应求。这样,由于畜禽结构比例失调,成为农民增收难的主要原因。

2 宁洱镇畜牧业发展对策

2.1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立足资源优势,稳定发展生猪,大力发展以牛、羊草食畜为主的节粮畜牧业,加快发展土鸡养殖业,着力推进现代畜牧业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畜产品安全、产业化经营和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等全面升级。

2.2 发展思路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按照 “二稳定、三加快、一突破”即稳定发展猪和禽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实现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建立健全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科技推广、畜牧综合执法、市场流通服务体系;着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进一步提升畜牧业产值,增加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和畜产品市场占有率,为推进高原特色畜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

2.3 发展目标

2.3.1 畜牧业产值

到2020年产值达2.88亿元,占全县发展目标9.2亿元的30%以上,年均递增9.2%。

2.3.2 畜产品产量

到2020年肉产量达1.4万吨,占全县发展目标4.5万吨的31%,年均递增9.4%。到2020年禽蛋产量1000吨,占全县发展目标3200吨的31%,年均递增9.8%。

2.3.3 畜禽出栏

畜禽结构趋向合理,到2020年,肉猪出栏达14.8万头,占全县发展目标45.2万头的32.7%,年均递增9.6%;牛出栏达0.41万头,占全县发展目标2.4万头的17%,年均递增5.1%;黑山羊出栏达0.76万只,占全县发展目标3.5万只的21.7%,年均递增10%;家禽出栏达49.6万羽,占全县发展目标150万羽的33%,年均递增7.1%。把宁洱镇建成全县重要的猪牛羊禽产业大镇。

2.4 主要对策与措施

为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推进全镇畜牧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做好和落实以下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

2.4.1 加强领导,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全镇畜牧业的发展,视畜牧业与烤烟产业等同重要,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抽调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成立畜牧业领导小组,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实行 “责、权、利、惩”工作机制,严格奖惩兑现。使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既加强责任心,又充分调动积极性,确保发展畜牧业的动物防疫、品种改良、饲料生产应用、科技培训等配套服务工作有效开展。

2.4.2 加强疫病防控,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认真推行 “统一组织、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防疫模式,普及推广生猪“321”免疫新技术,积极做好动物免疫、检疫、诊疗、监测等监督工作,建立和完善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保障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2.4.3 落实养殖保险和用地政策,调动养殖的积极性

认真落实能繁母猪保险政策,积极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政策,按照 《畜牧法》的规定,把发展畜禽养殖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解决。积极探索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与基本农田一并规划、配套建设的新模式,走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新路子。允许农户在自家宅基地周围改扩建畜禽圈舍,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应免去一切审批手续和费用。要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农民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发展规模养殖。

2.4.4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

镇党委、政府要把动物防疫、科技推广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此保障每年各项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畜牧项目资金扶持,对创办、建办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给予优先扶持。解决养殖场 (户)在建设畜禽厩舍、粪污无害化处理池、牧草种植、青贮氨化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中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此外,加强投资融资服务,建立畜牧业信用担保体系,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逐步降低担保门槛,放宽对净资产比例的要求,提高信用贷款额度,适时举办畜牧业银企合作活动,支持解决畜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2.4.5 合理调整养殖结构,推进畜禽生产协调发展

按照畜禽养殖资源条件,科学合理布局,坝区重点发展生猪、家禽、禽蛋,山区、半山区着重发展牛、羊和山地鸡,特别要搞好林下畜禽养殖,发展生态畜牧业。通过畜禽养殖结构调整,畜禽品种比例逐步趋向合理,由原来的猪78: 牛4: 羊8: 禽10调整为猪60: 牛10: 羊12: 鸡18。

2.4.6 积极招商引资,创办建办畜牧龙头企业

充分利用宁洱镇资源丰富和区位条件良好的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大中型畜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形成 “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的一体化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完善龙头企业与养殖场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 “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经营合作组织+养殖场户”等多种形式的畜牧产业化运作模式。从而加快宁洱镇畜牧产业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宁洱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宁洱县10500人次皮肤病患者情况分析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普洱:春茶开采
映像畜牧业
宁洱县总工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