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研究

2015-01-23 22:39赵怀利杨文波张国庆赵德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7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赵怀利 杨文波 张国庆 赵德权

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研究

赵怀利 杨文波 张国庆 赵德权

目的研究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X线透视下运用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手术操作, 评估椎体高度恢复情况, 骨水泥填充情况及止痛效果。结果本组25例患者术后X线片示患者术后骨折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骨水泥注入量增加;术后VAS评分结果优20例, 良4例, 可1例, 差0例,优良率96%。结论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止痛效果迅速、显著, 椎体高度恢复满意, 骨水泥弥散充分, 获得优良临床效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改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老年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骨科的高发病, 椎体压缩骨折是发生在骨质疏松人群中的最常见的骨折类型。椎体骨折可以导致持续数月的功能障碍性疼痛, 这种疼痛足以使患者丧失劳动力, 引发潜在的疾病。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 目前我国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大部分采用保守治疗方法, 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微创治疗技术,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尤为明显, 由于此技术具有创伤小、效果明显、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近年来在国内大医院已陆续开展, 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技术费用高, 限制其实际推广应用。作者根据临床试验, 运用改良PVP技术, 针对不同患者, 不同经济状况,采取了多手段联合应用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技术, 同样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男18例, 女7例, 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67岁。对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MRI检查, 患者为单纯椎体压缩, 骨质疏松表现, 无神经损伤症状。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位,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在X线下透视, 做水平位及矢状位定位, 标记椎体及椎弓根, 局部麻醉, 辅以地佐辛5 mg静脉推注,5 mg加入静脉滴注, 于标记点穿刺, 采用经双侧椎弓根穿刺, 每步操作必须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完成, 并使X线投照方向与椎体终板保持平行, 终板呈一线影;正位下两侧椎弓根的形状必须对称并与棘突的间距相同。将穿刺针针尖置于椎弓根影的外上象限。然后将C型臂X线机调至侧位, 钻入带芯穿刺针, 当侧位显示针尖到达椎体后壁时, 正位应显示针尖位于椎弓根影的内侧缘, 说明进针方向正确, 可继续钻2~3 mm后停止, 侧位显示其理想位置为椎体前3/4处, 由后上向前下倾斜。连接注射装置, 通过C型臂X线机监视, 将处于拉丝期的骨水泥注入椎体, C型臂X线机监视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填充情况, 骨水泥将到椎体后缘处停止灌注, 注射完成后在骨水泥完全凝固前取出手术器械。

1.2.2 技术改良 ①对于新鲜的骨折, 作者采取了辅以手法复位的方法使椎体高度最大限度获得初始恢复。②在椎体穿刺时对于骨质疏松较重的病椎给予5°的微调撬拨, 创造出一个人工间隙并在注射前利用推杆夯实, 进一步扩大空间, 减少了骨水泥注射的压力, 为注射带来明显的优势和安全性。③分段注入法。传统注射骨水泥, 是等到拉丝期再行注射, 这样安全, 但往往弥散不足。作者在骨水泥拉丝期, 给予小量提前一个时间段注入, 能使骨水泥弥散更充分, 同时增加了骨水泥的注入量, 减少了远期椎体高度的丢失。④入院给予超前镇痛和系统的围术期抗骨质疏松治疗, 这些都是成功的关键。

1.2.3 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1~2 d, 腰围保护下1~2 d后均可下地活动, 住院3~7 d, 平均住院5 d。常规提供系统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骨水泥注入量。②手术前、后骨折椎体高度恢复情况。③手术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标准:优(0~1分):患者无痛或轻微疼痛。良(2~3分):患者感到轻度疼痛, 对日常生活无影响。可(4~6分):感到疼痛, 尚能忍受, 影响睡眠。差(7~10分):患者伴有强烈疼痛,疼痛难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 结果

本组25例患者术后X线片示患者术后骨折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常规方法骨水泥注入量为4 ml, 加大注入量即会出现不同程度骨水泥渗漏情况, 运用改良后方法骨水泥注入量可安全增加至5~6 ml。术后VAS评分结果优20例,良4例, 可1例, 差0例, 优良率96%。

3 讨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疗效已获得的了广泛的认可。在病椎高度恢复, 远期病椎高度丢失及渗漏等并发症方面是现在关注的焦点。应用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OVCF方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预期治疗效果, 在椎体高度恢复, 骨水泥灌注量, 术后止痛效果方面改善显著。目前对于椎体成形术后病椎高度丢失的机制存在各种观点, 部分学者认为椎体内骨水泥灌注低是主要原因[1], 也有认为是骨质疏松导致骨吸收及骨小梁塌陷造成[2]。作者提出的在椎体穿刺时对于骨质疏松较重的给予大约5°的微调, 创造出一个人工间隙, 在注射前利用推杆夯实等方法来增大充填空间, 减少骨水泥注射的压力, 使骨水泥灌注更充分, 渗漏率更低。分段注入法使骨水泥弥散更好, 明显增加了骨水泥的注入量。围术期系统的围术期抗骨质疏松,可减少骨吸收和骨小梁塌陷。

综上所述, 作者提出的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技术, 弥补了骨水泥灌注不足的问题及通过对骨质疏松症的积极治疗, 克服椎体成形术后病椎高度的丢失, 疼痛症状缓解, 在治疗OVCF方面效果显著, 较常规手术在椎体高度恢复、骨水泥量、术后止痛效果方面有显著优势, 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Chen YJ, Chen WH, Chen HT, et al. Repeat needle insertion in vertebroplasty to prevent re-collapse of the treated vertebrae. Eur J Radiol,2012,81(3):558-561.

[2]Kishikawa Y. Initial non-weight-bearing therapy is important for preventing vertebral body collaps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linical vertebral fractures. Int J Gen Med,2012(5):373-38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021

2014-12-04]

158300 密山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内眦“Z”形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