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冬季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2015-01-23 11:44吴炳秀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农业综合服务站6744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雏鸡鸡舍传染性

吴炳秀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674400)

浅谈冬季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吴炳秀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674400)

冬季气温低、风大、气候寒冷,而雏鸡在育雏阶段抗寒抗病能力差,饲养管理稍有不当容易引起雏鸡生病,甚至大量死亡,因此,为了确保雏鸡的饲养环境良好,管理更加科学,安全、平稳的度过严寒冬季,本文从雏鸡的保温和通风换气、保持光照、饲养密度、饮水控制、断啄、转群、防疫、驱虫、环境卫生消毒等方面入手,对如何做好冬季雏鸡饲养管理进行了总结。

雏鸡;饲养;冬季管理;技术措施

1 保温和通风换气

建立封闭式鸡舍,不留漏风口和贼风口,注意留好通风排气孔,便于二氧化碳、氨气等气体的排出和氧气的吸收,还要搞好壁炉、火炉、保温灯、保温床等供暖设备的准备与安装。冬季到来后,要把门窗用草帘或塑料布进行遮围,夜间要注意在窗口与门口挂上厚草帘,以利于保温。冬季鸡舍密闭较严,鸡舍内有大量的有害气体产生,如忽视通风可以诱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炎、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等。所以对于冬季雏鸡的饲养管理来说,保温与通风同等重要,可以在舍内适当放置一些木炭,用来吸附有害气体。当冬季舍外温度下降到-5℃以下时,鸡舍的通风就应当完全以换气为主保证最小通风量,舍内以不闷为宜,每天应适当打开天窗换气或设置排风机进行通风。

2 保持光照

适度合理的光照不仅可以促进雏鸡的活动,还便于采食、饮水和取暖,促进鸡的性早熟和生长发育,光照时间过短,将延迟性成熟,因此,要严格控制好光照时间,光照时间为1~3日龄全天光照; 4~5日龄光照15~20h/d; 6~9日龄光照 16~18h/d; 10~14 日龄光照 14~16h/d; 15~28 日龄光照12~14h/d; 28~42 日龄光照 8~10h/d; 光照强度一般用 15~25W灯泡,灯高离地2m,灯距3m。在光照管理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一是光照时间过短,不考虑雏鸡机体光照需要。二是长期给予长时间光照,不仅影响雏鸡的休息和睡眠,使雏鸡疲劳,而且降低了雏鸡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3 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重要条件,因为密度与育雏舍内的空气、湿度、卫生以及恶癖的发生都有直接关系,雏鸡饲养密度大时,育雏舍内空气污浊,氨味大;湿度高,卫生环境差,吃食拥挤;抢水抢料,饥饱不均,残次雏鸡增多,恶癖严重,容易发病。雏鸡饲养密度小时,对雏鸡生长发育有利,但不利于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劳力的合理使用,每只鸡的饲养成本也相应增加,成本高不经济,所以雏鸡饲养密度也不是愈小愈好。一般情况是每平方米第一周30只,第二周25只,第三周20只,第四周15只,五、六周时10只左右。另外,对于房舍结构合理,窗户面积较大,通风状况良好,有动力通风设备的鸡舍,饲养密度可以大些;采用笼养方式育雏,饲养密度应该大些,网上平养次之,地面平养密度则为最小。

4 饮水控制

雏鸡体内的水分含量约占60~70%,它存在于鸡体的所有细胞内。因脱水或排泄损失10%的水分就会引起机能失调,损失20%的水分会引起死亡。水对所有的生理过程,如消化、新陈代谢和呼吸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雏鸡1周后如果用水槽,每只鸡要有1.8cm的饮水空间。饮水器的摆放,应使鸡在不超过2.5m的范围内能找到饮水,饮水器高度应保持在鸡背高度。鸡的饮水量一般是饲料的1.5~2.5倍,温度越高,饮水量越大。雏鸡入舍1~2h后,用足够的饮水器开始供饮水。第一天饮水中可加5%葡萄糖或白糖,0.1%的维生素C。第二天饮水中加0.01%高锰酸钾或复合维生素B溶液。1~2周龄内的雏鸡要禁止饮用凉水,要求水温18~20℃。饮水时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水质应清洁,要定时更换。二是防止把垫料弄湿,方法是在饮水器底下放置2块砖,雏鸡饮水时自口流下来的水掉在砖头上,这样能保持饮水器下垫料的干燥。三是禁止使用水盆,以免雏鸡被淹死。四是防止给水时雏鸡因缺水而抢水喝,弄湿羽毛,寒冷打颤,扎堆,踩踏,从而造成死亡损失。

5 断喙

断啄具有防止饲料浪费和防止啄肛的作用,但在鸡群受到应激时不要,刚接种过疫苗或在发生疾病的鸡群,一定要等到鸡群恢复正常才能进行,因为断啄本身对鸡群是一个不小的应激。断啄的最佳时间为雏鸡体重达到85~92g,约为6~7日龄为效果最好。反之,雏鸡过大,则止血困难,操作难度大,应激也大;雏鸡个体过小,易造成死亡。断啄方法可利用热刀片对鸡啄连切带烙,断啄长度为上啄断去1/2,下啄断去1/3(自鼻孔至啄端)。断啄时待刀片烧至褐红色,用手握住雏鸡,大拇指顶住雏鸡头部后侧,食指抵住雏鸡的下颌并轻压咽部,使雏鸡头部不能左右摇摆,同时使鸡缩舌。

6 转群

当雏鸡满45d后,就要转入育成舍进行集中喂养,由于冬天育雏舍与育成舍温度有很大差异,因此,草率的转群会对雏鸡造成应激,引起应激反应,甚至引发大肠杆菌病、应激性腹泻、流感等疾病的发生。因此,合理的转群要在转群前首先对育成舍进行清扫、冲洗,然后用高锰酸钾或氢氧化钠进行彻底消毒,保持育成舍与育雏舍温度一致后方可转群。特别是冬天,转群前后保持合适稳定的温度对于预防雏鸡发病和抗应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转群时间上,冬季转群应在较温暖的午后进行,避开低温雨雪天气和大风天气。另外,从育雏舍到育成舍饲料的更换不能太突然,需有一个逐渐增加的过渡时期。当雏鸡发生应激反应时,可在1kg饲料中添加10mg的维生素k制剂,连用1周,能有效地缓解应激。

7 免疫预防

要重视对新城疫、禽流感、马立克氏、禽霍乱、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疾病的防疫,结合各地区疾病流行规律,在做好基础免疫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地区流行病的免疫预防注射工作。免疫方式可应用皮下或肌肉注射、饮水、刺种、点眼、滴鼻等方式。具体免疫程序为出壳24h内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3~7日龄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H120)二联苗;饮水及滴鼻点眼;8~10日龄接种禽流感 (H5+H9);12~15日龄接种IBD弱毒苗;14~28日龄接种IBD中等毒力苗;17~20日龄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H120)二联苗;21~30日龄接种鸡痘、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30~45日龄接种新城疫 (LaSoto)同时肌注禽流感苗 (H5+H9)。由于雏鸡抵抗力差,为了保证免疫质量,首次免疫应采用个体免疫的方法,二次免疫或以后免疫可采用群体免疫方法。

8 疾病预防及驱虫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先要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雏鸡的饮水,进行胃肠道的消毒。育雏前期雏鸡较易发生沙门氏杆菌病,可采取每千克水加环丙沙星0.10~0.30g,连饮3~5d预防。鸡白痢是造成雏鸡死亡的首要因素,在3周龄以前的饲料中应添加抗菌药物,可在饲料中添加0.2%的土霉素和0.04%的痢特灵,以预防白痢病的发生。球虫病是育雏期间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5日龄后就应该预防球虫病,尤其在饲养密度大、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必须用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30~60ppm(百万分之一)的氯苯胍或氨丙啉等药物。治球虫病药物在使用1~2年后要更换一次新药,以防产生耐药性。预防雏鸡绦虫病可在饲料中添加环保型添加剂,在流行季节里饲料中添加环丙氨嗪 (一般按5g/吨全价饲料),可有效预防绦虫病。

9 环境消毒

冬季气温低、风大,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全面做好鸡舍内外环境卫生消毒、饮水管道消毒、器皿器具消毒非常有必要。消毒时鸡舍每天坚持带鸡消毒,料盘、饮水器要根据情况进行定期清洗消毒,送料车和拉粪车每个周清洗消毒一次,饮水管每月至少用高锰酸钾消毒一次,舍外环境可使用生石灰或氢氧化钠进行定期消毒,清除的鸡粪可集中堆积后经发酵池发酵处理,一部分可用作庄稼或蔬菜的施肥。

10 其他管理

10.1 分群管理

随着雏鸡的日龄和生长速度,不断需要调整饲养密度,并按照体重差异进行合理分群。分群时把发育良好、体格强健、羽毛光滑、颜色润泽、精神活泼、体重大小无差异的雏鸡一同饲养。把羽毛蓬松、精神萎靡、食欲较差、体格较弱雏鸡单独进行喂养,并给予较高的营养物质,补充矿物质,添加多种维生素,有效调整较弱雏鸡群到健康水平。

10.2 粪便清理

要及时清理鸡舍内网格、木块、竹条上的粪便,保持圈舍环境的清洁卫生,鸡舍的地面垫料要勤换,一个周左右开始清粪第一次,以后每隔5d清粪一次。冬季如果气温低、粪便气味不大、饲养密度不高则可一个周进行一次清粪工作,反之则4~5d进行一次清理,清粪后先用清水冲洗地面,待地面无粪便遗落后再用火碱水拖地,最后用消毒药喷雾。

吴炳秀 (1974-),女,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人,大学本科,中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雏鸡鸡舍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别请狐狸建鸡舍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鸡舍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