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鸡冬季高发病成因及防治

2015-01-23 11:44龙宗恒广西百色凌云县玉洪乡水产畜牧兽医站533108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鸡场养鸡雏鸡

龙宗恒 (广西百色凌云县玉洪乡水产畜牧兽医站 533108)

浅谈鸡冬季高发病成因及防治

龙宗恒 (广西百色凌云县玉洪乡水产畜牧兽医站 533108)

冬季鸡病以呼吸性疾病为主,现代规模化、密集型饲养方式加大了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几率。针对几种冬季高发病的致病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最大化减少发病,坚持以防为主;推广当前较为实用、高效的防治方法,以对症处方提高了防治效果,保障了规模化鸡场冬季养鸡的经济效益。

冬季;规模化鸡场;呼吸道疾病;致病因素;防控对策;综合治疗

1 冬季鸡的几种重点高发病介绍

据国内多家规模化鸡场发病情况调查发现,有多种鸡病与季节有密切联系。其中,冬季最高发 (较集中发病)的是鸡支原体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支)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传喉)、鸡流感等,其明显特征就是伴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统称为呼吸性综合症,其中以慢性呼吸道疾病居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冬季昼夜温差波动幅度较大、外界环境适宜病毒繁衍滋生、日常管理有所松懈而造成。

2 主要致病因素及防控对策

2.1 低温及不良环境应激

(1)当室温低于15℃以下,家禽的正常代谢机能会受到干扰,其消化吸收能力及生长发育速度不同程度抑制,特别是30日龄以内雏鸡对低温异常敏感,产生明显不适,诱导各种常见病呈高发态势。

对策:雏鸡舍以空调或暖气等供暖设备人为控温28~30℃,育成鸡舍恒温22~25℃,利于鸡群发挥最佳生长、繁殖潜能,抗病力也相应增强。

(2)早晚鸡舍内温差波动较大,中、大鸡的消化力、饮食欲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30日龄以内雏鸡对温度波动极为敏感,若短时间内温度波动超过5~7℃,即可诱发疾病。

对策:分早、中、晚几个时间段定期检查鸡舍内温度计,早、晚注意升温、保温,中午要注意因鸡群自体产热升温,须打开背风向门窗通风 (必要时应打开风扇纵向吹风,避免直吹鸡群,风速慢而均匀),尽量保持育成鸡舍温度波动不超过3~5℃,雏鸡舍仅限于1~2℃,这样造成的危害最小。

(3)现代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模式下,冬季以病毒为主的致病原容易经被污染的空气、饮食源,以及各种可携源的中间媒介物 (昆虫、野禽、其它家畜禽等)等在种群内迅速散播疫病,加之天冷人疏懒,必要的生物安全防范、环境卫生治理、均衡饮食供应、防治寄生虫等措施落实不到位,于是导致疫病高发。

对策:规模化鸡场冬季养鸡,单位面积上的放养密度可比夏季适当放大,但要适可而止,还要严格执行本场既定的各项生物安全防范措施,提高饲管人员的管理水平,抓好卫生、防疫消毒、科学喂养,净化鸡场疫源、增强群体体质、提高整体抗病力。

(4)冬季关闭鸡舍门窗保温,未协调好 “通风换气、排湿、灭源”几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阴冷、潮湿环境利于病毒繁殖,另一方面粪污清理不及时,通风换气不及时,高密度饲养条件下鸡群体产热、促使暂时升温,湿热环境又利于致病菌、寄生虫繁衍,再则蓄积的粪尿等有机物发酵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氨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鸡舍内有害气体、病原微生物超标,自然诱发各种疾病,其中最常见、最致命的就是呼吸道疾病。

对策: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尿、积水、被污染垫料等,消除这些消毒抑制因子后再行消毒,切实提高消毒灭源效果,抑杀养殖环境中多量的病原微生物;饲管员随时检查舍内温、湿度及空气质量, “保温、通风、排湿”几项工作齐抓共管,确保温度、湿度 (相对湿度65~70%)适宜,鸡舍内无刺鼻异味,空气质量良好。

2.2 饲管缺陷

2.2.1 饲料营养搭配不当

冬季养鸡对主要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盐分等有严格的要求,长期缺乏或比例失调,即会导致机体生理代谢紊乱,随之发生疾病。

对策:必须以国家规定的饲养标准为依据,结合本场饲养实践总结,饲料源种类要多,能量、蛋白质饲料均在3种以上,将上述必须的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搭配,发挥好营养之间的互补作用,全面满足鸡当前的营养需求。

2.2.2 饲喂方式不当

育成肉仔鸡食欲旺盛,任其暴饮暴食,或是群体饮水、饲料供应不足,不定时定量等,就会导致鸡群体质下降、抗病力下降;勉强投喂已过保质期、发生霉变、可能被污染的饲料;冬季养鸡不可避免有病死现象,一有疫情动态立即滥用药物,特别是抗菌素,损伤鸡的免疫脏器、摧毁自身免疫机能。

对策:冬季养鸡给水、给料要均匀,不可缺、不可过,坚持勤添、多次喂,每次喂料以料槽内不剩料、8~9成饱为宜,日间喂3~4次,夜间 (18∶00以后)补喂1次;妥善管理饮水、饲料源,确保不变质、无污染;冬季药物保健预防尽量不用抗菌素,建议使用复方黄芪多糖散 (含黄芪多糖、青蒿素、板蓝根、氟苯尼考、增效因子等),对鸡的保护作用较好、毒副作用较小,能全面兼顾抗病毒、抗菌、强免疫力,是当前首选的鸡病防治药物。另外,还要重视合理投喂维生素 (VA、VC、VE、VB2)、 矿微 (电解多维) 等, 在疫情动态流行期、治疗康复期酌情使用,可以增强抗应激能力、增进免疫力、提高防治效果。

3 治疗

3.1 总治则

鸡冬季疫病以急性或慢性呼吸道疾病为主,普遍并发或继发其它感染,所以在诊断上有一定难度,视诊症状表现及用药治疗方法上往往大同小异,准确鉴别诊断仅为确定最敏感药物提供依据。因此,冬季 “鸡支原体病、鸡传支、鸡传喉、鸡流感”等几种高发病,其治则必须有全面兼顾性,要坚持 “抗病毒+抗菌 (控制继发感染)+对症控制 (止咳平喘、解毒利尿、调节代谢紊乱等)”。

3.2 综合治疗方法

3.2.1 重症不食病例

肌注氟苯尼考或替米考星注射液 (0.1~0.2ml/kg),1剂/d,连注3d;治疗期间可灌服 “10%葡萄糖液+高纯黄芪多糖颗粒+盐酸多西环素 (或新霉素、硫酸粘杆菌素)”,混饮,2~3剂/d,连喂3d。实践中本处方对鸡呼吸道症状缓解较快,食欲恢复也较快,综合治愈率95%以上。

3.2.2 整群防治

推荐直接使用复方黄芪多糖散 (主要成分含黄芪多糖、青蒿素、板蓝根、鱼腥草提取物、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增效因子等),四川缔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按1g/kg拌料投喂,2剂/d,连喂5~7d;同时混饮 “葡萄糖+复方电解多维(含电解质及多种维生素)”,2~3次/d,连喂5~7d。临床实践验证,本方具有普适性,四季皆宜,广谱、高效,全面兼顾了 “抗病毒、抗菌、强免疫”,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和耐药性,可作为鸡场首选、常备药物,酌情加减应用于四季禽病保健预防与治疗,其防治效果值得称道。

龙宗恒 (1978.9-),男,大专,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治。

猜你喜欢
鸡场养鸡雏鸡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乾元浩杯”全国优秀青年鸡场海选公益活动河南站启动
食醋可防鸡病
广东黄羽肉鸡鸡苗报价(种鸡场平均卖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