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禽药的合理使用方法

2015-01-23 11:44黄秋英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禽类家禽耐药性

黄秋英

(福建省建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354200)

浅谈禽药的合理使用方法

黄秋英

(福建省建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354200)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禽产品与活禽流通加快,禽病的危害也日益复杂、严重。为了减少疾病给养禽业带来的损失,维护家禽健康、改善家禽生产性能、提高饲料报酬,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家禽疾病是维系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禽类有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生理、生化特性。为此家禽用药除了要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正确诊断疾病、合理用药外,还要注意由于家禽本身的一些生理特点,如个体小、消化道短、食物通过较快、无汗腺、不会呕吐和不会咳嗽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药物的防治效果,减少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 家禽药物防治的误区

1.1 防病意识淡薄

有些养禽户防病意识淡薄,不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和不重视疫苗的预防接种,而是家禽发病后才用药或不按养殖实际合理用药,结果严重影响了药物防治效果的正常发挥和科学评价。

1.2 滥用药物

禽发病后,不经有经验的兽医诊断,仅凭感觉和药品广告,自己随意选购和使用药物。造成盲目滥用药物的误区。

1.3 药物剂量的误区

最常见的是用药剂量过大和使用剂量不足。部分养禽户认为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因而任意加大用药剂量,结果造成用药成本增加,并易出现耐药性,药物蓄积、残留甚至中毒。例如,家禽的磺胺药中毒、抗球虫药中毒等均常有报道。

1.4 用药疗程不当

使用任何一种药物都需要一定的疗程。但很多养殖户 (场)在用药时见好就收或用药1~2次没有明显好转就换药。由于疗程短,机体已受损伤组织的修复有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因此治疗往往不彻底,造成疾病复发或加重。

1.5 给药方法不当

家禽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以及药品均具有其特殊性,因而在使用方法上不能照搬家畜和人的用药方法。如:青霉素钾兑水后作自由饮服,因为青霉素水溶液的稳定性较差,在pH值大于6.5时存放2h即失效。

1.6 配伍不合理

一些养殖户对兽药知识了解甚少,总认为临床用药越多越有利于疾病的控制。一旦发生疾病,单纯从单一药物的作用考虑后随意配合,结果往往要么是疗效下降或无效 (如青霉素与磺胺,土霉素与链霉素),要么是毒性增大 (如盐霉素与莫能菌素,庆大霉素与碳酸氢钠合用等)。

2 家禽药物防治误区的危害

2.1 耐药性

耐药性也称抗药性,是指某些药物在连续反复应用后,病原微生物对其敏感性降低。给药量不足或长期使用一、二种药物,会使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细菌、霉形体产生耐药性。耐药性菌株的形成和增加,使许多常用药物的疗效降低或失效,从而导致各种药物临床使用寿命越来越低,可供选择的药物越来越少。

2.2 二重感染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菌药,往往使家禽体内敏感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受到抑制或杀灭,使菌群的正常平衡受到破坏,导致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乘机生长繁殖产生 “二重感染”,使本来容易治疗的疾病复杂化,变得难以治疗。

2.3 疗效下降或消失

不同性质的药物配伍使用时,由于联合应用拮抗或使药物减效的药物,可导致药物疗效下降或消失。

2.4 不良反应

药物在治疗家禽疾病的同时,也会给家禽带来一些毒副作用,尤其是不合理用药时表现得更为明显。家禽的药物性肝损害和代谢紊乱问题日渐严重。

2.5 药物残留

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同,在家禽或禽产品上市前要制定 “禁药期” (亦称 “休药期”)。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药物可造成药物在家禽体内和禽产品中的滞留与蓄积,导致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量增高,动物性产品被人食用后,可直接危害到人的健康。

3 禽类生理特点与用药的关系

(1)禽类的肾小球结构较哺乳动物简单,有效滤过面积小,故对肌肉注射后经肾排泄的链霉素非常敏感,肌肉注射链霉素易造成家禽休克,甚至死亡,可以选用小剂量的庆大霉素。

(2)禽类体表羽毛密集,杀灭体外寄生虫,不便使用膏剂、糊剂药物,应利用禽类的清洁习性在细砂中掺入适当浓度的杀虫粉。禽类不会咳嗽,患慢性呼吸道疾病时,使用镇咳药不仅无效,也不利于呼吸道粘液的排除,应采用对症疗法,可选用祛痰药如氯化铵可缓解气管粘膜炎症反应。禽类不会呕吐,禽类内服药物或其他毒物产生中毒时,不能使用催吐药如硫酸铜、去水吗啡等排除毒物,而应采用嗉囊切开术,及时除去未被吸收的毒物。

(3)禽类具有独特的气囊,气雾给药可获得较好疗效。禽类无汗腺,使用解热镇痛药来解救热应激效果不理想,所以应加强物理降温措施,也可在日粮或饮水中添加小苏打、氯化钾、VC、杆菌肽锌等药物。

(4)禽类缺乏味觉、嗅觉或功能极差,不会区别盐粒和砂粒常错误地挑食饲料中的食盐粒,过量摄入后刺激肠粘膜引起泻痢,使机体脱水,血液浓缩。所以,在饲料中添加氯化钠、乳酸钠、碳酸钠等,一定要注意其粒度大小,且要注意混合均匀并严格控制添加剂量。由于不能刺激味觉感受器,达不到反射性健胃作用,家禽消化不良时不宜使用苦味健胃药,而应选用芳香性健胃药如大蒜和助消化药如稀盐酸。

(5)禽类对磺胺类药物的平均吸收率较其他动物高,当药量偏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家禽特别是外来纯种禽或雏禽会产生很强的毒性反应,表现为雏禽脾脏肿大、出血、梗死,成禽食欲下降、产蛋下降、蛋壳变薄、蛋破损率和软蛋率增加。

4 家禽合理用药方法

(1)经问诊和临床症状,先搞清病因,然后有针对性对症下药。有条件的应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最有效药物、最佳方案治疗。

(2)用药要适量。用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效果,过大易产生毒性反应,增加医疗费支出,有的能加大肉蛋中药残。病情严重时,首次或第一天可适当增加用量,待2~3d后用维持量。

(3)禽用药多数用饮水方式给药。将药物加入水中饮用,需考虑若药物溶解度低可均匀拌入饲料给药。药物溶解度大可掺入饮水供药。经饮水给药,应在给药前2~3h断水,在夏季,饮水给药的浓度可为拌料量的50%。

(4)在给家禽预防或治疗时,用药应交替或间隔使用,但一定要按疗程进行给药,尽可能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尤其是抗生素类。

(5)适当停药。对毒性强的药物需特别小心,以防家禽中毒。为防禽肉、蛋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应适当有停药期。特别在出售或屠宰前应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的休药期进行停药。

(6)在使用疫苗进行免疫前后要根据接种疫苗的种类停用抗病毒药或抗菌类药物,以期减少药物对疫苗的干扰,影响免疫抗体的产生。

猜你喜欢
禽类家禽耐药性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