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2010—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2015-01-23 05:44田景芝时双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0期
关键词:性传播法定总数

田景芝,时双平

贵州省黄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黄平 556100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界施秉县,南接台江县、凯里市,西连黔南州瓮安县、福泉市,北邻遵义地区余庆县。距省城贵阳196 km,州府凯里54 km。总面积1 667.8 km2。共辖14个乡镇,居住有苗、汉、侗、革等23个民族,人口34.74万,其中少数民族占61.74%,苗族占54.69%。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就2010—201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疫情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原于《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其中2010年人口采用该系统的户籍总人口数,2011—2014年采用常住人口数。

1.2 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控制

为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黄平县各级医疗单位均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的传染病诊断行业标准进行诊断,并及时进行网络报告。为避免网络数据存在重报、错报、漏报等现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管理员每天均对网络上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订正、查重和删重。各级医疗单位防保人员每旬均进行漏报调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及时对各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督查。

1.3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黄平县2010—2014年报告的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表1 2010—2014年黄平县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统计表

表2 黄平县2010—2014年各类传染病发病构成情况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10—2014年共报告24种,累计报告4565例,年报告平均发病率为335.08/10万,累计死亡41例,年报告平均死亡率为3.01/10万;乙类传染病报告数和死亡数分别为3180例和40例,丙类传染病报告数和死亡数分别为1355例和1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见表1。

2.2 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010—2014年黄平县法定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1893例,占法定传染病总发病数的41.47%;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958例,占法定传染病总发病数的20.99%,见表2,再次是肠道传染病,共报告309例,占法定传染病总发病数的6.77%。

2.3 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

2.3.1 肺结核 肺结核的发病率5年均居首位,5年累计报告1854例,见表3,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58.30%,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97.94%;年报告平均发病率为136.09/10万,死亡6例,年报告平均死亡率为0.44/10万。

2.3.2 病毒性肝炎 5年共报告774例,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4.34%;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54.61/10万,死亡2例,年报告平均死亡率为0.15/10万;年报告发病率最高的2014年为80.64/10万,最低的2010年为40.47/10万,见表3。

2.3.3 手足口病 5年共报告489例,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6.09%,年平均发病率为35.89/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年报告发病率最高的2014年为83.67/10万,最低的2010年为6.15/10万;2012年、2014年两年居传染病顺位的第2位,聚集性疫情偶有发生。

2.3.4 梅毒 5年共报告148例,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65%,占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总数的15.45%,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平均发病率10.86/10万,年发病率最低的2011年为1.14/10万,最高的2014年为23.85/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3.5 其他感染性腹泻 5年共报告430例,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1.73%;年报告平均发病率为31.56/10万,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最高的2014年为42.78/10万,最低的2010年为13.92/10万,2011年发病率跃居第3位。

2.3.6 流行性腮腺炎 5年共报告373例,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7.52%;年报告平均发病率为27.38/10万,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最高的2013年为97.92/10万,最低的2011年为1.90/10万。2013年报告发病数258例(小学暴发疫情4起),发病率跃居第2位。该病种属于计划免疫针对性疾病,有麻腮风疫苗可预防,但由于黄平县2008年以后出生的儿童才能享受麻腮风疫苗免费接种,故发病主要集中在6~15之间,共发病216例,占发病总数的 83.72%(216/258)。

表3 黄平县2010—2014年传染病发病前3位疾病排位

3 讨论

黄平县2010—2014年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其主要原因:①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奖惩措施,加大了督导力度,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责任报告人责任心增强,杜绝了传染病报告卡迟报、漏报、瞒报现象;②2011年以后计算传染病发病率时分母使用的人口总数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常住人口数,比以前使用的户籍人口数相差较大;③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有周期性暴发疫情,也是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④随着结核病、“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查等项目的实施,慢性传染病检测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传染病病例的发现率和报告率随之增加[1]。

从传播途径来看,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呈波动式的下降趋势[2]。呼吸道传染病以肺结核为主,5年来发病数每年均居首位,占总病例数40.61%,与肺结核在全国法定传染病中的排序一致[3-4]。这与近年来结核实行归口管理、加大肺结核病监测力度、提高病人的发现率、转诊到位率等有关[5]。5年来肺结核发病率居高不下,提示肺结核是目前传染病防控的主要工作重点。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发病率上升较快,其主要原因是是黄平县近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为性传播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性传播传染病输入性病例增加。该类传染病5年间年平均发病率为70.32/10万,提示黄平县梅毒、艾滋病等性病的预防控制刻不容缓,建议各级有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加强性病健康知识宣传、提倡安全性行为等综合措施控制梅毒等性病的流行。

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波动式逐年下降,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5年的年平均发病率为22.68/10万,但其它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是各级医疗机构临床诊断逐渐规范,以往以“肠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腹泻”等病名代替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现象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是黄平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只有少数乡镇能使用集中式供水,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多数以未经消毒的水为主,加上农村居民的防病意识差,有喝生水、生吃瓜果未洗净等不良的卫生习惯,家庭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差等因素有关[6]。提示今后继续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和环境卫生建设工作,大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广大农民防病知识水平。

综上所述,今后黄平县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在继续加强对传染病常规疫情监测工作,特别是重点传染病监测的同时,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使公益宣传、全民健康促进、高危人群行为干预等防控工作有效落实,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达到预防传染病全民参与的境界,使黄平县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1]吴少波.2005-2008年云南省临沧市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6):426-428.

[2]郑强,王新旗.2004-2010年新疆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1,26(6):6-10.

[3]中国CDC流研所流研室.2000年12月份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简介[J].疾病监测,2001,16(1):1.

[4]中国CDC信息中心.2009年12月份全国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简介[J].疾病监测,2010,22(1):3.

[5]潘雪梅,陈振波.2005-2009年连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2):29-33.

[6]魏跃红,李美霞,罗雷,等.2005年-2008年广州市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4):18-21.

猜你喜欢
性传播法定总数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数轴法定解集
中高速磁浮列车两步法定子段换步控制技术研究
智取红领巾
重建院落产生纠纷 土地确权程序法定
2010~2015年合肥市某三甲医院梅毒流行特征报告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性病并不是只能通过性传播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艾滋病的防治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