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和对策

2015-01-24 13:41吴树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4期
关键词:类抗生素头孢曲松头孢菌素

吴树君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新乡 453000)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和对策

吴树君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患者500例,全部患者服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为头孢他啶、头孢噻啶、头孢曲松钠以及头孢辛纳等,对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以及临床应急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观察表明,患者在服用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感染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有1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变态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肝毒性以及肾毒性等。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或者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加维生素C来有效解决。结论 在临床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应该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症用药,对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同时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对策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属于半合成类的广谱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杀菌力,半衰期也比较长,具有很好的生物利用度,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也不高,安全、低毒,同时耐梅和耐酸,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1]。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患者500例,全部患者服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为头孢他啶、头孢噻啶、头孢曲松钠以及头孢辛纳等。全部患者中男269例,女231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46.2±2.6)岁。

1.2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具体病情,给患者服用不同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他啶、头孢噻啶、头孢曲松钠以及头孢辛纳等。

1.3观察指标:对患者服用不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包括变态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肝毒性以及肾毒性等,对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进行仔细记录。

2 结 果

临床观察表明,患者在服用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感染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有1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变态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肝毒性以及肾毒性等。其中发生变态反应的患者8例,占53.3%;胃肠道反应4例,占26.7%,血液系统反应、肝毒性和肾毒性则分别为1例。

3 讨 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细菌感染中应用比较广泛,在控制各个科室常见的病菌时具有非常好的效果,适应证也非常广,具有较高的覆盖率[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研发的时间可以分成四代: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等是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其主要作用就是对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所导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呼吸道感染进行控制,有口服类和注射类。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和头孢孟多等是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其主要作用是对骨关节感染和败血症等进行有效控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唑圬等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都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且抗菌活性也更好。头孢匹罗、头孢唑喃等则是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抑制作用更好。

虽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毒性不高,但是在临床应用用也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变态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肝毒性以及肾毒性等。①变态反应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导致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心慌、胸闷、呼吸困难以及荨麻疹等是临床主要表现,情况严重的话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反应,速发型和迟发型是变态反应的两种基本类型,而过敏反应引起的休克则属于变态反应中的速发型,在用药后5~30 min可能发生。所以在临床应用中,要先对患者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同时在输液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而且还要做好相关的休克急救准备。②胃肠道反应,在服用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主要是因为头孢菌素进入胃肠道引起胃肠道反应,头孢曲松、拉氧头孢等是最容易导致胃肠道反应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③血液系统反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会导致血液系统反应,这样就会出现造血功能障碍,也会引起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减少,这样凝血功能也会出现障碍。④肾毒性,肾脏是排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主要器官,如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浓度较高就可能损害肾脏,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则会加剧肾脏的损害,所以如果患者肾功能不全,,就要注意预防肾功能衰竭。⑤肝毒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会导致轻中度的肝脏损害,导致碱性磷酸酶上升。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还包括了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药物热以及局部刺激反应等。在临床应用中,应该要对患者的情况详细询问,这样才能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3]。

当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该要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做好相关的抢救准备措施,尽可能对不良反应造成的伤害进行控制,让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本研究中患者在服用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感染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有1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变态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肝毒性以及肾毒性等。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或者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加维生素C来有效解决。总之在临床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应该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症用药,对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同时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

[1] 钱晓兰,费逸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1):1006-1009.

[2] 李雅玲,李富华,李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4(11):83.

[3] 陈莲珍,王育琴,姜大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J].首都医药,2003,10(8):29-32.

R978.1

B

1671-8194(2015)34-0130-01

猜你喜欢
类抗生素头孢曲松头孢菌素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药学研究
头孢菌素给药前有必要常规皮试吗?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