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 模型对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启示

2015-01-24 06:37彭高菊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8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理论课协作

□彭高菊

一、CLE 模型

CLE 模型主要囊括六个要素,整个学习环境设计以问题为核心和焦点,聚合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真工作、会话或协作工作和社会背景支持五个方面。此模型强调学生的学习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更有意义,因为学生的学习和认知都是在这个特定情境中产生的。通过这六个要素设计相对应的教学六环节:“确定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和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首先确立学习主题,再创设与问题相关联的教学情境,收取相关的信息资源,通过学生的自主、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最后老师和学生再对学习效果作出评价,共同建构和分享知识。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教学设计模型

(一)问题。问题在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中处于中心位置,它包括疑问、案例和项目等。学习者的目标就是阐明或者解决问题,所以CLE 模型以创设问题为中心,以问题的解决激发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对知识的探索。问题的解决包含问题型、疑问型、案例型和项目型四种,教育者在进行学习环境设计时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但是问题的设计必须要考虑问题所在的时代背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性质,同时还要兼具真实性和趣味性。这对学习者能否全心投入到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至关重要,也更有利于问题的回答,项目的完成和经验的吸收。

(二)案例。在CLE 模型中“案例”主要是指与问题相关联的实例和个案“如法律、医疗或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实例或个案”。学习者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需要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他们对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往往是不充分的。对此,提供与问题相关或者相似的案例和个案能够直接或者间接为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可参考性经验,为学习者更好了解和解决问题提供示范和实例支持。

(三)信息资源。CLE 模型中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与解决问题相关的各种资源的获取,如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在学习环境创设中,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学习者不仅要创设问题,掌握问题所在的时代背景,总结与问题相似案例的解决示范,还需要通过对相关信息资源的收集,在已有的知识构建上,建构新的认知模型。

(四)认知工具。乔纳森在1992年对认知工具作出了界定,他认为计算机工具是促进学习者参与并辅助特定认知工程的认知工具。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很快在教育领域得到普遍的运用,许多软件工具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去. 而CLE 模型中认知工具就是这些软件工具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CLE 模型强调,认知工具的运用不但能搜寻到想要的信息资源,还能更好地过滤无关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辅助学习。

(五)对话与协作工具。对话与协作工作强调的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交流与协作,对知识的共建与共享。乔纳森提倡:有共同学习兴趣的学习者,以更多的知识建构为支撑,共同交流、协作,共建新的学习认知模型。

(六)社会背景支持。“在进行构建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时要考虑实际的社会文化背景条件和客观环境”。这里的社会背景支持主要是指实施教学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资源、师生数量、学习差异、文化背景和课程内容等等,他们是影响教学设计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二、CLE 模型视野下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问题的审视

高校军事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国防教育的最主要载体,通过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国防观点,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强化他们的民族精神。但是,高校军事理论教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者与学习者角色担当有偏差。当前,高校军事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教育者与学习者角色担当出现了严重偏差。部分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几近是强制性的讲授,一味给学生单向灌注理论知识,而学生的学习反应却表现得比较冷漠,对知识的理解也是不知所以然。CLE 模型理论认为,在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是整个过程的主体,教育者是引导者、帮助者。肯定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强调了教育者的引导作用。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简单的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

(二)忽视学习环境创设,使学生被动接受空洞的知识,缺乏趣味性。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在军事理论课教学、课程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地方,如:缺乏生动的教学环境设计、师生之间的互动过少,实例分析远远不够等。而一味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不免会让学生学习兴趣索然。高校军事理论课不是一个封闭的知识体系,相反它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开放性,它与现实生活和科学文化背景有着广泛的联系。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创设学习环境,精心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从现实的实景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创设的情景中去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增强其实意性和趣味性,使之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

(三)课程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导致教学环节单一。在实施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成,部分授课教师会不自觉地采用强制性讲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与老师之间没有充分的互动,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加上教学内容的设计缺乏从促进学生“学”的角度考虑,忽视了学习环境创设、学习资源设计和认知工具的丰富。这样的课堂就会表现出教师强制性的讲,学生被动式的听,教学设计和授课环节单一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极自主建构。

三、CLE 模型对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启示

在高校军事理论课中有效运用CLE 模型,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组织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一)以“学”为主,确立学习“主题”。CLE 模型提倡的是以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过程。学习“主题”的确立,是进行学习内容教学设计的开始和关键。选择了合适的“主题”,还要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这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的必要条件。

任课教师在确立军事理论某课程的学习“主题”时,需要分析此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还要考虑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所包含的基本知识体系、可能会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基本过程的预想。学习“主题”的确立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紧扣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子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阶段性目标和整体目标,学习“主题”的最终选择需要目标的指引。同时,学习“主题”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学习者的特征,要从学习者已有或者现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所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真实环境。

(二)紧扣“主题”核心,丰富信息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构建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提倡以解决问题来促进学习,所以教学情境的设计要紧扣“主题”,换句话说就是要紧紧围绕解决问题这条主线。军事理论课具有思想性、政治性和开放性的学科特点,知识呈现出理论性强、趣味性少的特征。因此教师要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将情境问题化、问题简单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离不开与问题解决相关的信息资源的收集。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嵌入大量的信息资源,将原本生硬的政治理论、国防法规、军事常识转化为生动的语言、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和案例,尽量减小所学知识和问题解决之间的距离,激励学生在生动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积极主动探究问题,提升学生意义构建的能力。

(三)注重自主学习,积极创设会话协作环境。自主学习设计肯定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强调以“学”为主,积极支持和促进学生自主融入到教学环境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对学习者意义构建至关重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师生共建相互沟通、协作的学习环境。如在关于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教学中,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是教学中的难点,而且不易把握。由于专业素质不强,军事理论知识不丰富,部分教师照本宣科,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运用CLE 模型,授课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好本节课的问题,指导学生分工、协作,把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的各个阶段分别布置给各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和共享,启迪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收集相关资料,再呈现于课堂。这不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队沟通协作的意识。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双角度”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效果评价是CLE 模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核。在军事理论课中运用CLE 模型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双角度”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学习环境的设计就是希望学生可以在其中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最后完成对意义的构建。所以对学生的学生效果进行评价时,要采用“双角度”的教学评价设计: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和学生自我的学习效果评价。教学完成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可有效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同时纠正错误,提出不足,肯定成果;学生的自我评价,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校军事理论教学中合理运用CLE 模型,可更好地优化军事理论教学,改善当前军事理论课教学现状,为增强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提供参考。

[1]Jonassen D H,Land S M.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0

[2]曹一鸣.基于D.H.Jonassen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的探索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理论课协作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团结协作成功易
莲心宝宝有话说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协作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