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对老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情活动程度的影响

2015-01-25 05:03蒋茵,唐开奖,宋星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期

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对老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情活动程度的影响

蒋茵唐开奖宋星慧覃玉花韦阳妙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柳州545000)

摘要〔〕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检测对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情活动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6例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采集固定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抗原,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AECA,比较两组患者AECA阳性率的差异,分析AASV患者AECA与临床病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AE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AASV患者中的血清AECA阳性率比较发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血清AECA阳性率明显高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血清AECA阳性率明显高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P<0.05),AASV病情活动期血清AECA阳性率、血清AECA和血沉(ESR)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情缓解期(P<0.05),且AECA阳性组BVAS分值和ESR水平明显高于AECA阴性组患者(P<0.05)。结论抗内皮细胞抗体在AASV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活动程度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抗内皮细胞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小血管炎

中图分类号〔〕R593〔

通讯作者:唐开奖(1968-),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风湿免疫学研究。

第一作者:蒋茵(1981-),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风湿免疫学研究。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是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造成的中小血管炎症性疾病,呈暂时缓解性或复发性,同时病情呈持续发展的免疫系统疾病〔1〕。AASV 疾病主要是指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2〕。EGPA、MPA和GPA患者血液ANCA阳性表达率超于80%〔3〕,因此被称之为AASV。AASV常累及全身多脏器损伤,临床症状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病情活动程度的评价指标。AECA是血管炎症性疾病的重要生物学标志,AECA在血管性炎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较多〔4〕,但关于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对老年AASV病情活动程度的预测价值研究较少。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住院部或门诊部老年AASV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年龄>60岁,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老年AASV活动期的诊断标准〔5〕,其ANCA阳性率>80%。同期选取6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4例,女12例,年龄:60~74〔平均(67.42±6.31)〕岁,其中EGPA 10例,病程(77.01±13.06)个月,MPA 16例,病程(13.09±5.21)个月,GPA 30例,病程(10.31±3.11)个月;对照组男46例,女14例,年龄61~77〔平均(76.34±10.7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取全部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1.2检测方法全部研究对象空腹采集静脉血,离心操作收集血清,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AECA。具体步骤:抗原获取通过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抗原鉴定通过人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鉴定HUVEC符合内皮细胞的组织学特点。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yto-ELISA)法检测:体外分离和培养HUVEC混合培养,形成单层内皮细胞,同时将其转移至96孔细胞培养板继续反复细胞培养种植。37℃、5%CO2环境下孵育,2 d后形成单层内皮细胞,磷酸盐缓冲液(PBS)反复冲洗3次,采用0.5%Triton-X-100、0.2%戊二醛固定15 min,37℃环境下采用2%牛血清白蛋白封闭120 min,37℃环境下放入1∶50待检测血清,120 min后放入酶标羊抗人IgM型抗体(Sigma 公司),采用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剂显色,终止,读取数值(P/N),P(检测值)/N(阴性对照数值)= P(检测值)-B(空白对照数值)/N(阴性对照数值)-B(空白对照数值)。P/N数值大于正常对照组平均数值3个标准差则作为阳性。

1.3观察指标比较AASV患者和健康献血者、不同类型AASV(EGPA、MPA和GPA)、不同AASV病情活动程度间的AECA阳性率的差异。比较不同病情活动程度患者血清AECA阳性率的差异,其中治疗前,血管炎症状较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提示病情活动期,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血管炎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正常生活提示病情缓解期。参照明翰血管炎临床病情活动(BVAS)评分标准〔6〕,比较AECA阳性AASV患者和AECA阳性AASV患者间BVAS分值的差异,同时比较AECA阳性AASV患者和AECA阳性AASV患者间血沉(ESR)水平的差异,其中BVAS分值越高,ESR水平越高,病情活动程度越严重。

2结果

2.1组间血清AECA阳性率比较观察组血清AECA阳性率(62.50%,3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33%,2例)(P<0.05)。EGPA血清AECA阳性率〔8例(80.00%)〕明显高于MPA(43.75%,7例)和GPA(66.67%,20例),GPA阳性率明显高于MPA(P<0.05)。治疗前病情活动期血清AECA阳性率(62.50%,35例)明显高于缓解期(25.00%,14例)(P<0.05)。

2.2不同病情活动程度血清AECA和ESR水平比较治疗前病情活动期血清AECA(1.75±0.61)和〔ESR(45.62±10.11)mm/h〕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1.08±0.14),(16.52±8.01)mm/h〕(P<0.05)。

2.3AASV患者AECA与临床病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AECA阳性组BVAS分值〔(18.32±6.21)分〕和ESR水平〔(58.31±11.31)mm/h〕明显高于AECA阴性组〔(8.56±4.32)分,(24.47±8.21)mm/h〕(P<0.05)。

3讨论

AASV是中小血管炎症的类型之一,以血管壁炎症为主要病理发病机制,导致了血管炎症发生和器官组织供血异常、组织缺血坏死。由于多种脏器受累及,尚缺乏特异性的AASV诊断及其鉴别诊断、评价病情活动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有效方法。国内数据统计中小血管炎的发生率约20/100万〔7〕,并呈逐年上升,但国内尚缺乏有效的统计学数据。临床上根据其炎症累及血管大小,病理特点、部位和类型评估其病情活动程度,病情较轻者可能表现为皮肤轻微病变,但病情较重的可能影响患者的视力,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导致多器官功能异常甚至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AECA自Lindquist发现以来,其在血管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成为热门研究领域〔8〕。相关研究显示AECA在血管炎症性疾病中呈高表达状态,是血管炎症性病变和血管受损的重要标志,其高表达具有促进系统性血管炎症疾病的发生和发展〔9〕。

本研究揭示了血清AECA阳性率在AASV的诊断和分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不同AASV类型中血清AECA阳性率差异显著,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10〕。另外血清AECA在病情程度的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相关文献报道具有高度相符性〔11〕。相关研究表明,缓解期AASV患者AECA阴性,且随着病情的不断缓解,其血清AECA水平不断下降并逐渐趋于正常水平〔12〕。另有研究〔13〕表明,AASV疾病复发前期,其血清AECA呈升高趋势,AECA持续阳性与复发风险明显相关。在临床治疗期间,如发现AECA呈持续性阳性,则应维持性给予有效的临床治疗,AECA在指导临床治疗中亦具有重要的作用〔14〕。另一方面, 研究结果证实了AECA与AASV患者病情活动程度紧密相关。因此,AECA在AASV患者病情活动程度的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4参考文献

1李立明,李金玉,曾小平,等.抗内皮细胞抗体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血管炎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1):38-40.

2李香玲,王炎强,黄琰.A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29(20):3912-5.

3刘春生,姚胜萍,王毅.抗内皮细胞抗体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8):3570-3.

4彭宽,鞠北华,黄清水,等.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两种检测方法学的比较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3):236-9.

5王增玲,商进春,李春梅.PAD4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中的作用及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2):200-6.

6杜莹珏,赖蓓,石婧,等.系统性血管炎常用指标对疾病活动评估的意义〔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2):113-5.

7王汉萍,郑文洁,唐福林,等.系统性血管炎患者抗内皮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及其靶抗原〔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28(10):1040-4.

8Li MT,Ai J,Tian Z,etal.Prevalence of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J〕.Chin Med Sci J,2010;25(1):27-31.

9Régent A,Lofek S,Dib H,etal.Identification of target antigens of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des: A proteomic approach〔J〕.Clin Immunol,2014;153(1):123-35.

10Miura K,Aoun K,Yoshida S,etal.Autoantibodies directed against labile epitopes on cell surface proteins in autoimmune disease patients:proposal of a novel ELISA for the detection of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J〕.J Immunol Meth,2012;382(1-2):32-9.

11高颖,赵雪,李峰.抗内皮细胞抗体与自身免疫病〔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5):450-1.

12陈柏谕,任少敏.抗内皮细胞抗体与系统性血管炎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 2013;31(9):891-3.

13刘秀艳,翟力军.以肾损害为首发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误诊2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 3298-9.

14李香玲,王炎强,赵学兰,等.老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31(17):3361-2.

〔2014-04-15修回〕

(编辑袁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