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注射抢救病危猪

2015-01-25 07:01胡建军刘世红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病危猪体输液器

胡建军刘世红

(1.重庆市垫江县五洞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8326;2.重庆市忠县新立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327)

腹腔注射抢救病危猪

胡建军1刘世红2

(1.重庆市垫江县五洞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8326;2.重庆市忠县新立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327)

养猪生产中,最担心猪只生长发育受阻,所以,要做好疾病预防,更要做好病猪抢救,腹腔注射是抢救病危猪的有效方法之一,作者做了相关技术介绍。

腹腔注射 病危猪 应用

养猪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猪养殖业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占据很大的消费市场。但是,近几年来,猪类疾病不仅种类增多,而且病情复杂,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猪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猪腹腔注射是一种把药液注入或输入猪腹腔内的治疗技术。较之传统的技术优点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适用范围广、疗效好、能够迅速补充体液。而且具有适用于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的特点,能够增加畜体腹腔的吸收力且注射速度较快、注射时间短等特点。现在将临床上应用腹腔补液的方法,来治疗病危猪腹泻的经验方法给大家参考。

1 腹腔注射的特点

提及腹腔注射,我们通常认为就是直接把液体注射到动物的腹腔内,希望以此达到良好治疗目的的一种注射方法。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腹腔注射的优势主要在于较广的适用范围、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周期短等。

2 腹腔注射的优点

(1)操作比较简单、快捷,任何动物,无论其体重大小,一般都可以进行腹腔注射,猪自然也不例外。

(2)腹腔黏膜不仅仅面积广阔,而且具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因此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根据相关数字显示,每1h就可以吸收3%~8%动物体重的液体,这就表明腹腔注射时间段,速度快,治疗效果也因此较为显著。

尤其是对于病危猪而言,如果再发生腹泻现象,很容易因为病危猪脱水而导致死亡,如果采用腹腔注射的话,往往可以达到迅速补水的效果,同时配以抗生素类的药物治疗,效果极为显著。

3 腹腔注射补液配方

(1)用200ml的、13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50ml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80万单位的青霉素,每天注射一次,连续使用3d,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2)配方就是用1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25ml、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10万单位的四环素,10ml的维生素C,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d,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4 操作技术

实施注射前要准备好以下物品:金属注射器(10 ml、20 ml)、针头(12~18号、长3~7 cm)、输液器。同时,一定要严格做好注射器材的消毒工作,输液器划分为吊瓶输液用和注射器推注输液用2种,吊瓶输液可用一次性人体用输液器,将其末端的输液针拆除使用;推注输液器,同样按照上述方法除去输液针后,向前50~60 cm处剪断导管,留用此下端导管,并且在断口处套上之前拆除的塑料针头座,以供使用。

5 注射部位选择

乳猪、小猪在肚脐至耻骨前缘连线的中部,离开腹中线大约2~5 cm旁侧。中大猪不易提起,多运用站立保定或倒卧保定,注射部位在猪体两侧的肷部,距髂外结节、腰椎横突及最后肋骨等距离的腹壁点,等到猪体停止挣扎的时候,选择注射部位,一般在耻骨前方3~6 cm腹白线(正中线)的侧方。

6 注射方法

一般来说,注射方法一共有有注射器直接注射法、输液器输注法两种方法。注射器直接注射法常用于乳猪、小猪注射,输液器注射法常用于中猪、大猪注射。

(1)注射器直接注射法:猪体局部进行剪毛处理且严格消毒后,注射者需要右手手持注射器,采用普通注射针头(12号,长3 cm)取与皮肤垂直方向刺入腹腔2~3cm左右,刺入针头,感觉有活动感且猪体无抵触,后左手扶住针头和注射器末端,右手回抽检查没有血液或内容液后,便可缓慢推动注射器,使药液注射到猪体内。

(2)输液器输注法:猪体局部进行剪毛处理且严格消毒后,注射者左手按住注射部位,右手手持针头(12~18号,长4~7 cm)抵住注射刺入点,伺机等待猪体安静时,把针头垂直且迅速刺入猪体,然后左手扶持针头,右手接上输注用输液器,然后完全松开流量调节器,按常规吊瓶输入药液。通常来说,每注入500mL药液只需2~3 min时间,补液量依体重和病情而定。

7 注意事项

(1)注射药液的温度要注意,最好能够与猪体体温接近。

(2)如果在寒冷的冬季给猪体注射,采用腹腔补液方法,注入猪体大量药液时,应事先将液体适当加热到37℃左右。

(3)在注射过程中,必须要固定好注射针头。

(4)要避免药液注聚夹层,可采用把针头须稍压腹壁的方法,使腹壁脏面紧贴腹膜,以免针孔扩大或针头移动于腹壁与腹膜之间。在每次注射前后,注射部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如猪体进行多次注射,要避开原针头刺入点。

(5)要适当控制进针深度,确保保定方法得当有效。

(6)保定方法的得当与否关系着顺利实施补液的完成工作,必须保证在病猪机体吸收机能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注射者要准确把握进针深度,避免伤及猪体肠管等脏器,预防猪体引起腹膜感染。注射者可根据刺入针感和药液流入快慢程度来判断针刺腹腔是否准确。

(7)在进行胸腔注射的时候要明确一些禁忌使用的情况。

如果猪体的膀胱有积尿,最得当的办法是先导尿后补液;对尿毒症、腹腔积液或腹膜炎严重循环障碍猪体,应慎用该种方法。

如果猪体补液浓度不可过高,且禁用刺激性药物。在输液过程中要及时注意观察患猪的反应,若挣扎过于激烈,则表明可能扎伤猪体的肠管,这时注射者要立即拔针重新选位置注射,且推注药液时,应先轻轻推送,待猪体安静或者适应注射时,可加速推进,但不可过快。

[1] 聂树波.猪病治疗中腹腔注射的应用[J].养殖技术顾问,2014,(1):87.

猜你喜欢
病危猪体输液器
浅析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
夏季养猪要做好防暑降温
输液器的秘密
猪应激反应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单视角点云镜像的猪只体尺测量方法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