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脾理肝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理论探讨

2015-01-25 03:28唐咸玉谢雯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焦运化瘀血

唐咸玉,谢雯雯,何 柳,孙 璐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0105)

扶脾理肝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理论探讨

唐咸玉,谢雯雯△,何 柳,孙 璐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0105)

2型糖尿病(T2DM)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流行性疾病。肥胖T2DM以“脾虚湿滞”体质为先导,进而由于情志、饮食、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导致化为膏浊潴留体内,在脾胃中焦不利、肝气疏泄失常的情况下,形成血凝、热郁、痰阻、湿停等病理产物。我们认为脾虚湿滞是肥胖T2DM患者的体质基础和核心病机,气机不畅是其重要发病条件。临床辨治肥胖T2DM责之于脾肝二脏,从本虚及气机不畅入手,运用“扶脾理肝”法治疗肥胖T2DM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强调健脾、运脾、醒脾等扶脾治本之法在肥胖T2DM的核心作用;疏肝、清肝、养肝等理肝之法是使气机调畅、邪有去路的重要手段。

肥胖2型糖尿病;扶脾;理肝;中医药疗法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近年呈快速递增趋势,而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超重或肥胖。与此同时,中医治疗T2DM的临床实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病机研究、证候研究[1-2]以及临床治疗总结[3]等报道均已显示,传统单一的“阴虚燥热”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肥胖T2DM这一类患者的辨证论治。近年来,“脾虚致消”、“肝郁致消”学说得到广泛认同,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并探讨临床应用“扶脾理肝法”治疗肥胖T2DM,现总结如下。

1 脾虚湿滞是肥胖T2DM患者的体质基础和核心病机

临床所见,肥胖T2DM患者临床上“三多一少”症状并不典型,多表现为倦怠乏力、气短、不耐劳作,面色无华、虚胖体弱、心悸气短、脉沉细无力等,虽口渴但无舌红少津,反多舌淡齿痕、苔滑之象。

“肥人多气虚”、“肥人多痰湿”,肥胖患者素有脾土运化不及,本属“脾脆,善病消瘅”之躯(《灵枢·本脏》)。加之又好逸少动,不节口欲,嗜食肥甘厚腻,久之因脾土更虚、运化失职,致“中满”或“内热”发为消渴。因此,肥胖T2DM存在“脾虚湿滞”的体质基础。

血糖、脂肪原本为水谷精微代谢而来,二者代谢正常则“变化而赤是为血”,但肥胖T2DM患者脾土本虚,运化失调,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转为痰湿、膏浊壅滞之邪气,进而流滞脏腑、经脉,与血相搏,清浊相干,内蕴化热,转为消渴。既病已成,湿阻中焦,机体不充久而失养,故见乏力;脾虚清阳不升,津液不能上承,复又阴津被蕴热所伤,故口渴愈见;湿浊不化,气血运行不利,阻而成痰瘀互结,闭塞肢体,眼底脉络;湿邪困脾,清浊相混,湿热内生,其势下趋,故见尿浊、尿甘甜;病情继续发展,水谷精微顺小便而泄,而损及肾元。由此可见,脾虚湿滞不仅是肥胖T2DM患者的体质基础,更成为贯穿本病发生发展乃至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核心病机。

2 气机不畅是肥胖T2DM的重要发病条件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即寓意凡物之成形者,皆有气化活动存乎其中,升降出入则是气化活动表现的基本形式。气机条畅,则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和新陈代谢运转正常,可以抗御病邪的侵袭,并驱除体内病邪,从而维系人体生命的进程。若气机失调则能变生出多种疾病,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有学者提出“肝失调畅,气机紊乱”在糖尿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4-5]。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而肥胖T2DM患者在早期即已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故糖尿病的病理因素主要以瘀血为患。肥胖者之痰、湿、浊、瘀均为有形之邪,易相兼为病。痰湿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致瘀血内生,而瘀血又易于与痰、湿、膏挟胶,附着于脉络。逐邪外出是肥胖T2DM的重要治疗手段,而无论是化痰祛湿还是活血通络,均需着眼于调畅气机,使邪气有去路。

3 从肝脾相关论治肥胖T2DM

“肥人多气虚,总属阴类”(张介宾《景岳全书》),同时又多有“痰、湿”等阴邪(朱丹溪《丹溪心法》),但何故肥胖T2DM患者以气虚不足之阴证、兼以痰湿之阴邪,形成“消渴”之热烁津液之症?以下从肝脾相关来阐述本病的成因及治疗。

肥胖T2DM患者在脾虚为本的基础上,由于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等为先导形成“中满”而致中焦气机不畅;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木不能达”,则脾虚更受木侮,进而加重中满之气机壅滞,形成恶性循环:脾土不健则水谷不化,津液不布则为湿为痰;肝失疏泄则血行艰涩,为瘀为郁,食滞、痰湿、膏浊等实邪相互搏结于中焦,诸邪气郁滞脉络,加之“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肝木与少阳相火为表里……疏泄不遂……则相火失其蛰藏”(黄元御《四圣心源·消渴》),导致本病易从肝郁化热,热消烁津液,最终发为消渴。从此可以看出,貌似复杂的肥胖T2DM辨证治疗,如从其成因的脏腑辨证定位入手,皆可统归在脾、肝,因此“扶脾理肝”法是肥胖T2DM的重要治法。

3.1 扶脾——强调治本的核心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如上所述,脾虚则运化乏力,推动不足,产生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各种病理产物生成后,反过来又加重本虚,从而共同促进糖尿病的发展。扶脾治本、正气充足则邪不可干,故扶正即是祛邪。

“扶脾”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强调顾护后天之本,俾脾土运化得健,则湿浊痰瘀可祛。扶脾的目的既是治疗糖尿病,也是治疗肥胖的体质因素,因此“扶脾”应成为贯穿肥胖T2DM治疗的根本之法。另一方面,“扶脾”包括“健脾”、“运脾”、“醒脾”等手段,“健脾”还有补脾气、养脾阴、温脾阳之分,临床需要灵活运用、随证加减。此外,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时时注意顾护后天之本,避免伤脾及碍脾运化。

具体运用上,起病初期脾失健运,痰湿浊气流潴肢骸,膏脂堆积于内形成肥胖,此时气机不畅,则“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是以芳香醒脾的药物,通过益气健脾化湿,使水谷精微得以四布,脏腑得养,清者得升,浊者得降,湿浊得化,精微得布,从而杜绝生痰之源。中期虽脾气虚衰日显,但此时因消渴已成,实为气阴两虚,固护中焦以健脾气补脾阴,以助运化,使精充气旺、津液得以输布、气血得以畅行,免除瘀血形成。如施今墨的降糖对药玄参与苍术、黄芪与山药的辨证运用。病及至后期,虽然病损及肾,但患者中焦本已运化乏力,脾气及脾阳受损,若偏执阴虚燥热之论,一见口渴动辄便用甘寒滋腻、苦寒清降之品,虽可缓解一时之症状,然则更伤中焦,直使后天生化乏源,此时更显“扶脾”有承上启下的要义,临证可选用四君子、理中丸之辈。

3.2 理肝——重在调畅气机

从治疗源流看,刘完素已提出“治上消,鬲消而不欲多食,小便清利,宜小柴胡汤”。朱丹溪亦有以“顺气散”从肝论治消渴之法,后世叶天士更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分别针对“郁火、烦劳心营热、肝阳犯胃、阳动烁津”四证提出理肝消渴四法。

对肥胖T2DM的治疗,扶脾是治疗体质之本,而对于已成消渴症更兼有痰湿、瘀血等虚实夹杂的本病,更要重视“理肝”之法的重要性,而理肝法的根本在于调畅气机。如李明煜[6]等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法治疗糖尿病,王巧云等[7]运用加味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使枢机运转,气机开阖升降自如,而诸证自除。如此,气机得以正常运行,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亦可随之而去。

临床“理肝”治疗本病可分为疏肝、清肝、养肝论治。“疏肝”是“理肝”之法的基础,重点在于从肝论治气血,尤其是从肝论治瘀血。近代祝谌予应用广木香、香附、五灵脂、赤芍、当归等疏肝调气化瘀之品治疗糖尿病,有报道采用疏肝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解郁治疗消渴的研究疗效显著[8-9]。若见肝火偏旺、口渴明显给予理肝之解郁清泄肝经郁热(火),方能釜底抽薪,在此基础上以清肝潜阳、清肝泻心之法治疗研究亦有良好疗效[10-11]。肝体阴而用阳,“理肝”的前两法均强调“肝用”,而养肝之法立足“肝体”论治,对于本病后期出现肾气不固之象,“理肝”治疗则体现了“乙癸同源”的应用,如应用滋水涵木法兼以活血化瘀论治消渴亦有许多临床实证。

4 “扶脾理肝”的理论意义及价值

肥胖T2DM以“脾虚湿滞”体质为先导,进而由于情志、饮食、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导致化为膏浊潴留于体内,在脾胃中焦不利、肝气疏泄失常的情况下,形成血凝、热郁、痰阻、湿停等病理产物。诸邪气郁滞脉络,又从肝郁化热、消烁津液,最终发为消渴。因此临床辨治肥胖T2DM,如从其病因病机、治疗脏腑辨证定位入手,可责之于脾、肝二脏,从本虚及气机不畅入手,拟以扶脾理肝之法。

现代医学研究提示,肥胖T2DM的形成和发展是由情绪、胃肠道内分泌功能、糖脂摄入及代谢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治疗可能存在复合型的网络作用[12]。“扶脾理肝”法抛弃了既往从单一脏腑孤立论治的狭隘性,从五脏相关的中医整体思维,将肥胖T2DM的发病理论、临床治疗进行了有机统一,针对性地将情绪、胃肠道内分泌功能、糖脂代谢这三者从中医的脾虚、疏泄、气机角度进行了结合与阐释,同时又能把握其治疗的灵活性。因此,应用“扶脾理肝”法治疗肥胖T2DM,将进一步丰富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

[1]唐咸玉,范冠杰,赵晓华.肥胖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频数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20(5):115-117.

[2]仝小林,毕桂芝,甄仲,等.2518例肥胖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类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3):26-28.

[3]陈霞波,龚文波,周开,等.益气化浊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 1):989-990.

[4]王智明,魏子孝.从肝论治消渴(糖尿病)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4):34.

[5]王钢柱.中医疏肝调气法治疗糖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27-431.

[6]李明煜.小柴胡汤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54-55.

[7]王巧云,谷中红,佘静,等.加味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56例[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4,6(2):104.

[8]尹义辉,王经武.疏肝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61例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6):478.

[9]安俊义,李超美.任佑才教授运用疏肝法治疗糖尿病经验[J].山西中医,1995,11(6):7.

[10]王行宽,王美香,王艳娟.清肝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204.

[11]王智明,李道本,陈璐璐,等.调肝泻火汤防治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2): 81-83.

[12]陈清光,周里钢,许家佗,等.中医“脑心脾同治”与糖尿病、肥胖的NEI调节机制[J].辽宁中医杂志,2013,2(40):248-250.

R587.1

:A

:1006-3250(2015)11-1365-02

2015-03-15

唐咸玉(1974-),男,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谢雯雯(1987-),女,Tel:15915740808,E-mail: 15915740808@163.com。

猜你喜欢
中焦运化瘀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芳香三味饮加减治验浅析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中焦镜头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