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心理疲劳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01-27 03:35王琴442500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卫生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6期
关键词:护士护理人员职业

王琴442500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卫生院

护士心理疲劳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王琴
442500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卫生院

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工作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护士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这对护士的生活及工作均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对护士心理疲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为临床提供探讨。

心理疲劳;对策研究;护士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要求护士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如果不提高我们适应能力,则易产生心理疲劳,继之发展成职业倦怠。

心理疲劳的来源

职业压力: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模式,不仅包括疾病护理,同时包括心理和文化在内全面护理,是复杂而具有创造性工作。护士不断面对繁复的日常工作,还要不断更新知识。医院已把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在一个女性相对集中的职业环境里,不停地面对生育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床位与临床护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导致护理人员调配紧张。护士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可是身心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给心理、生理造成极大的冲击。

社会压力:①地位偏低。社会问卷调查得出,人们潜意识里认为护理工作是伺候人的职业,社会对护理工作存有偏见,认可度不高,医院里重医轻护现象普遍存在。护士地位偏低,工作量超负荷。受分配比例限制,晋职难,致使对事业追求心理失衡,也导致经济收入不平衡。②风险大,责任大,理解少。护理工作是风险性极大的工作,护士面对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伤护事件频繁出现,责任心重,且心理压力大,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所受的责难多。由于社会缺乏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导致很多优秀护理学生在初入职场后不能适应工作,产生精神压力,又看不到职业前景而转行,造成人员大量流失。

生理节律紊乱,生理功能下降:由于医院床位与护理人员配备不到位,频繁轮班,夜班值班人员少,工作量大,直接导致护士心理负荷过重,而又没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日,心理压力得不到很好的排遣。长期的频繁值夜班很容易导致护士的生理功能下降。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值夜班时,护士的心率、血压及主观疲劳度处于较高的水平[1],并且随着工作压力的积聚,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解,护士很容易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轮班又导致社交活动和家庭生活缺失,容易导致身心疲劳和心理疾病。

职业暴露危害:近年来,我国结核病,艾滋病,性病患者逐年上升,新发传染病,SARS禽流感等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我们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与患者密切接触,有可能被患者的血液、体液传染。从事操作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皮肤接触各种药品,例如化疗等药物,从而增加了护士心理负荷。

角色转换不当形成的精神压力是心理疲劳催化剂:护士在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常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角色之间的转换,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则容易产生精神压力。此外,护士在工作中,面对的情况及工作环境非常复杂,服务的患者由于所接受的教育、个人性格、疾病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在服务这些患者时,需要护士全身心地投入,且需要她们具有较强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等,长期处于这种工作状态下,则容易使护士产生心理疲劳,严重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

心理防线脆弱:护士的在校教育以及在职教育,没有把心理训练放在重要地位,致使护士对外界刺激承受能力差,易产生烦躁,焦虑,抑郁情绪,导致心理疲劳。

对策研究

改善外环境,加强社会对护理工作理解和支持。对护理工作风险性要有认识,对护士给予尊重和爱护。减少伤医,伤护事件发生。增强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建立护患之间行之有效的沟通渠道。使患者有信任感,护士有安全感。

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切实落实医院床位和护理人员的比例配置,减少每周夜班次数,改善公休假、长假落实情况,慢性倦怠只会增加职业疲劳感。适时调节好生活节奏,只会迸发激情,面对繁复的工作。

提高薪酬: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护士的生活待遇。物质保障是生活和工作的原动力,缩小院内医护薪酬差距,在职称晋升上,合理分配比例,以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岗位吸引力。设立护理奖励基金。建立护理工作从质量、数量、时间、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奖惩标准。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实现自我价值认定,树立崇高的职业荣誉感,形成社会-医院-个人自我价值充分肯定,加大舆论宣传,增强社会责任感,在SARS面前,哪里没有我们护理人员率先士卒,奋不顾身,救死扶伤的身影?在这些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望社会看到我们举足轻重的位置。

保持情绪稳定,弱化负面情绪:用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同事和患者,不管在工作或生活中,主动投入比被动接受心理冲击总能形成正面或负面影响。对患者的不配合,不礼貌行为予以谅解,避免发生语言和肢体冲突,对待挫折的心里准备越充分,挫折感就越弱。进行角色互换,把护士职业交往作为必修课,使自身素质接近或适应进入各种角色所需的内涵深度,当转换不当发生冲突时,应当给予合理的宣泄,消除心中郁积。

总之,护士心理疲劳与对策研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1] 徐筱荣.护士心理因素与差错事故浅析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5,6(3): 54.

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 easure research on psycho logical fatigue o f nurses

Wang Qin
The Health HospitalofChengguan Town,Yunyang District,Shiyan City,Hubei Province 442500

Atpresen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bad,stress of medicalstaff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nurse,as one of them,is also prone to psychological fatigue,this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life and work of the nurse.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fatigue of nurses,to provide discuss for clinic.

Psychological fatigue;Countermeasure research;Nurses

10.3969/j.issn.1007-614x.2015.36.103

猜你喜欢
护士护理人员职业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