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医患沟通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具体实施

2015-01-27 05:17程红卫张韦华胡筱娟沈璐300000天津中医药大学7000陕西省中医医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9期
关键词:医患医师医疗

程红卫 张韦华 胡筱娟 沈璐300000天津中医药大学7000陕西省中医医院

良好的医患沟通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具体实施

程红卫1张韦华1胡筱娟2沈璐2
300000天津中医药大学1
710002陕西省中医医院2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呈现“发病率高;知晓率低,高致病、致残率,低控制达标率;医疗负担沉重”等突出特点。良好的医患沟通在糖尿病管理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在和谐的医患关系基础上,重点构建长程、系统的诊治模式,将人文关怀贯穿疾病管理的始终。良好的医患沟通是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的重要基础,可最大程度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减轻医疗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预期寿命。

医患沟通;糖尿病教育;中医药

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相关,涉及遗传、环境等多重因素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2型糖尿病在以我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呈现高发态势。新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30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持续攀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其患病率11.6%[1]。与此同时,落后的健康理念、就医习惯以及不良的医患关系,导致我国糖尿病防治呈现发病率高、诊断率低、控制达标率低、致病率高的特点[2]。科学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涉及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等方面[3]。诊治模式较其他疾病相对复杂,需要医护、患者良好的沟通、参与。充分的医患沟通可最大程度改善糖尿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注重医师本身人文、专业素养的提高

作为提供医疗决策的医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专业素质,特别是充分掌握糖尿病作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的疾病特点,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医疗决策,并配合、监督患者具体实施[4]。①人文素养的提高:糖尿病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始终需要医师对其生活方式、疾病理念、治疗策略进行调整,工作量较大,要求医师能始终理解、关怀患者,与患者“共情”。在病程中的各个阶段均能耐心、细致地聆听患者的诉求,将科学、合理的治疗策略个体化地付诸实施。作为医务工作者,应时刻牢记入学教育时的医学誓言,并积极在临床实践中升华。②专业素养的提高:虽然目前仍无法根治糖尿病,但通过积极地中西医结合诊治,仍可很大程度地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人们对健康水平的心理预期较高。所有这些均要求医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医疗决策。在良好的专业素养推动下,运用中医学、西医学的成熟经验指导患者防病、治病,规避对患者造成人为损害的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建立稳固、良好的医患关系[5]。

系统、全面的疾病宣教

对所有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均应进行系统、全面的疾病相关教育,协助患者建立正确、合理的疾病观、健康观,对临床治疗、疾病预后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为后期构筑良好的医患关系,开展临床诊疗奠定基础。早期的疾病宣教、医患沟通较为重要,是启动长程治疗、改善预后的基础。需要医师耐心的聆听患者所苦、所忧,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因素,制定合理的疾病教育方案,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提高后期的治疗依从性[6]。

建立长效的沟通、随访、反馈机制

糖尿病确诊后,需要终身治疗、干预。所以医师应告知该病的总体演变规律,强调定期复诊,对血糖、血压、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管理,对相关并发症进行定期评估。重点强调早期预防、早期干预,积极调动患者自主的生活方式改变,增强其控制疾病的信心,通过良好的危险因素控制,最大程度地改善、保存现有生活质量。对并发症明显的患者,应增强其继续治疗的信心,并配合现有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疾病加重的原始因素,配合患者积极控制相关不良因素,着眼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适度调整患者对疾病预后的认知及不良预期,强调其接受目前的疾病状态,最大程度地配合现有的医疗决策。

建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

临床上有许多对中医持有不合理认知的患者。该类患者的固有观念认为“西药副总用大”、“中药无副作用”、“中医可以根治糖尿病”,容易听从部分不正规的医疗机构的虚假宣传,服用无确切治疗作用的“中药保健品”,甚至服用添加了不明成分的降糖化学药物的保健品。针对该部分患者,医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充分的耐心,向患者告知该领域中西医结合发展现状。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了“消渴病”,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业已总结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辨证论治体系,但现有的方药、中成药疗效主要集中在控制消渴病相关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控制血糖升高的不良因素,而非以“降血糖”为主要着力点。部分动物试验研究虽然发现某些中药、中成药具有一定的控制血糖作用。但限于中医固有的理论体系,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设计存在困难,目前仍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支持能够长期、稳定控制血糖的单纯中药制剂[7]。所以,医师应详细告知患者中西医不同的治疗侧重点及优势,取长补短。合理、正规地应用现有的降糖药物,临床获益是确切的,相关不良反应是可控的;同时重点发挥中医辨证论治、整体思维等核心理论,积极应用中医养生、治未病等概念,最大程度地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优势。

总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抗击糖尿病的基石,系统、科学的医患沟通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积极发挥中医药在慢病管理中的优势,符合疾病本身的特点,也适合我国目前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可最大程度地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甚至在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糖尿病在我国仍会呈高发态势,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卫生保健策略的重点,医疗卫生成本沉重[8]。当今的医疗决策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良好的医患沟通在糖尿病的防治中显得异常重要,可提高现有的糖尿病管理水平。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9-450.

[2]YangW,LuJ,WengJ,etal.Prevalenceof diabetesamongmenandwomeninChina[J].NEnglJMed,2010,362(12):1090-1901.

[3]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4):277-83.

[4]傅炜萍,戴路明,赵芝焕,等.探索医患沟通技能教学建立平等医患关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9):57-58.

[5]孙世光,李连新.加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思考[J].人民军医,2011,54(4):348-349.

[6]孙丽.剖析现今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3):1-2.

[7]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2),9(4):148-151.

[8]YangW,ZhaoW,XiaoJ,etal.Medicalcare andpaymentfordiabetesinChina:enormous threatandgreatopportunity[J].PLoSONE,2012,7(9):e39513.

Goodcommunicationbetweendoctorsandpatients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diabetesspecificimplementation

ChengHongwei1,ZhangWeihua1,HuXiaojuan2,ShenLu2
Tianji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3000001
Shanxi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7100022

Objective:Asachronicnoncommunicabledisease,diabetesispresent"highincidencerate,lowawarenessrate,high pathogenicrate,highdisabilityrate,lowrateofcontrolstandardrate,heavymedicalburden",etc..Goodcommunicationbetween doctorsandpatientsmayplayanimportantroleinthemanagementofdiabetes.Onthebasisof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 doctorsandpatients,thekeyistobuildalongrange,thesystemofdiagnosisandtreatment,andthehumanisticcarethroughdisease management.Goodcommunicationbetweendoctorsandpatientsisanimportantfoundationforthepracticeof"takingpatientsas thecenter"ofthemedicalmodel,maximumdelayacute,chroniccomplicationsoccur,development,reducingthemedicalburdenand improving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andincreasingthelifeexpectancy.

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Diabeteseducati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9.94

猜你喜欢
医患医师医疗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