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水保服务切入点激发社会办水保热情

2015-01-27 10:35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水保水土保持群众

刘 毅

(龙南县水土保持局,江西 龙南 341700)

找准水保服务切入点激发社会办水保热情

刘 毅

(龙南县水土保持局,江西 龙南 341700)

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民间资本;龙南

龙南县借助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平台,从政策推动、市场牵引、政府激励、转变观念四个方面入手,激发社会办水保热情,并从五个方面搞好服务,提高社会办水保的质量和水平,开创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良好局面。

龙南县地处江西省南部,是典型的“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山区县,土地总面积1 641 km2,人口32万人。1998年被列入全国八片二期二阶段重点治理县后,项目区内的乡(镇)政府纷纷借助这个平台,立足农户“山窝”治理模式,大力推动开发性治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县政府也积极搭好舞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内外资企业、开发治理大户投身到荒山的开发治理中,进行规模化的现代农林业开发和生态建设。据统计,目前全县规模以上的开发治理户有141户,解决了4 900人就业,森林覆盖率也提高到了82.16%,开创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良好局面。其主要经验和做法如下。

1 政策推动,营造浓厚氛围

根据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现行示范区建设的决议》,龙南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一年开好局,三年见成效,六年大进展”的生态建设规划,并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具体行动步骤上,做到“关、造、改”相结合。一是“关”。关闭县城附近影响道路安全、群众生活的采石场,不允许矿产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到期后逐步关闭。同时,在全县范围内依法提高各种采矿行为的生产建设成本,确保“谁破坏,谁治理”落到实处。二是“造”。山上造、农村造、城市造并举。在山上重点对火烧迹地、采伐迹地以每年1 733.33 hm2的速度人工造林;在农村则按照“进村一条绿,环村一片林,围塘一圈树,绕屋一片果”的要求造林;在城市则从细处入手,使绿化景观与城市景观相协调,努力达到“四季常绿,一年有景,工厂园林化,城市森林化”的要求。三是“改”。重新核定4.47万hm2生态公益林,每年投入生态补偿金1 000万元,改造林木景观。

2 市场牵引,开发唱响致富曲

对于广大山区农民来说,水土流失开发性治理使家家栽下了经果林,户户捧上了聚宝盆。水土保持为群众提供了可靠的可供开发的水土资源,林权改革则进一步释放了群众治山治水的热情。在城市,去农村创业成为新生事物。程龙镇是龙南县最早以水土保持为平台进行脐橙、鹰嘴桃等果业开发的区域之一,“城里住商品楼,农村建别墅,开着轿车去劳作”成为开发治理的一道风景线。在农村,通过开发性治理实现致富的农户比比皆是。桃江乡水西坝村岗山开发治理区,现在每家每户都住上了“小洋房”,果业经营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农闲时他们还做些短工和小生意;靠近县城、交通便利的开发户,利用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建设经营以饮食为主的生态农庄也实现了快速致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目前龙南县已有2 000多户群众按照“一户一山窝”的开发治理模式,在山上“安营扎寨”。

3 政府激励,众人拾柴火焰高

龙南县以乡(镇)为单元,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搞好道路、水电设施配套,然后鼓励群众与乡(镇)签订合同进行承包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农户建果园达1.33 hm2的每株果树补助1元,对乡(镇)集中连片开发达33.33 hm2的奖励2万元,达66.67 hm2的则奖励5万元;县财政每年下拨70万元实施“知识化工程”,对农民进行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技术培训,每年培训1.4万人次;捆绑扶贫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和重点治理资金,大力推行“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对建设沼气池的农户给予500~800元的补助。该县的各种经果林种植以每年400.00~666.67 hm2的速度递增,目前开发治理的果业面积已达到了5 333.33 hm2。

4 转变观念,绿色产业引大户

目前,龙南县开发治理面积达33.33 hm2以上的大户有52户,主要有用材林开发型、现代农业产业型、现代产业+生态休闲观光型。用材林开发型都有朝着生态农庄、生态休闲、生态观光方面发展的趋势;现代农业产业型都是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如梅花鹿养殖+脐橙产业、香猪养殖+脐橙产业、蛋鸡养殖+苗木花卉产业、中华鲟养殖+用材林产业、娃娃鱼养殖+用材林产业等。80%以上的产业开发大户都是矿山开采、冶金提炼的老板。如龙南县振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从矿业开采转型为专业育林、科研开发的一家公司,有9个林场,面积达3 333.33 hm2。

5 找好支点、搞好服务,激发社会办水保的热情

为发挥好国家水保重点建设资金的引领作用,龙南县从5个方面着手,找好支点、搞好服务,激发社会办水保的热情,提高了综合开发治理水平。据调查,龙南县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治理资金的投资效应可达到1 ∶5~1 ∶20的功效,即国家投1元钱即可以吸引社会资金5~20元,甚至更高。

一是明确中心,找好切入点。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点多、面广,群众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但综合治理的宗旨不会变。为推动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山上、山下一起治,个体、集体共受益”的治理格局,龙南县在完善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据不完全统计,已为1 200多户企业、大户、群众完善了基础设施。

二是尊重民意,高标准规划。根据群众意愿,听取专家意见,立足小流域特点,开发治理做到“山顶戴好帽,环山等高反坡挖好带,生产便道排水沟有出路,山脚塘坝好蓄水”。在新农村建设点,立足村组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背景,做到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激发群众投入资金搞好生态宜居村庄的建设。

三是树立典型,促进产业发展。①按照分类管理、树立典型的原则,选择典型,帮助其完善以挡土墙、排水沟、蓄水池、田间道路为主的水保基础设施,建立示范性基地。②做好山上文章,同时不忘山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武当小流域充分利用毗邻广东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地理、土壤优势,大力发展了玉豆、荷兰豆、甜玉米种植业。③建设示范基地,培养乡土人才。把祠堂变学堂、基地变课堂,让群众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四是多管齐下,提高服务水平。把水保重点建设工程的资金管好、用好,提高服务效率;总结典型,培养乡土人才,加强技能培训,补齐大部分群众的种养技能短板,用心做好服务,真心帮助群众;从规划到实际操作注入水保元素,加强实地指导,使各种服务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五是捆绑资金,打造亮点精品。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把农业、水利、水保、扶贫、林业、国土等部门的资金捆绑使用,建设好精品、打造好亮点,推动产业的发展。如在游阁小流域原野油茶林基地建设中,龙南县水保局以“完善水土保持设施,打造油茶林示范基地”为主要目的,充分捆绑水保、林业、国土、扶贫部门的资金,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使该油茶林产业基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实现了“山坡水不乱流,山沟泥不下山”的目标。其经验推广后有力推动了全县油茶种植的发展。

(责任编辑 张培虎)

S157.2

C

1000-0941(2015)11-0063-02

刘毅(1968—),男,江西龙南县人,工程师,副局长,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2015-09-30

猜你喜欢
水保水土保持群众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难题及解决措施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多让群众咧嘴笑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