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探讨——信息不对称视角

2015-01-27 12:11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牟巍山东财经大学王晓霞
中国商论 2015年15期
关键词:问题及措施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

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牟巍山东财经大学 王晓霞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探讨——信息不对称视角

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牟巍
山东财经大学 王晓霞

摘 要:会计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与被投资单位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缓解经营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冲突。信息披露水平偏低是当前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旨在分析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信息披露等问题,并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信息披露 信息不对称 问题及措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和比重也逐渐上升,对于公司的信息披露也需要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公司近期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这有利于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及时获得最主要、最直接的信息。股东、债权人、投资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有投资价值的信息资源,从而有利于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决策,最终达到规避风险和追求利益的目的。

信息是企业的一种独特资源,外部使用人获得企业有价值信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是由于外部使用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和利用信息的程度不同,导致了上市公司与政府、债权人、股东、各类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严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这种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会计信息需求者有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降低了投资者的鉴别成本和投资损失成本,进一步提升证券市场的透明度。

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界定不明确

从决策有用观的角度来说,越是充分可靠的会计信息越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做出更加有效率的决策,因此他们会要求公司披露尽可能多的反映企业相关数量和质量的会计信息,从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水平,提高投资者决策的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信息披露程度越高越好。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的成本会随着信息披露数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但是,过度的披露信息,对于缺乏信息分析能力的中小投资者,也会增加他们对信息的分析和鉴别成本,这将违背成本效益的原则。企业若不能很好地界定信息披露的程度,将会影响信息使用的效率。很多上市公司经营者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倾向于降低披露成本,甚至有些企业管理层对于信息披露坚持的原则是能少披就少披、能不披就不披。虽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信息需求者不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2.2 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行为

在证券市场透明度增强的环境下,公司对外披露信息存在各种违规的现象。尤其在基于盈余管理的经营模式下,公司高层管理者为粉饰公司的盈利水平,进行会计造假、操纵利润。从国外的世通、雷曼到国内的恒大地产、洪良国际等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也存在利用不同的手段进行财务造假的现象,他们对外提供的不真实的信息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造成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

企业内部盛行业绩与薪酬奖励挂钩的机制,使经营者在投机利益的驱使下,加大盈余操控的力度,将真实的财务信息变为利己的数字游戏,这加深了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损害了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此外,一些大企业为了满足资金筹集的需要,信息的披露主要针对大股东而忽视中小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等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这种不均匀的分配使得经营者与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加深,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2.3 会计信息披露公平性较低

公平性的缺乏主要源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在企业经营前期,经营者过度自信,对外披露企业信息时隐含利好消息,诱使潜在投资者基于被投资单位前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等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能会导致投资者蒙受损失。在企业经营的后期,出于投机的心理,降低了其努力的程度,同时为了获取超额的利润而徇私舞弊,粉饰公司报表,这不仅降低了外部使用者对公司的信任,也加大了股东的代理成本。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会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导致了不同规模的投资者分配的利益也会存在差异。处于强势地位的大股东或者机构投资者,授意或暗示会计人员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他们利用其本身的优势地位影响甚至控制会计信息的形成以及披露过程,从中获得不正当的收益,这种行为严重地损害了企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2.4 中介机构独立性与合规性偏低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连接企业财务信息与外部使用者之间的重要桥梁,投资者一般通过阅读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做出投资决策。国内的中介机构与国外的相比,无论在整体业务质量还是业务规范性上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几年,国内的中介机构业务规模和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与国内外的中介机构在业务上的竞争也不断加剧,这将促使他们采取降低审计收费或者帮助客户违规操作等不正当手段来争取客户,甚至帮助上市公司进行报表造假,获取不当利益。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审计的独立性,不仅降低了外部使用者对公司信息的信任程度,而且加深了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改善措施

改善企业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行为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本文针对上述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具体现象,提出以下几点措施规范和改善会计信息披露,从而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保护企业投资者的利益。

3.1 逐步完善企业会计披露的相关制度,着重强调监管部门在披露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采用自愿披露的原则,所依据的准则门类混乱。因此,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加大自愿披露的力度,对于公司重大的决策或变更,可采用强制的披露政策。财政部、证监会等相关部门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针对伪造财务信息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造假者的违规成本。证券交易所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开谴责和通报批评制度,对于上市公司的各种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进行公开谴责和惩罚,同时加强对企业事后整改情况的监督。对于拟申请上市的公司,中国证监会会同证券交易所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督查的力度。对于发生特殊事项的公司,派出专业机构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监督,对于需要整改的不合规信息披露行为进行指导,进一步加强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对于信息披露的监管地位,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

3.2 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 “一股独大”的现象,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并且使中小投资者利益严重受损。首先,完善股东大会制度,采用表决信托制度及累计投票制度,使中小股东也有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防止大股东的独断专行。其次,完善董事会制度并继续推进独立董事制度,保障股权平等和民主决策原则的实施。最后,着重强调监事会的作用,明确监事会独立行使监督工作的权利和职责范围,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的力度,提高中小投资者的公平性。

3.3 加强会计信息的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效率,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会计信息定价功能主要解决事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我国“弱势有效”的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可以反映企业过去经营收益的状况,投资者通过了解财务信息并作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会计信息治理功能主要解决事后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内部经营者形成有效的激励监督,约束内部管理者的各种投机行为,使投资者获得正常的回报。加强企业定价和治理功能,可以促进企业对外提供真实、可靠、及时的企业信息资料,从而为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加强会计信息的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可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进一步解决由于公司内部人员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

3.4 加强第三方审计的独立性,提高执业人员的执业质量

会计事务所行业可以通过市场手段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执业水平,从而可以摆脱对审计大客户在经济利益上的依赖。证监会监管部门应当规定被审计公司在年报中详细披露各项审计活动的收费情况,公正透明的审计收费制度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利用降低审计费用等不当手段对中介机构进行干预,妨碍其做出客观独立的审计判断。同时减少了中介机构以降低收费标准为手段不公平招揽客户的违规现象,有利于中介机构充分地发挥其独立审计监督的作用。从事务所角度,应加强所内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以及职业能力的培训,提高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改善审计质量,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和规范。

在资本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基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缺乏公平效率性及真实可靠性,投资者使用了错误的信息,将会造成投资失效的损失,加深了与内部人员之间的矛盾。加强政府部门的制度建设和监管、改善企业内部结构、规范外部审计执业,都可以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本文仅从几个突出的角度进行阐述,未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望对企业的实际应用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陈守德.财务报告质量评估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1(11).

[2] 方红星.制度竞争路径依赖与财务报告架构的演化[J].会计研究,2004(1).

[3] 齐俊英.刍议会计制度变化对信息披露后果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0(12).

[4] 魏明海,陈胜蓝.投资者保护研究综述:财务会计信息的作用[J].中国会计评论,2007(1).

[5] 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定位分析[J].财会月刊(会计版),2000(12).

[6] 吴水澎,秦勉.论会计信息资源的配置机制[J].会计研究,2004(5).

[7] 许道琼.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与形式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4).

[8] 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2).

[9] 张长江,温作民.会计中介机构角色创新与会计信息质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

[10] 张艳肖.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金融,2008(7).

作者简介:牟巍(1978-),男,山东泰安人,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审计方面的研究;王晓霞(1987-),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财经大学,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审计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c)-044-03

猜你喜欢
问题及措施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民政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与启示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