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其绩效问题的文献综述——基于政治关系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

2015-01-27 12:11浙江财经大学王瑛
中国商论 2015年15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绩效

浙江财经大学 王瑛

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其绩效问题的文献综述——基于政治关系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

浙江财经大学 王瑛

摘 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探讨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绩效挂钩的相关因素以及政治关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影响和作用。首先,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农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因素并说明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必要性;其次,结合迄今为止政治关系和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分析政治关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综合文献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在实施新农村战略建设中,政治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本,有利于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

关键词:政治关系 社会资本 农村专业合作社 绩效

1 引言

实施新农村战略建设以来,农村专业合作社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农村经济形式得到迅猛发展,并且由于其特殊性和新颖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不仅起步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特殊的情况,在此种大背景下,对影响农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和进一步的探讨十分必要,此举不论是对当下还是长远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着手分析,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和研究,将重点放在探寻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影响因素上,总结规律,用良好的理论基础来推进农村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研究对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国外研究现状

最早在160多年前,国外就已经出现了“农村合作社”一词。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村合作社也在此期间经历了种种考验和改变,从而成为一种经济形式一直存在着,正是这种长期的磨砺和变化,使农村合作社不断强化完善和适应社会,为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做出独特的贡献,令其不可或缺,并逐渐推广开来,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其他国家的农村合作社经济蓬勃发展。

关于农村合作社的理论,国外学者们走在研究前沿,并提出了众多观点和理论。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合作社——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于1844年在英国成立。作为世界合作社的一面旗帜,使合作社从理想主义转向合作主义,为后来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国外学者对合作问题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前后,但真正提出并对农村合作社经济进行系统的、有规模的深入研究是在20世纪40年代。但也有较早的相关理论出现。如学者代萨皮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农业应该根据农产品种类的不同分别至上而下地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然后引导社员加入,并聘请专家进行事务处理,最后通过达成契约的途径将合作社的权利进行集中性控制。此观点也被称为“合法垄断”学说。随着合法垄断学说的提出,其他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斯诺,他认为:市场之间竞争的平衡可以通过合作社的模式来平衡,经济效益也能因此而扩大。

20世纪40年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是Emelianoff和Enke。1942年Emelianoff的专著《合作经济理论发表》,将经典厂商理论应用于合作组织,并对合作社的本质进行了界定:合作社就是以社员为委托的代理机构。Enke于三年后发表《消费合作社和经济效率》一文,其中也和Emelianoff一样,用了经典厂商理论,将合作社类比为一种厂商,一套有效的组织合作方法随之出现,合作组织开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更是推动了农村合作经济理论的全面发展。

此后,Phillips对Emelianoff的合作社本质定义更进一步地做出了深化和延伸,提出:“在合作社中社员所起到的决策作用就是使他们的边际成本等于合作社的边际收益。”这一观点。克劳德·维尼继承了前面学者们的合作社思想,经历长期的对比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资本虽然在合作社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只有人的联合所产生的作用远大于资本单方面的作用,并以理论为前提条件,通过总结提出了著名的“社会经济”理论。

目前,国外农村合作社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借鉴和进一步思考,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我国合作社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但各国具体国情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各个国家各个阶段的农村合作社也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理论的研究也要随着变化和发展。

3 国内研究现状

相较于国外,目前我国关于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的理论研究还是相对落后。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中期,也就是建国后。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理论的研究指导思想,马、列、恩思想贯穿分析研究的始终。且我国理论界真正开始重视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研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时农民专业协会等新的农村合作社才在我国部分地区建立起来。

纵观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进程,20世纪90年代后是一个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的大跨步也是前进的瓶颈时期。各地农村合作组织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建立与壮大,又在90年代市场经济要求不断发展的催促下,曾一度出现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匹配的情况。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户分散经营模式开始受到市场经济风险的大力冲击,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逐渐凸显,情况也日益复杂。作为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三农问题始终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除了政府进行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外,我国农村合作社相关的理论工作者都希望能够通过分析研究当前的农村合作社经济提出理论和建议,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应对现阶段农村合作社管理不到位、组织化程度低和绩效低的问题。

要想提出正确的理论以指导现实,就要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夏英于《中国农村专业协会:发展状况与组织机制》一文中指出:只有通过对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和内在弊端实施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为合作社今后的不断深化发展形成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学者张晓山经过对农村合作社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后提出,通过激励和财政支持等途径可以帮助农民维持一个较低的交易费用和扩大其交易的数量,从而有效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议价竞争能力,既能不断增加农民收益,也能推动农村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

4 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遇到的问题除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催促和市场经济风险对其的冲击外,国际背景、政府行为和政策也对其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我国入世以来,全球化背景下产业规模化、国际化等趋势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政府更要关注“三农”问题,为农村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在市场经济和入世挑战中仍能迎难而上。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趋势,但与此同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并且存在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国家对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农村发展资金紧缺。此外,国家法律供给不足,导致农民合作社的运行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一方面,众多农村缺少的社会资源仍掌握在政府手中,如技术、信息、农产品流通主要渠道等,而另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仍存在着缺失,政府缺少这方面的指导就造成了其不能科学有效地对农村合作社进行管理,城市经济组织和研究机构也缺少途径走进农村,这一系列问题都将导致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困境。

5 社会资本、政治关系和农村合作组织

组织作为一种经过精心设计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自人类有意识以来便得以形成,并经过千万年的演变不断进化。同理,想要农村经济得到长远和谐的发展,就必须强调和依靠合作的力量以达到目的。因此加强农民合作,发展农村合作社是提高农村发展效率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道路。作为一个组织形式存在的农村合作社,除了拥有组织成员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外,其他组织运行所要求的条件也必不可少,包括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社会网络(适当的社会资本,包括宏观社会资本和微观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者是法国学者布尔迪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及符号资本的相互转换是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重点,行动者通过社会资本获取经济资源,同时也试图提高自己的文化资本和其他资本来与制度化的机构建立密切的联系。1998年,学者Portes 提出:社会资本是一种潜在的现实的资源的集合体,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与这些资源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一个群体中成员的身份与这种资源关系密切。林南(2005)把社会资本界定为“在具有期望回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投资”,他认为,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源,更是一种社会资本,因为市场的不理想,所以人际关系成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也就是说市场信息不能为所有人共有,而只能为相对应的一部分人所具有。

中国社会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强调人际和社会网络的社会,相关理论和文章都层出不穷,如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就以“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对人情化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做出了具体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关系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资源,它与其他资源相连接,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调用其他资源化为己用。此外,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打破旧的关系网络,就会相应地产生新的关系网络。

Choi等认为,由于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良好的价格体系和完善的法律系统等因素的缺乏,从定价和法律执行的角度来看,交易成本将因此出现十分昂贵的情况。这就意味着人际关系网络作为自身经营战略的一部分存在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经济组织里。这也表明政治关系在经济组织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6 结语

首先,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本会使人的社会工作和生活相对更加顺利。作为一个组织或地区特征的社会资本,能够通过推动和协调人们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并能够提高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社专业化合作程度不够,既缺乏健全而规范的内部运营机制,又缺乏外部公共物品等因素的支持,在一个长期发展层面上看还是十分脆弱。

其次,在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的地位和定义模糊,具体表现在作为经济组织的农村合作社和作为行政机构的政府进行互动的关系仍旧存在不平衡,良好的互动关系也没有成功地建立,这就导致了政府强硬控制或干涉、或者不闻不问两种极端的出现。倘若政府能够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如在财政、信贷、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更有利于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此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资金、技术(核心产品和技术)紧缺问题,再加上无明确的法律法规保障、支持和规范,使农村合作社经济实力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而政府掌握着主要的社会资源,在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都可以给农村合作社提供有效的帮助和科学的指导,以推动农村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由此可以得出,正因为农业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和天然的弱质性,本身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政治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同时也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在政府对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保护薄弱、金融体系落后的情况下,起到了一定的替代和弥补作用,使农村合作社无法在体制内、市场化的途径获得经济等资源的情况下,获得额外的支持和资源,使其能够继续发展并在绩效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黑曾著,周连云,王义校译.美国新一代合作社及其新型业务[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0(12).

[2]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7.

[3] 陈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刍议[J].理论与改革.2003 (3).

[4] 丁为民.西方合作社的制度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

[5] 杜吟棠.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6] 管爱国,符纯华.现代世界合作社经济[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7] 郭红东等.浙江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发展的完善与创新研究[Z].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03. [8] 河北省委农工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新特点[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2(5).

[9] 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3(3).

[10] 边燕杰,邱海.维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

[11] 罗党论,唐清泉.政治关系、社会资本与政策资源获取: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09(7).

[12] 潘越,戴亦一.社会资本、政治关系与公司投资决策[J].经济研究,2009(11).

[13] 戴亦一,张俊生.社会资本与企业债务融资[J].中国工业经济,2009(8).

[14] 杜兴强,雷宇,郭剑花.政治联系、政治联系方式与民营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9(7).

[15] 冯天丽,井润田.制度环境与私营企业家政治联系意愿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8).

[16] 胡旭阳.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J].管理世界,2006(5).

[17] 李懋,柳银军.所有制类型对我国企业借贷成本的影响及民营企业的应对措施[J].管理评论,2009(9).

[18] 李长健,江晓华.唐欢庆我国农村合作社与政府关系的法律研究——以农村合作社发展模式为视角[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19] 王震江.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作用[D].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4.

[20] 孙铮,刘风委,李增强.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一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5).

[21] 唐建新,卢剑龙,余明桂.银行关系、政治联系与民营上市公司贷款一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11(3).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c)-053-03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绩效
基于SCP范式对我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的分析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