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

2015-01-27 12:11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孙慧卿
中国商论 2015年15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孙慧卿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孙慧卿

摘 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像是商界中的一只蝴蝶,轻轻扇动翅膀便带来了巨大变化,其中,线上金融的出现表现得尤为明显,大有颠覆传统银行的态势。面对来自互联网线上金融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应该及时调整经营管理模式,积极运用新技术和新理念,使传统商业银行能够站住脚跟。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平台模式建设、金融服务体验以及监管政策导向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在新型金融模式下如何调动资源,应对挑战。

关键词: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线上金融 电子商务信用

1 引言

以互联网发展为依托的电子商务、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技术迅速发展并被广大网民所接受,互联网形态下的线上金融也成为人们所熟识的网络服务方式之一。互联网是线上金融模式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据调查显示,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几乎颠覆了传统交易方式,间接引发了金融领域在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派生出了许多种模式,如第三方支付、阿里贷、网络保险、移动支付等。在不断翻新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发展下,传统金融机构迎来了不小的挑战。

从目前发展形势分析,电子商务的交易仍在持续扩大,所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日益健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下,新的金融模式必将取得更加合理的发展渠道,从而建立起合理合法的信贷体系和融资渠道,使传统银行受到巨大冲击。

2 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析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不同于现实中银行间接融资和市场资本直接融资的一种金融运行方式,在移动互联网设备、云计算以及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新型金融模式找到了生长的土壤,对传统银行金融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互联网金融模式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传统银行的中介职能失去了意义。

但是,从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来看,网络支付领域已经相当成熟,并走向了面对面电子支付,成为业内人士研究较多的一个方面,而线上融资则是相对年轻的领域,其以电商平台和电子商务信用为基础,处在待完善阶段。就目前来看,线上融资操作简单,门槛低,加入和撤出都十分方便,受到小微企业和个人理财的青睐,典型产品有京东、余额宝等。

除了线上融资外,还有像阿里金融旗下各项金融服务业务。这些金融服务业务能够向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周转,并且具有“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特点。之所以线上金融信贷活动能够如此便捷,主要是它能够运用相关产品如淘宝、支付宝等平台获取客户信息和信用表现,借助大数据理念,从而获取该客户的信用评分,大大缩短了贷款时信用考核的过程,为小微企业解决了在缺乏不动产抵押和财务报表分析情况下的资金问题。有人会问,那么线上金融就不怕出现风险问题吗?对于风险问题的评估和规避,线上金融同样有自己的方式。

阿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体系同样是建立在与阿里相关网络产品基础上的,建立了包含多层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在内,能够有效实现风险控制。首先,阿里采取网络联保的模式,对客户进行质量筛选,解决彼此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运用数据采集等技术手段对客户之前的还款动态和意愿进行评估。最后,在经历了一系列评估之后,还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机制,提高该客户的违约成本,从而提高了还款系数。这样就能够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风险规避。由此可见,线上金融并非所谓的不靠谱,而是能够在提高审查效率和节约授信成本的情况下完成金融业务。

3 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带来的挑战

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带来了三方面的挑战,总结如下。

3.1 边缘化风险

在互联网铺天盖地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时,许多传统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机构都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在金融行业也是如此,比如,随着互联网线上金融的功能不断健全,出现了许多专门针对传统银行的替代功能。支付宝上的快捷支付服务就几乎取代了传统银行的网银支付。仅需要将银行卡与支付宝快捷地服务功能绑定,即使未开通网银业务的银行卡也可以便捷地进行网上交易。为了提高安全系数,支付宝还设置了多重密码验证,使交易更加安全。除此之外,还有信用卡还款功能,减少了跨行还款的障碍和手续,不仅能够简易还款,还能够间接提高信用卡使用频率。像支付宝的这种功能就加快了传统网银的边缘化速度,导致银行网页客户流失,中收渠道也大大减少。因此,传统银行边缘化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互联网金融技术方面的优势。传统银行自身固化性较强,技术升级缓慢,无法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创新。

3.2 优势被蚕食风险

传统银行拥有较高的诚信优势,政策红利,资金成本和作业成本,是吸引客户的主要优势,同时相对于其他非金融机构而言,也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机构信誉度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在他们没有获得资金储蓄权利的情况下,就能够依靠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得相当数量的沉淀资金。比如支付宝不定期举办的存钱送礼活动,就能够吸收大量的资金流通,形成资金沉淀。面对捆绑性较强的互联网服务功能,传统银行在吸纳储蓄金方面就有明显不足。这就使传统银行的诚信优势和作业成本优势受到了威胁。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措施的不断成熟,对于新金融模式的政策法规的出台也是指日可待。假如互联网金融取得了政策方面的支持,那么传统银行的又一优势将受到威胁。

3.3 转型和业务拓展的风险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知,传统商业银行必须做出动作应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威胁和挑战。通过调查和综合研究发现,当前传统商业银行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存贷利差减少,转变盈利方式和拓展中间业务压力较大的问题。所以,传统商业银行急需拓展出轻利差业务,从而尽量摆脱监管对资本充足率的束缚。这就需要传统商业银行在改善客户体验状况方面做出努力,争取在政策束缚下能够做出更多的自由动作,获得客户的认可。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拓宽中收渠道,在同步减少以前的中收服务费用的同时,从其他方面赢得客户对新的中收渠道的认可。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和业务拓展都有相应的风险出现,需要在政策支持、客户接受的情况下开展稳妥措施,降低转型和业务拓展可能带来的风险。

4 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发展方向

4.1 完善线上信用评级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

对于应对线上融资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便捷度的挑战,传统商业银行可以建立起以自身银行为基础的线上信用评价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尽量减少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时间和步骤。这就需要建立起线上线下联通的信用评级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使大数据思想不仅停留在线上融资,还应该进一步扩大数据收集范围,使线上线下信息更加完善,形成优势互补,从而真正提高给客户解决资金问题的效率。实现违约信息的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这样就能够提高线上金融信用评级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的准确度和安全度,也能够使惩罚力度大大提升,风险控制体系更加完善。最后,还要进一步拓宽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思路,创新风险信息搜集手段,实现对客户风险信息的分层管理,提高客户对银行业务的利用率。

4.2 借势转型加快传统商业银行发展

互联网金融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使商业银行认识到了自身在了解客户需求,方便客户办理上存在着明显不足。因此,商业银行要以此为导火线,着力推进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迈进,像电商平台提供便捷、合理的服务一样,推出切实适合客户需求的业务产品。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建立良好的过渡性平台,使自身业务能够平稳过渡到立体化多维度的经营管理模式中。除此之外,传统商业银行还要发挥自身原有优势,充分扮演理财全能管家的角色,使自身的可靠性与互联网金融的灵活性相结合。一方面为企业客户建立安全的网络操作平台和渠道,满足客户在不同时间、地点对公业务的需求;另一方面,为个人客户打造一键式服务,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最人性化的理财产品和业务服务,全方位提供可靠的人工金融服务方案。

4.3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需要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与交流,也只有建立完善的合作关系才能够在竞争中获得自身进步和长足发展。针对这种合作关系,传统商业银行也要看到合作可能带来的弊端,从而有针对性地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规避新的风险点。首先,在政策层面上来看,目前国内尚未出台成熟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条例,在行业规范操作和监管标准上仍有待提高。其次,从操作层面来看,许多商业银行在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前,由于主客观原因并没能对合作方展开完善的资质考核。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尊重行业规则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确保风险隔离机制和应对机制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发挥作用。

5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新金融形式正在依靠互联网的天然特性摆脱地域的约束,找准传统商业银行服务盲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起来。而传统商业银行则需要在加强与互联网金融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政策倾斜获得自身立体式发展。随着国家不断出台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越来越多的中小微客户被互联网金融机构所吸引,大幅减少了中小微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对公业务。但是,在互联网业态下的商业银行不能被互联网环境冲昏头脑,还需将信用体系牢牢抓住,利用好自身拥有的丰厚的资本和政策,加强与互联网金融机构联合,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产品,以金融业内领头羊的姿态,带领互联网金融走向共赢。

参考文献

[1] 张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J].中国经济报告,2014 (02).

[2] 梁璋,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新金融,2013(07).

[3] 王佳颖,王觉民.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研究[J].金融纵横,2013(06).

[4] 崔浩雄.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研究[J].海南金融,2013(06).

[5] 穆小华.有关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市场策略的分析[J].企业研究,2013(10).

[6] 杜轩.银行做电商:玩的就是数据[J].中国新闻周刊, 2013(01).

[7] 潘智力.阿里小贷模式的内涵、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2(03).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c)-079-03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迎来发展新契机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