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5-01-27 12:11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陈滢
中国商论 2015年15期
关键词:大数据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陈滢

大数据时代下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陈滢

摘 要:大数据是在数据云集的时代下信息产业又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它也为我国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管理方面,它能够驱动企业向智能化发展;在研发方面,它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在销售服务方面,它能帮助企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但同时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急需应对。

关键词:大数据 企业互联网 个性化营销服务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又一次重大技术变革。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对大数据寄予了巨大的希望。我国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可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为我国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1 大数据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1.1 大数据可降低工业企业新产品研发成本

将传统工业与大数据产业相结合,采用大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新需求的探索和新材料的研发,既可降低研发成本,又能提高新产品研发的准确性。如对于一些产品企业来说,为了迎合顾客需求,增加市场占有率,经常会在产品线上增加许多新的功能,但有可能一些功能不会真正地被顾客所使用,而有些真正需要的功能却容易被忽视。针对这种状况,大数据可通过各种移动设备和其他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输入捕捉到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为产品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分析报告,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研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1.2 大数据可驱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大数据+制造业”既符合我国“互联网+”计划的要求,也有利于驱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制造企业引用大数据技术,首先,可能通过数据随时监控生产状况,发布指令及时改善问题,形成智能化的企业管理系统。其次,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制造业企业可以准确地预测全球不同市场区域的商品需求,帮助制造业企业提升营销的针对性,降低物流和库存的成本,减少生产资源投入的风险。最后,通过企业与消费者间的交互数据分析,可让企业更精确地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与喜好,并据此生产出个性化的定制产品,既可推进产品创新,又可令制造企业致力于服务的提升。

1.3 大数据为金融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营销手段和发展模式

大数据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提取和分析,能够将各种问题更加量化地予以体现,反映情况更加直观、具体。首先,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可以更加准确地查找出内部管理缺陷,并据此重新规划,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实行更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其次,通过大数据分析,金融机构可以更完整、更深层次地了解客户习惯及客户需求,以便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特别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互联网企业拥有了更广泛的客户资源和信息数据库,借助大数据采集、分析功能,能够利用比较低的成本,获得数据应对策略,提供了网络金融模式发展的新思路。

1.4 大数据可助物流企业提高运营效率

大数据正是提高物流效率最有效的方法。第一,使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通过标记于集装箱上的标签可以自动收集进出货场的集装箱数据,全程自动识别和跟踪集装箱,进而提高码头处理集装箱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集装箱的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打造透明的物流供应链,实现信息流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有序控制;第二,可以利用大数据对未来航线的国际贸易货量进行预测分析,预知各个港口的热度;第三,可以利用天气水文等分析数据对运力投放进行预警,以便在不利的天气情况下及时进行操作调配;第四,可对客户行为进行分析预测,对目的港弃箱行为进行预警,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发生等。

1.5 大数据可助商业企业服务更具个性化

以前商业企业的营销多是基于直觉或者粗放式的营销决策,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带来一种更为科学、精准的营销方式,它将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更为贴心、人性化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如企业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确认企业的消费群分布在哪里,企业的潜在用户在哪里,用户的喜好是什么,用户近期购买的商品是什么,未来可能需要什么服务,从而通过整合数据构建消费者的整体轮廓,以准确地预测出消费者的新需求,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可以预见,未来的商业市场中谁能在市场营销中用足用好大数据技术,谁就能赢得市场先机。特别是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的时期,数据更加集中,数据搜集渠道更为广泛,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就更为重要。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且我国大部分企业已基本具备了应用大数据的条件。

2 我国企业应用大数据的基础

2.1 我国使用计算机办公的企业比例较高

应用大数据技术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有硬件支撑。我国企业的计算机普及度较高,大部分企业都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使用计算机办公的企业比例为90.4%。其中对大数据技术需求较为旺盛的行业中,使用计算机办公的企业比例为:制造业企业占总数的88.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总数的94.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97.1%;批发和零售业占90.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企业总数的97.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总数的86.5%。

2.2 绝大多数企业使用互联网进行办公和管理

大数据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挖掘和应用,因此企业要应用大数据就必须具备互联网络基础。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已经使用互联网进行办公和管理。据中国互络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使用互联网办公的企业比例为78.7%。其中使用互联网办公的制造业企业占总数的7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占总数的76.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企业总数的93.2%;批发和零售业占78.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89.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80.8%。

2.3 50%左右的企业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服务

大数据技术在企业应用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而这些服务都要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因而企业若有使用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基础,对未来大数据的应用会事半功倍。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使用互联网的企业中,有46.5%通过互联网提供客户服务。其中比例最高的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比例为57.3%。其次为制造业企业,比例为51.5%;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例为45.5%;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47.8%和3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所占比例较低,为31.3%。可见,有50%左右的企业有应用互联网为用户服务的经验,其他服务企业和物流企业也在逐渐适应网络化的服务体系。

2.4 我国企业积极开展在线销售

大数据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准确的分析数据,从而帮助企业确认目标客户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销售水平。而企业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在线销售则更能直接体现出这一技术的成效。目前,我国企业已经逐渐开始尝试建立独立网站,并将产品在网上进行销售。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开展在线销售的企业比例为24.7% 。部分重点行业中,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业的开展比例较高,分别达到38.4%、36.5%和34.9%,特别是O2O商业模式的出现,将线上与线下销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直观、便利的购物方式,它不仅提升了企业开展线上销售的热情,它的特点也决定了O2O将会成为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

3 我国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面临的挑战

3.1 选择什么样的大数据应用方式

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而网络等外部环境中的数据更是更新迅速,数据量庞大。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数据加以分析,购买什么样的数据产品进行应用都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要了解自己所在行业的核心是什么,行业的主要竞争点在哪里。其次要客观评价自己的企业,企业的优势在哪里,与同行业其他行业相比差距在哪里。最后要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确立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了解企业未来运作中是要先进行管理方法的改进还是新产品的研发,或是客户群体的服务。从而针对具体的分析结果选择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大数据产品,并确立实施规划,分步应用,层层推进。

3.2 在什么样的平台上应用大数据技术

企业获得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并据此改变销售模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一切都需要通过网络实现,而企业需要在什么样的网络平台上实现大数据带来的管理、销售、服务的变革,也是需要深入分析的。如公共的销售服务平台有自己的运作模式,统一的宣传销售方式,但却无法实现企业的差异化、个性化营销,也无法将企业的意图完全体现。因此,若想更好地实施企业的规划,就必须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搭建独立的销售、服务平台。但目前,我国企业建立独立网站,开设销售平台的还不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企业中有41.4%建立了独立的企业网站,有17.0%的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建立了网店。既建立了独立的企业网站,又建立了销售平台的仅占13.4%。

3.3 网络环境下如何保护企业技术秘密

应用大数据的企业需要在网络上传输数据,获得数据分析结果,且其中许多关键数据特别是有关新产品研发的数据都是企业的核心机密,因而企业网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调查,有35%的企业存在安全问题担忧,49%的企业表示其已有的安全解决方案和产品已可提供适当的大数据安全。29%的受访企业表示现有解决方案和产品不适用于大数据,22%的企业不能确认。可见,企业在应用大数据技术之前要首先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重新构筑坚固的防火墙,防止恶意入侵,保护企业网络安全,也保护企业技术秘密不被泄露。

3.4 企业是否具备合适的专业人才

大数据技术属于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原有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可能不完全符合应用大数据技术的需要。如若企业仅提供数据,由专业机构帮助分析挖掘,则可只招募少部分专业人员。如企业完全实施大数据技术并独立完成各个环节,则可能需要诸如数据科学家、数据架构师、数据分析师、数据可视化专家、业务分析师、研究分析师、主任分析师或分析经理以及数据库程序员等专业人员。鉴于所需人员众多,企业可从多种渠道聚集人才,一方面可从外部招聘专业人员,另一方面可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大数据课程培训。另外还可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办学,定向培养企业急需的大数据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1).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R].2015(2).

[3] 陈迎雪,陈小华.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

[4] 卢珍宏.探讨大数据时代的营销变革[J].现代营销,2015 (4).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c)-179-03

猜你喜欢
大数据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