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战略思想的探讨与认识

2015-01-27 01:25田水承孟凡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2期
关键词:战略思想办学特色

王 璐,田水承,孟凡静

(西安科技大学 a.发展规划处;b.期刊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院校发展】

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战略思想的探讨与认识

王 璐a,田水承b,孟凡静a

(西安科技大学 a.发展规划处;b.期刊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部分,承担着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本文从对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战略思想的一般认识入手,研究了特色办学战略思想的内涵、特征、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战略思想的形成路径。

地方高校;特色;战略;思想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高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442所,其中地方高校为2329所,所占比率达到了95%。数量上的主体地位显示出地方高校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承担着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强化特色意识,重视特色建设,确立和实施特色办学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如何把握自身的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在多样化的办学层次和类型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一、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战略思想的一般认识

战略一词最早用于军事,顾名思义,“战”指战争,略指“谋略”。在现代“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领域,其涵义演变为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的方略。战略要超过眼前的东西,要往长远看,某种程度上战略等同于远见。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高校的办学特色概括为: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面貌。办学特色不等同于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它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独有的个性特征。

可以看出,办学特色是外在于人的,不是写出来或是说出来的,它是沉淀于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建校过程中的。同时,办学特色应当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促进科学研究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是经过培育、成长、凝炼后形成的静态形象,而特色办学则是高校培育、凝炼办学特色的动态过程。

地方高校要走特色兴校之路,实现科学良性的发展,必须要形成并明确特色办学的战略思想。那么如何形成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战略思想?首先要明确一所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办学者正确、明晰的办学思想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建设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其次要弄清一所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及其体现究竟是什么;再次要搞清特色的来源及支撑是什么。基于对上述相关问题的思考,结合高教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趋势与地方高校实际校情,反复凝练升华为学校办学特色的战略思想。

二、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战略思想的特征

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战略思想是高校根本性的政策指导,是强化办学特色的主要依据,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指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原则性

战略是高层次的谋划和决策,具有很强的原则性,不能朝令夕改。因此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战略思想,要符合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要凝练形成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需要经过一个实践、提炼、创新、发展的过程。办学者需要在把握学校全局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不能轻易改变。有了原则性,就有了底线,也就有了发展和规划的基础。

(二)全局性

全局性既表现在空间上,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所学校,都可以是战略的全局;全局性还表现在时间上,贯穿于战略准备与实施的各个阶段和全过程。作为地方高校办学者,在研究凝练特色办学战略思想时,要胸怀全局,通观全局,把握地方高校未来的发展趋势、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动态,满足社会的多样化发展需要。不管是空间还是时间上,如果仅仅局限于某一点,往往会造成特色办学的畸形发展,又由于各方面无法达到协调一致,肯定会漏洞百出,混乱的状态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制定战略思想可以实现效果最大化。

(三)前瞻性

前瞻性是谋划的前提,决策的基础,是制定、调整和实施战略的客观依据。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战略思想需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正确判断、科学预测地方高校所处环境及可能面临的发展变化,把握时代的特征,为地方高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一条科学可行的路径。预测以后的长期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麻烦,提前准备好解决方案,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预期目标。

(四)引导性

地方高校强化办学特色的战略思想反映一所高校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体现学校办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为其科学发展而服务的,具有鲜明的引导作用。

三、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战略思想的重要性

回顾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世界一流的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都得益于具有自身特色的战略思想和办学理念。哈佛大学能够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高等学府,离不开“适应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服务社会的“威斯康星思想”使威斯康星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的洪堡大学也得益于“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战略思想。

在中国地方高校发展初期,很多高校都盲目地将办学特色与学科多而全划上等号,似乎认为一所大学学科不齐全就不能称之为一所大学,也难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其实这是对办学特色的错误理解。现实办学中,一些地方院校往往盲目追求学科齐全,造成各学科发展平庸的局面。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曾说过,“正如一支交响乐团不能没有小提琴,也少不了大提琴,大学一定要定位准确,注重办学特色,如果所有大学都追求大而全,中国就不会诞生世界一流大学”。他认为,国内大学只有各具特色,各发其音,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奏出动人的乐章。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与成熟,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要办出特色”、“分类指导”。这意味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都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可以在一定的层次和类型中办出高水平。办学者逐渐达成共识,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学科是否齐全与办学特色不呈直接正相关关系。

如今,地方高校办学者已经认识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才是地方高校能够长远、科学发展之道,要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必须要思考凝练自身办学的战略思想,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作为支撑。办学理念是一所高等学校办学实践的总体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则是在办学理念的约束下对学校发展目标的总体规划,这是关系到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和如何办的重大战略问题。地方高校应当坚持学校自身的发展特色,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应用型发展道路,不要去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式发展或是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模式,要立足自身,主动将学校特色发展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大战略中。

四、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战略思想的形成路径

(一)合理定位,明确办学理念

科学合理的办学理念是形成特色办学战略思想的前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地方高校必须科学分析自身办学条件,全面总结办学传统,深入挖掘办学资源,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自身办学优势进行准确把握,找准办学定位,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

(二)结合地方实际,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转型升级,促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大了对创新人才、技术应用的需求。这对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需要为社会进步发展提供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接受系统技能训练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应当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面向实现转型发展的国家需求进行根本性变革,承担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任务。为此,地方高校应依托区域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布局专业和学科方向,研究凝练特色办学的战略思想,把精力和资源放到人才培养上,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

(三)融入地方文化,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之间无论是自然环境、物产资源还是文化风俗、经济动脉等都各有其特色,地方高校扎根于所在地方的自然、人文环境中,是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地方高校要创建凝练办学特色,必须融入到地方文化中,立足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特色,凸显地方特色。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创办的政策依据和发展根基,只有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出地方产业发展的特色、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认真分析自身拥有的能力和资源,以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为依托,以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为基础,从中寻找到价值高、独特性强的优势要素来培育特色方向,地方高校才能真正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四)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摆脱千遍一律的高教管理规范的束缚

一直以来,我国都比较重视高等教育管理的规范工作,为了提高教育内部的一致性,从招生到就业、从教学到管理、从激励到惩罚等许多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规范、标准、职责、机制,具有明确的制度和规定。而办学特色的形成却要求排斥异口同声的说法和做法,千篇一律的管理规范无疑会对办学特色的形成存在一定负面作用。地方高校应勇于开拓,不畏权威,大胆创新,探索研究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之路。

[1]许青云.地方高校发展的使命及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战略选择[J].河南教育,2010,(10).

[2]邹树梁.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转变地方高校发展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4).

[3]张影,邓传德.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建构的误区及基本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4]曹毓民.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0,(6).

[5]韩宝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

G642.0

A

1674-9324(2014)42-0009-03

王璐(1981-),女,辽宁大连人,工程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战略思想办学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论蒋百里的国防战略思想
清康熙帝的大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