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贤、尚功、尚法
——从《左传》看春秋时代晋国称霸百年的原因

2015-01-28 07:21梁晓颖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80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四平分校吉林四平136000
名作欣赏 2015年32期
关键词:晋文公左传晋国

⊙梁晓颖[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80;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四平分校,吉林四平136000]

尚贤、尚功、尚法
——从《左传》看春秋时代晋国称霸百年的原因

⊙梁晓颖[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80;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四平分校,吉林四平136000]

春秋时代,由于地理历史等方面原因,晋国宗法观念淡薄,受传统文化束缚少,较早地摒弃了西周以来“亲亲尚恩”的分封制度,不任用公族,开始尝试“选贤任能,崇尚军功”的用人政策,晋国的世卿贵族得以进入权力中心。这些世卿贵族既是政治家,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是新兴势力的代表;晋国在他们的辅佐下,尚贤、尚功、尚法,因此得以称霸百年。

《左传》晋国称霸原因尚贤尚功尚法

西周立国之初,叔虞封唐时,晋国地处河汾之东,建立在夏的废墟上,周边尽是戎狄国家。周王室曾授予其“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方针,这就使得晋国可以按照自己的具体国情来治理国家。

一、晋国是春秋时代最早对人才选拔制度进行变革的国家

因受周边戎狄国家游牧文化影响,晋国有幸未让传统中原文化成为其包袱,这导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观念在晋国较为淡薄,晋国因此成为最早对人才选拔制度进行变革的国家。晋献公面对桓、庄之族咄咄逼人的政治势力时,采用司空士的建议,尽灭桓、庄公族。骊姬之乱时,晋献公立幼子奚齐为太子,将群公子逐出晋国,使得晋国出现“国无公族”的政治局面,遂开始采用“尚贤”“尚功”的原则选贤任能,晋国异姓世卿贵族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掌握国家政权。春秋时代,世卿贵族执政,是晋国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也是晋国政治中血缘关系较淡的表现。因宗法制观念淡漠,晋国国君乃至世卿家族选择继承人时,不再只选任传统宗法制度下的嫡长子,而以是否贤能为标准:如韩厥告老时,长子因身体残疾而请辞,以次子韩起代父为卿;赵鞅因长子、次子不才,选庶子赵毋恤为继承人;智宣子认为次子智瑶有才干,遂立之为继承人。春秋时代,所处宗法制社会的首要原则是区分嫡庶长幼,按照血缘关系远近任免官职,“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是区分新旧体制的主要标准之一。当晋国开始用“尚贤”原则来选拔人才时,其他多数诸侯国还停留在“尚亲”的用人阶段。当时的楚国、秦国、鲁国、郑国大都任用公族执政,并无异姓卿族,唯晋国公子不为卿,故卿皆异姓,以贤闻名。

二、晋国政治生活中“尚贤让贤”之风盛行

因为晋国政坛上没有公族,所以选将帅时不尚“亲亲尊尊”而“尚贤尚功”。晋国选将,不再依靠血缘关系,不论出身、地位、亲疏、远近,采取“任人唯贤”的选拔方针,选择将帅一定要有能力有德行,是以大量贤能异姓世卿贵族登上政治舞台。晋文公时,荐贤让贤之风盛行。赵衰不仅推荐了中军元帅毂,还屡屡让贤,先后将卿位让于栾枝、先轸、胥臣、狐偃、先且居等人。狐偃谦让,曾把上军将的位子让给狐毛。晋文公能在城濮大战中大胜楚军,称霸中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部下相互谦让、将帅和睦、重要职位为有才有德者居之,晋国因此蒸蒸日上,国力达到强盛。

晋文公得以称霸,一方面在于他“尊王、利民、讲信、修礼、正官”的一系列正确措施,另一方面在于晋文公爱护与重用人才,以他为核心,形成了一个谦虚礼让、德才兼备的领导集团。在用人方面,晋文公抛开西周时期选人的“亲亲尊尊”原则,用举贤荐能原则,为晋国培养一大批军功贵族。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将领中,晋国的贤能将士人数最多,能力最强,也大都品德高尚。之战结束后论功行赏,克作为中军帅不居功,士燮、栾书、韩厥等人都互相谦让,明明自己对晋军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却都推功于他人,一时传为佳话。晋悼公时,中军帅知去世,晋悼公任命士为中军帅,而士认为自己不如荀偃贤能,遂荐荀偃为中军帅,自己为中军佐辅助;韩起将上军将让于赵武,自己为上军佐辅之,像这种谦让有礼的行为,晋国历史上不胜其数。祁奚荐贤的故事最有名,反映了晋国尚贤荐贤的风气之盛。祁奚是晋悼公时的老臣,曾任中军尉,以其公正无私而闻名。祁奚年事已高,欲告老还乡,向晋悼公辞职。晋悼公问谁能接替其位,祁奚直言自己的仇人解狐最合适。然而解狐没上任就死了,当晋悼公再让其推荐合适人选时,祁奚直言自己儿子祁午最合适。这种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的荐人原则,光明磊落,公正无私,让晋悼公找到合适人才,让自己受到世人的称赞与尊敬,也让后人明白晋国人才多多的根源。

三、晋国称霸百年的原因——“尚贤、尚功、尚法”

领导者只有首先使自己成为人才,才有可能发现人才。晋国国君如晋献公、晋文公、晋景公、晋悼公等本身就是人才,具有领导才能,善识人会用人,因此才可能摒弃当时“任人唯亲”的人才观,敏锐地发现人才,放手地使用人才。晋国被选上来的二十几个中军帅几乎个个文武双全,耳熟能详的如先轸、赵盾、士会、韩厥、知、赵武等。

“尚贤”的用人制度是晋国称霸春秋百年的根本原因。由于晋国在政治上实行无公族制度,世卿贵族掌握了晋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大权,后来演变成以中军帅为执政的三军六卿制。这种体制要求国家大事由六卿民主商议,集中由中军帅做决断,有力地保障了晋国内政外交中各项政策的正确性。这些选拔上来的世卿贵族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赏罚有信果断勇敢,军纪严明智勇双全,承担着内政、外交、军事等诸多责任,入则为政时,修订律令清理诉讼,知书懂礼政令畅通;外交活动中,赋诗言志,辞令优雅,展现出诗礼风流的时代精神;出则为战时,上马征战勇敢无畏,身先士卒,指挥一场又一场大战小战,为晋国的争霸战争立下不朽功勋。

“尚功”的奖励制度是晋国称霸春秋百年的重要原因。晋国战事频繁,为这些世卿贵族提供了封赏机会,提供了一个可以发挥才能的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打破了“亲亲尊尊”的用人制度,在春秋时代诸侯国中独具特色。以晋悼公为例:“夫赏,国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废也。”①可见,在晋国,功劳突出者皆可以此作为晋身之阶,故使得晋国有机会争取到各阶层都竭力为国出力,通过为国效力获得晋爵封官的机会,这也使得晋国得以集中大批能人贤人,带着浓重的功利色彩,为晋国实现霸业大有裨益。《左传·襄公十一年》载:赵鞅在铁之战中,曾立下按军功大小予以奖赏的规定,对于有战功的人,可以依律犒赏,同时,对于违反军规,应严厉制裁处分。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晋人在接受中原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受到周边戎狄国家的影响。晋国在与戎狄国家不断战争的同时,多次与戎狄和亲,吸纳了戎狄的狼性文化因子,几乎历代晋国国君都以勇武著称,因为他们要面对凶残的戎狄,同时他们自己的血管里也流着戎狄的血液,在与周边戎狄不断的融合中,加之战事频繁,晋人形成尚武尚功之风。

晋国奖励军功,有政治奖励,提高政治身份;也有经济奖励,赐予封地、采邑、人民以及采邑上的收入归其所有。春秋时代是诸侯争霸的时代,争霸战争诉诸的就是武力,晋国在长期争霸过程中形成尚武尚功之风,如果有军功,不仅意味着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提高,也是一种无上的荣耀,是对个人价值的社会认可。当时社会需要勇武,统治阶级积极奖励军功,下边将士积极响应,渴望为国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所以奖励军功成为晋国一大文化特征。“尚功”不仅让将士有了英雄用武之地,更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和竞争力。晋国最早奖励军功,对加强国力起了重大作用,这一封赏标准大大刺激了晋国人建功立业的愿望,受到广泛的欢迎,为晋国长期称霸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为晋国的春秋霸业做出巨大贡献。

“尚法”的治国原则是晋国称霸春秋百年的主要原因。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晋国宗法制受到严重破坏,自然就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来补充,约束将帅、规范民众、维护社会秩序,这就为法家思想提供了土壤。晋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律源于军法。春秋时代晋国是经历过战争最多的国家,有战争就要有军队,有军队就要有军律,用来约束兵将,保证战争顺利进行,军纪严明是晋文公称霸的主要原因。晋国不仅理论上制定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几部法律,如赵宣子之法、范武子之法、范宣子之法,等等。而且以法治军的实践案例也很多,如晋文公时,赵衰曾杀颠颉、祈瞒、舟之侨以正军法;韩厥曾于大战前,两次以司马身份严格执法,一次河曲之战前杀中军帅赵盾亲信以正军法,一次之战前杀中军帅克亲戚以正军法;还有曲梁大战前魏绛杀晋悼公弟弟的御者以正军法。春秋时代的晋国是我国法家文化的策源地,法家思想对当时秦国、楚国及后世都影响深远。

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晋国宗法制被严重破坏,最早对人才选拔制度进行改革,因“尚贤”而使世卿贵族进入权力中心。晋国的世卿贵族既是政治家,也是当时的知识分子,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是新兴势力的代表,少有保守思想。晋国在他们的辅佐下,奖励军功,尚法制法,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晋国的百年霸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①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3页。

[1]左丘明著,陈桐生编.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作者:梁晓颖,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四平分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先秦两汉。

编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晋文公左传晋国
师旷劝学
“足下”的由来
从善如流
翳桑之报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足下”一词的由来
《左传》笔法
厨师辩冤
Contents and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