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的注意事项与重要意义

2015-01-28 09:41张柱刚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7期
关键词:班级目标班主任

张柱刚

公主岭市第四中学

浅谈班级管理的注意事项与重要意义

张柱刚

公主岭市第四中学

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为了提升每一个孩子的精神生命质量、为中华民族更加自豪的明天,班级管理承担了崇高的教育使命,班级管理的专业教育品质为孩子的未来提供保障。本文简要分析了班级管理的内涵、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班级管理的注意事项。

班级管理;注意事项;重要意义

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对特定班级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引导被管理者高效率地实现班级目标的活动。班级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学校对班级的管理,一是班主任主导的班级管理。学校对班级的管理包括班级的编制、班主任的委任、班级活动空间的确定、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的总体安排等。显然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但学校并不直接对具体的班级实施管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则是对具体班级的直接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班级管理的组织对象是班级。每一个班级都有固定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任务,每个班级都会有也应当有班级的目标。

班级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主要是这个班级的教师和学生。班主任是主要的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其他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有自己的组织结构,这就是班级的行政组织和团队组织。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组织结构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在班级活动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因此,班级的管理者不仅指教师,还指在班级活动中发挥管理作用的学生。这就更突现了班级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互影响班级目标的实现在于班级资源的合理配置。班主任在班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上起着关键的作用。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班主任正是通过对自己班级学生特点和任课教师特点的了解,通过对自己班级学生家庭及所关联的社会背景的了解,通过对学校、家庭、社区所提供的设备、时间和空间条件的了解,通过对可利用的信息沟通渠道的把握,科学地确定班级发展的目标,合理配置所有的资源,积极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高效率地实现班级预定的目标。

班级管理的过程就是班级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班主任和所有参与班级管理的人,首先要明确班级发展的目标,以明确管理活动的目的性;根据班级的发展目标,制订班级活动计划,拟定班级各项工作任务;由班主任负责各项任务的分配,组织各项任务的落实,指挥各项活动的开展,协调与校方、其他班级、教师、家长、社会相关方面的关系,检查、处理、调整和解决计划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二、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班级管理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保证

班级是学校育人的基本单位。课程计划的落实、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校外活动,基本上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学校中保证教育活动开展的办学资源也是按班级配置的。有效利用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有序地落实课程计划,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组织好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必须加强班级管理工作。而且,从班级管理的目标看,班级管理的目标与班级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正是因为要实现班级教育的目标,才确立了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从班级管理的内容看,就在于合理地安排班级教育的内容和活动,而且管理的内容无一不渗透着教育的内容。从班级管理的过程看,由于要求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班级目标的确立、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到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其本身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从班级管理的方法看,就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重点,力求每个学生班级管理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班级管理是班集体建设的主要手段

班级是学生群体活动和交往的主要场所,班级为学生提供的组织环境和氛围影响着学生的活动效果和学生的发展。作为集体的班级,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使学生向往、热爱、维护自己的班级。作为集体的班级会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秩序和健康的班风,这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调节学生的身心,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的志向,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强烈的归属感和为集体奉献的精神。而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班级树立明确的目标,建构班级组织,制定班级纪律和规制,安排班级活动,营造班级团队文化氛围,激励每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使班级聚合为一个集体。

(三)班级管理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班级是社会组织的雏形。班级中同样存在着人际交往和社活动,存在着组织的层次结构和工作的分工。班级管理的主人;任务就是为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组织环境,把一个随机组成的群体建设成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集体。班集体是学生己的集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成员,在所属的集中拥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扮演着适合于自己的角色,参与班级的活动。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就没有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班级管理的注意事项

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发展愿望。中小学生的自主意识正在养成过程之中,他们很有可能在学校教育中较多地依从成人的要求。教师可以采用诸如谈话、问卷调查、走访等方法,但切记要倾听学生的真心话,而不要以成人的思想遮蔽了孩子的想法。从创建“民主型班级”这一更高要求来看,教师不仅要有这样的姿态、方法,更要有足够的教育智慧,以引导孩子不断澄清并加强对自己的理解。

利用策划主题班会的机会,组织学生辨析发展需要。根据创建“民主型班级”的需要,每一次的主题班会都应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满足学生真实的成长需要。教师可以利用确立主题、策划节目、撰写相关稿件等机会,促使学生辨析相关内容的适切性,而不是编造出通用于所有年级、所有班级的平庸班会。

[1]叶国正.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2]李伟胜著,班级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6

[3]段作章主编,班级管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张柱刚(1973-),男,籍贯:吉林省公主岭市,研究方向:中学数学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班级目标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我们的班主任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