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记者隐性采访如何把握好度

2015-01-28 18:32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电视记者隐性新闻记者

刘 彦

吉林电视台

电视记者隐性采访如何把握好度

刘 彦

吉林电视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进而使得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电视记者在获取新闻资料方面充分利用隐性采访已经成为当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下面本文就电视记者怎样充分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来进行深入探讨。

电视新闻记者;隐性采访;限度

一、电视记者在隐性采访中要把握“度”的必要性

电视记者通过隐性采访一方面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新闻信息的真实感大幅度提高,进而使其客观性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相比较于公开采访,其还能够得到更多、更隐秘的信息。因此随着人们步入信息时代,人们更关注的是怎样掌握第一手资料,而隐形采访的主要特征就是不仅能够更深一步的挖掘出新闻素材,还能独家得到相关信息,从而在激烈的媒体行业竞争中使电视新闻媒体始终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然而随着隐性采访的被电视记者的过度使用,其带来的麻烦也越来越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隐性采访更多地是对这会一些不公平或者非常丑陋的对象进行报道,同时,有些不良记者也会在一些报道中加上自己的观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社会公众对新闻内容的判断力,而且也没有将电视新闻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体现出来,甚至在社会上经常会出现采访对象跟电视台打官司等不良现象。因此,电视记者在使用隐性采访时一定要控制好“度”,决不能无限制的报道被采访对象的内容,这样即使报道的新闻是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单纯的就是为了追求视觉效应,而没有任何节制的报道隐性采访对象的内容,就会出现更多地新闻侵权诉讼案。因此电视记者在使用隐性采访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进而使得新闻报道对推动社会健康发展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

二、隐性采访中电视记者需要把握那些方面的“度”

(一)隐性采访中电视记者需要把握使用次数

在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视新闻记者都希望能够更加方便的获得有效的第一手新闻素材,由于隐性采访具有的“隐秘”特点,已然使其成为采访人员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隐性采访仅仅只是各种新闻采访方式中的一种,而不能将其当作电视新闻采访最主要的方式、手段。当我们可以通过公开采访的方式来获取电视新闻信息时,采访人员就应该采取公开采访的方式在进行,而没有必要事事都用隐性采访。采用隐性采访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曝光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片面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采用隐性采访的途径时,采访人员应该本着简明扼要的基本原则,根据事实报道的主题需要进行深度挖掘,客观的反映社会现象,正确的引导观众的价值观念,对于和新闻主题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其他问题,应给予不关注,不采访的态度。隐性采访作为公开采访的辅助手段,不能无限制的随意使用,而是应正确的理解应用,这样才能发挥出隐性采访的优势,才能更好更客观的向观众展示社会现象,进而能够使其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隐性采访中电视记者需要把握内容限度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媒体为了提高卖点和收视率,刻意“迎合”观众的“口味”,对社会的一些阴暗、消极等方面进行详细报道,在取材过程中无节制的增加一些暴力、涉毒和色情的画面和镜头。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本应该积极宣传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念,这些电视新闻记者的行为已经脱离了媒体本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成为低俗文化的传播工具,致使新闻媒体这个虚拟的社会变得黑暗淫秽不堪。因此,在进行隐性采访时,电视新闻记者就选材选题这方面,应认真考虑,尤其在涉及社会阴暗面的题材时,应做到理智选题,慎重选材,这样才能积极充分的发挥出隐性采访的优势,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广大观众。

(三)加强对被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

隐性采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确保电视记者在第一时间准确的获取详细、真实的新闻材料,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隐性采访并不是电视记者唯一的手段,只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更多的是以辅助的方式出现在公开采访中。隐性采访可以帮助电视记者针对一些不能公开采访的任务得到实现,同时也对确保社会利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该方法由于具有非常“隐藏”的特征,因此被采访对象经常会觉得自己的隐私权被受到侵犯。所以要求电视记者一定要充分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在采访前一定要对被采访对象、采访内容、采访方式等所有事项考虑清楚,确保自己接下来的各种活动都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切忌在采访过程中做出违背法律的事情。除此之外,电视记者在隐形采访过程中还要注意被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不收到哦任何侵犯,一定要多站在被采访对象的角度思考,决不能做出伤害被采访对象尊严的事,所以在采访过程中要把我好度,做到语言友善、举止文明,争取在有好的氛围内进行采访,而且一定不要将自己的主管想法强加给被采访对象,从而使观众在对新闻进行评价时,由于受到电视记者的一些个人观念而对新闻信息产生偏激理解;同时电视记者更不能对被采访对象使用语音或人身攻击,进而对被采访对象心理造成严重影响,这就要求电视记者在隐性采访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即被采访对象没有任何对社会、公众造成不利影响时,新闻报道一定要客观、真实的进行报道,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电视记者具有较高的人文关怀意识,电视记者不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而报道假新闻。同时电视记者也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即用科学、合法的手段,报道有价值或对社会健康发展不利的新闻,从而使社会公众能够看到真实的新闻报道。

三、结语

隐性采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上的各种新闻更加真实的反映出来,从而使社会公众对社会有一个更加真实的了解。因此,电视记者一定要合理利用隐性采访,确保所有的采访活动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而为社会大众报道客观、真实的新闻。

[1]惠柳青隐性采访的法律思考[J].新闻知识-2013(6).

[2]段巍《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研究》[J].《今传媒》-2014(8)

猜你喜欢
电视记者隐性新闻记者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公 示
全媒体时代电视记者职业素养提升途径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县级台采编播一体化电视记者需具备的能力素质
电视记者采访中的提问方法和提问技巧
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浅谈电视记者编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策略
我是新闻记者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