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一词表述青春期值得商榷

2015-01-28 18:32亓国锋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叛逆心理学家成人

亓国锋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叛逆”一词表述青春期值得商榷

亓国锋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人的生理心理都会发生急剧变化,尤其是心理变化,脱离了幼稚,但还很不成熟,渴望独立,强调自我,与成人特别是父母的观念和要求冲突很多,是正常和必然的表现,却往往被成人视为“叛逆”。用“叛逆”一词表述人的这一重要时期,似有不妥。

青春期;叛逆;心理学家;词语

“叛逆”,新编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背叛。2、有背叛道义或信仰等行为的人[1]。不管从那一层意思讲都是贬义词,而这个词被用来表述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青春期,即青少年这一时期行为表现不符合成人观念或标准的特殊时期,被我国教育界称为“叛逆”期,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应探讨更合适的表述词语。

其实,青春期是一个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心理同生理一样,也是变化巨大,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这一时期孩子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转变为逻辑思维,对事物有自己的探索和独立认识,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以成人自居。强调自己的观点,强调自己的独立存在,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与父母等成人观念出现很大差别,自尊心的维护也很敏感,常常表现强烈,尤其受到父母或其他成人指责批评时,更是如此,往往与父母老师等成人产生冲突。

心理学家霍尔认为,到了青春期,人的“身体与心理跟以前相比,大为不同,而发展的趋势是跳跃而来的。“他们既不了解世界,又不了解本身生理的发展所引起的心理变化。”因此,把青春期称为“危机时期。”心理学家霍林活斯认为,青春期到来之后的生理、心理变化相似于幼儿的断乳现象。幼儿断乳意味着与母亲身体的完全脱离联系。由于急剧而彻底地断绝母乳喂养,孩子陷入欲求得不到满足的状态,从而给孩子带来深刻的不安,这是人生的“第一次危机”。孩子进入青春期,意味着要从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这种急剧而彻底的心理性“断乳”,也同样会给他们带来突如其来的一时不安,产生情绪上的激动和凌乱,这便是人生的“第二次危机”。经过“第二次危机”之后,人就由幼年慢慢脱离父母的监护,逐渐变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成年人。心理学家汤姆利兹认为,儿童期是“外界的获得时代”,而青春期则是“内部的获得时代”。青春初期,孩子常常会因自己不能掌握这种变化而烦恼,昔日儿童时期平静的心田被搅乱了而陷入否定与不安情绪之中。他们不仅对外界,就是对自己也都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因此,把青春期称为“否定期”或“反抗期”。心理学家律留宏认为,青春期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转变期”,也是“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期。而心理学家盖脱则称为“暴风骤雨时期”,心理学家弋特又称为“疾风怒涛时期”[2]。

不管这些心理学家们观点有多大差异,都没有使用“叛逆”一词,也没有使用贬低意思的词语,说明青少年的这一时期虽表现特殊,但属于正常的、必然的生理心理表现。青春期孩子有了成人感,对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强调独立性,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是积极的,其看法、做法与成人不一致是正常的合理的,并不存在“叛逆”。就是成人之间,看法、做法也常有不一致的情况,很少用“叛逆”一词表述,若使用“叛逆”一词表述,很容易造成冲突。笔者认为霍林斯基“危机理论”也告诉我们,人生的“第一次危机”,是由母亲主导的,孩子不适应,有不安表现,父母不会认为不正常,这时调整的是孩子,父母进行协助,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人生的“第二次危机”,是由孩子主导的,父母可能不适应,也有不安心情,孩子不一定理解,会认为父母不正常,这时应调整的是父母或家长老师,与孩子多沟通,肯定他们的观点和行为的积极意义,加以顺应性引导,才是正确的做法。但我国现阶段很多家长采取的方法却是,让孩子调整服从成人要求或家长意志,显然不妥当,引发冲突是必然的。明明是父母或成人不认同孩子合理的表现,“叛逆”孩子,但却说是孩子“叛逆”,有大帽子压人的嫌疑,太过主观,结果适得其反。所以,将青春期称为“叛逆”期,不知起源于何时,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第一,这一词语暗示父母将孩子定位为“不正常”,引起父母内心不安,对孩子无形中增加管束或压制,易引发与孩子的冲突。第二,这一词让孩子感觉自己另类,对抗家长或老师等成人的教育管理是正常的。第三,词义负面,易引发孩子敏感心理的反感,犹如四五十岁女性反感“更年期”。第四,引发孩子的不平等感,影响自尊心发展,要么使孩子慑于成人威权,变得胆小;要么使孩子心理更加逆反,加重成人与孩子的对抗。第五,带有一定歧视性,容易造成孩子人格损伤。第六,引起责任混淆,明明是成人应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变成了孩子不听话,成人要防范纠正。

笔者无意咬文嚼字,但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准确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涉及人的尊严和发展,更应慎重。我国古代对人的发展阶段和状态表述为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古稀、耄耋就是非常睿智的。国外对青春期是表述为“狂躁期”“困难期”的,美国将这一时期表述为“Storm Age”,翻译为“暴风期”,都是没有对抗贬低意味的,也是恰当的。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以为将孩子的青春期这一美好但可能出现问题的时期,用“叛逆”这个词语表述,不太恰当。改用一个中性词语,或略带鼓励性的词语表述才是较为妥当的,比如使用“风雨期”、“成熟前”等词语表述。很多社会变化都是从表述的改变开始的,改变表述是为了改变表述的特定内涵,如“残废”改为“残疾”,“保姆”改为“家政服务员”、“小时工”,等。表述的改变也说明了社会的宽容、进步和对某类人的理解[3]。总之,人的青春期无论用什么词语表述或形容,不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减少与成人的冲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宽松的成长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1]《新编现代汉语词典》吉林教育出版社2009.01

[2]青春期心理探幽心理特点青春期-人体生长发育第二高峰期360百科[EB/OL]

[3]田艳语言中的社会歧视现象[EB/OL]www.ht88.com/arti⁃cle/art...2007.10.04

猜你喜欢
叛逆心理学家成人
养大成人
谁更难过
成人不自在
人生什么最重要
心理学家
成长之痛
心病还须心药医
叩问灵魂的乐章
师生冲突中遇到学生挑衅,怎么办?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