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前因后果

2015-01-28 18:32罗忠俊李姣娇侯海川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1期
关键词:卫生学校职业课程

罗忠俊,李姣娇,侯海川

四川南充卫生学校药剂教研室

浅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前因后果

罗忠俊,李姣娇,侯海川

四川南充卫生学校药剂教研室

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和地位。中国正在举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随着新一代学生的迅速成长,娇生惯养备受宠爱的他们在学习中往往出现以个人为中心、思想固执、学习浮躁、缺乏理性思考等问题,对象的复杂性给我国职业教育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怎样让我们的职业教育更卓有成效,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课程教学设计更充实、更合适学生、更富有意义,进而促进学生们职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本文对此做了几点粗浅的思考和讨论。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教学设计

从“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实践在我国全面开展,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在快速地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也登上了新高度,可以说,是驶上了事业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已经由人数增长和规模扩大逐步向着教学质量提高和专业技能提升的内涵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也迎来了事业的又一个春天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课程教学设计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2010年,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义务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与教学改革”。此后,2012年教育部也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把“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计划”列入重点任务,提出了“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必须“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高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实际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和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并计划在未来三年的职业教育教学大纲中着手开发五百个新的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也称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它是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课程要素的选择、组织和安排的方法过程。而职业教育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结构和职业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结构,也可以看成是学生所获得的相应的职业能力结构之间的有效桥梁[1]。所以,我国的职业教育要取得质的飞跃就离不开课程教学设计,因为它是职业教育课程有理论传授上升到实践的关键步骤,更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合理且有效的职业课程教学设计既能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能力胜任现实职业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又能够开发学生潜能,根据学生个性增强其接受继续教育的能力,从而为其将来获得职业资格后能更有效的工作创造优势。合理且有效的职业课程教学设计在整个职业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面临的障碍

课程目标的不明确。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人们一方面呼吁社会重视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又忽视职业教育的独特性而让其向普通教育靠近。在这个处处就业要文凭的时代大背景下,在普通教育的传统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中,课程目标选择常常更多关注于职业教育学历与普通教育学历在知识体系和知识层次上的可比性,往往忽视了职业培养对象的根本需要。

课程对象的复杂性。目前的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性,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让他们对知识的掌握速度快,但往往不深入,多有学习浮躁的特性。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学生对目前的达成程度,忽略了教育对象是具有诸多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人,导致当前国内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只重“目标”不重“人”。

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

根据1994年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的“泰勒原理”,我们可以知道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职业课程目标的确定、职业课程内容的选择、职业课程的组织以及职业课程的评价。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在于培养职业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完善社会人才体系,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职业人才的需要。为了合理且高效的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既有教育的联系,同样也具备文化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结合自身的优势探讨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原则,因把握如下几点。

首先,让学习目标能力化。不能简单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注重实践结合,让课本理论在实践中内化成学生的个人能力。然后,学习任务项目化。根据“学科本位型”理论[2],针对学科为中心进行的课程设置,主要是分门别类的从各种知识或技能中选择部分内容,形成不同的课程,彼此分离的安排其顺序和学时。在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等三类上细化。结合不同学生学习阶段的特点,有目的的将整个抽象的教学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应掌握的学习任务,层层推进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学习情境职场化。为了提到学生到社会的适应性,在教学中应多注意“实战化”培训。职场情境的模拟练习能提前让学生适应工作要求,巩固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学习资源立体化。除了课堂教学外,丰富例如: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多种教学途径,注重对学生学习信息自我捕捉的能力训练,整合信息资源,让整个学习资源构成完善的网络体系,让资源相互补充相互协作,让学习资源立体化,强化教学效果。最后,学习评价过程化。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课程后的学习评价决定着最后的教学效果的成型。学习评价不能“粗线条化”,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任务中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地进行学习评价,让学习评价过程化。

四、总之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探索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课程教学设计是任重道远的路。我们作为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将继续整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思考新方法、新途径,并将其投入实际的应用之中。

[1]姜太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2

[2]王金梅王川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本土化改革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1(13)

罗忠俊(1985-),女,执业药师,主要从事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工作,四川南充卫生学校药剂教研室,药学本科,理学学士。

李姣娇(1988-),女,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药剂教研室,药学本科,理学学士。

侯海川(1986-),男,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药剂教研室,临床医学本科,理学学士。

猜你喜欢
卫生学校职业课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职业写作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爱的职业
浅谈医学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究
五花八门的职业
浅谈中职卫生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