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规则意识是增强法治底蕴的基础

2015-01-28 18:32尤杰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1期
关键词:规则法治意识

尤杰

牡丹江市委党校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决定》中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氛围、文化熏陶对于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中人们长期存在的思维定式对法治进程的消极影响。

一、规则可变通,“差不多”现象极为普遍

1918年,胡适先生发表了《差不多先生传》,文章用夸张而又讽刺的手法鞭挞了当时中国人处事马虎、不肯认真的“差不多”精神,发人深省。时至今日,随着我们与世界交流越发的频繁,这种“差不多”的精神仍然可以说是中国人思维的一个重要维度。它植根于很多国人的灵魂,即使崇尚严谨认真的人也要时不时的与周围崇尚“差不多”精神的“圆通大师”们智慧周旋,方能维护团体内部的和谐。这种凡事不爱较真、模棱两可、模糊过程的思维弊病绵延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篇文章是对民族劣根性的生动描述,“差不多”的思维情结引申一步来说,“差不多”模糊了过程、模糊了细节,结果常常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既使法律授予的自由裁量权易被滥用,为严格执法增加了社会层面的阻力、同时为忽视程序价值以及渎职等行为留下了隐患。正是持有这种“差不多”的模糊思维之人在社会中大有人在,滋生了凡事无需过于较真的社会氛围,为“求人不求法”留下了可以理解的思维空间。法治所崇尚的公正,就是一种严谨、求真的思维过程,不是只有受到了莫大的冤屈,才把“差不多”精神放到一边,才需要用法治精神来分清黑白,而是要把这种严谨的态度贯穿于生活工作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看到很多严格执法者的艰难处境,和一些官员因为对社会风气的随波逐流而导致的腐败,我们感受到扭转思维模式、弘扬法治精神,就要从公民自觉树立规则意识开始,而这将是一项巨大而漫长的工程。

二、增强法治的底蕴,要从强化规则意识做起

长期存在的东西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顽疾,我们要有滴水穿石的勇气,摒弃长期存在的不良思维定式,向《决定》中提到的那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法治精神与思维习惯是相互影响与引导的。比如提到德国人我们想到的是严谨,是对规则的严格遵守,中国人比较推崇德国的汽车、电器厨具、高质量的建筑等等,都与德国精细化的民族思维习惯息息相关。这种严谨我们可以归结为思维习惯、同时也是法治精神内化于个体行为的社会效应。

中国人的差不多情节、在变通中求得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普遍利己心理,使得政策的制定跳不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规则意识不等同于法律意识、法治思维,但这是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的起点,其外延比二者要大得多,因为法律层面之外的规则更多。规则的涵义很丰富,小到家庭成员制定的规则、学校规则,邻里规则,大到法律法规的遵守,都是规则意识的体现。培育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就要先从培育规则意识着手,从日常排队、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游戏规则等小处着手,去逐步培育规则意识。

(一)规则精细化,责任明确化

生活中很多中国家长既希望孩子成为好学生,又害怕成为老师的应声虫,害怕孩子因为太遵守规矩而缺乏魄力、因循守旧、难于创新、走向社会后难于应对社会的挑战。这种纠结反映了中国教育的某些症结,其实也是社会现实的一个折射,生活中很多按章办事的老实人确实没有无视规则的人获得的实惠要多。在中国“不做老实人”的成本并不是很高,这是体制与机制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一方面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在制度设计上使“恶人”承担应有的责任,另一方面在奖惩机制的构建上,决不能“差不多”就行,要真正做到奖惩分明,在机制上、舆论上给予黑白分明的评价,不能让社会上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让公众真正明白如果要社会上立足,规则是什么,不守规则后果是什么。

(二)示范作用引领社会氛围

从一定意义来说,党政机关通过立法制定了社会运行的规则,是规则的制定者,但同时也是规则的守护者。在党政机关中党员占了很大比例,《决定》强调了广大党员干部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近年来党员对党的纪律重视程度在下降,逐渐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党纪对党员的约束比法律要严格得多,树立规则意识要先从模范遵守党纪开始。十八大以来,严肃党纪取得显著成效,作风建设成绩斐然,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示范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彰显,引导社会风气的转变。

(三)全面严格执法,破除侥幸心理

长期以来,对于一些并不严重的违法行为一直存在着执法不严甚至缺失的问题,导致很多人把一些违法行为当成了道德层面的问题,认为只是行为不文明的行为,不会与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这都是长期选择执法、执法不严的结果。提高公民的规则意识水平,是要通过全面严格的执法,使人们真正意识到规则的存在和违反规则要承担的后果,选择执法滋生的是侥幸心理,执法不严损害的是法律的尊严,这些投射到个人行为上都是对于规则的蔑视。当前执法队伍中确实存在任务多人员少的情况,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提高执法的科技化的水平,技防人防双管齐下,在每一个违法行为中确立规则的重要性。

《孟子》有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治精神的弘扬与法治氛围的形成,需要广大立法者、执法者以及社会公众的不懈努力与法治素养的不断提升。从强化规则意识入手,逐步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习惯,逐步增强法治的社会底蕴。

[1]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刘锐,无规矩,不成方圆——领导干部决策必备的法律思维[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3]吴忠,将法律进行到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规则法治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让规则不规则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