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社会学的高效教学方法研究

2015-01-28 18:32黄馨漫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学新课程理论

黄馨漫

南宁学院

新课程改革下社会学的高效教学方法研究

黄馨漫

南宁学院

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社会学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笔者提出四个方法试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社会学教师开展好社会学这门课程提供参考。

社会学;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社会事实包括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和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社会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微观层面上的社会行动或人际互动,到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常常跟人类学、心理学、宗教学、经济学等学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重;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而素质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它需要贯穿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社会学课程涉及的内容从人才培养的密切关系角度看,它不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

在传统社会里,社会的组成和结构比较简单,人们可以凭借积累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很好的适应他所存在的社会。当代社会结构复杂、日新月异、变化莫测,单纯依靠个人的生活经验去适应和理解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系统的社会学知识。大多是接受过社会学知识学习的学生认为,通过社会学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自己理性地认识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帮助自己成熟。笔者认为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好社会学这门课程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兴趣是学生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状,教师要积极倡导、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结论,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引导下,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思考、动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要结合最新学术成果

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面对变化迅速、纷呈多样的人类社会,社会学者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不断进行描述、提炼、总结、概括,上升为各种社会学的理论。因此,教师在讲授有关内容的时候,要将课本的内容与社会学相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同时,给课堂注入新鲜的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主,在完成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穿插有关新的研究成果,将教师浏览、查阅到的大量资料、目录和相关内容交给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信息,促进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传授和学习达到了得以相长的良好效果。

三、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旧课程的一个主要缺点是课程内容陈旧且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缺乏意义,新课程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本与生活的结合,体现为以活生生的情景为背景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以往的课本和教学中,为了解释某个理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理论,常常需要举例子说明,然而有些例子却比较牵强,学生对生动具体的案例产生了怀疑,导致对理论产生误解。所以,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为了解释理论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理论的内涵,精选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感受到理论的源泉所在,并举一反三,更深层次的领悟和总结出理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学生掌握了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之后,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在参照经典案例和理论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一步分析、挑选出能够体现理论内涵的例子和其他学生及教师分享,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为教师以后选用的案例提供参考。

在教授社会学概念的时候,老师也要以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联系一些案例进行讲解。比如在讲授责任分散效应的时候,可以将美国纽约郊外年轻女子朱诺比白遇刺案例作为例子,也可以将学生宿舍卫生打扫、集体劳动中的偷懒现象作为例子;在讲授社会角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深入分析自己的角色(先赋角色:儿子/女儿,自致角色:社会学专业学生,规定性角色:学生,开放性角色:朋友,功利性角色:兼职服务员,表现性角色:班干部),加深学生对角色的理解和兴趣。

四、加强课堂讨论交流学习

讨论交流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讨论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发散思维,广阔视角、提升应变能力和思考程度,也可以激发教师创造性思维和应急、应变能力。同时,社会学是新兴的社会性科学,新时代不断有更新的观点、理论产生,而对同一现象,又有由好几个学者所代表的不同的观点、理论进行解释,因此,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选择讨论题目时,就应该选择那些在理论上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的内容,给学生提供选择和辩论的空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激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补充别人的观点,还可以对其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例如,在讨论“人的社会化”这个题目的时候,有些学生关注社会化的意义,有的关注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有的关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有的关注有关社会化的不同理论。通过这样内容丰富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水平。

[1]刘豪兴:《社会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袁方:《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社会学新课程理论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