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途径探究

2015-01-28 09:41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7期
关键词:节水型大庆市大庆

于 勇

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46中学

大庆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途径探究

于 勇

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46中学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北方地区只有99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值的八分之一,水污染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目前,大庆市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7.92亿m3/a,其中地下水可利用2.34亿m3/a,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5.58亿m3/a,人均可利用量仅为1286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属于严重缺水城市。大庆市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1286m3,远远低于全省人均2058m3的水平。按照国际标准,人均低于3000m3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低于1000m3为重度缺水;大庆市总体上已接近重度缺水城市。

1 大庆水资源基本情况

1.1 大庆水资源简介

大庆市区工农业用水1976年前主要靠地下水,1976年北引工程建成和1992年至1996年扩建了中引工程后逐步转向用地表水。目前,大庆地区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和客水几部分组成。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属松花江流域,幅员面积2.12万km2,水资源分布具有北方水资源分布的典型特征,市区内无江河,属闭流区。大庆市水资源总量为206.24亿m3,大部分为松嫩两江过境水量。现已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32.76亿m3,其中地表水22.7亿m3,地下水10.06亿m3。由于油田开发初期生产生活全部依靠地下水,造成局部地区过量开采,形成区域性的东西两个地下水降落漏斗,最大影响面积一度曾经达到5560km2。近几年通过采取自然恢复,依法限采,强化执法等管理措施,地下水恢复明显,水位回升20多米。为了缓解地下水开采压力,保证城市供水,改善松嫩平原西部生态环境,先后建成了以嫩江为水源的北引、中引和南引三处引水工程,供水能力达到112万m3/天。

2 建设节水型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比较优势

2.1 大庆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节水意识不够强,水资源浪费现象还较普遍

在节水宣传工作说在口上,挂在墙上,没有完全落实到行动上,常流水现象时有存在,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

2.1.2 节水机制不够完善,节水管理比较粗放

在管理设施和经费不足,价格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1.3 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还不高,污染治理工作有待加强

在部分企业仍存在污水直接排放现象,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和回收利用。

2.2 大庆市建设节水型社会优势

2.2.1 各大中、省直企业节水意识强,投入实力大

各大企业在节水用水上每年都明确指标,并与个人和单位绩效考核挂钩,形成企业内部强烈的节水意识。同时,在节水设施建设上,各大企业不等不靠,舍得投入,为大庆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2.2 政府在农业节水上支持力度位于全国前列

多年来市政府在农业节水上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极大的促进农业增收和农业节水。

3 大庆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是防止用水浪费,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二是减轻供水压力,降低供水成本;三是减少污水的产生量,使现有系统可以接纳更多用户的污水,从而减少受纳水体的污染;四是增强对干旱的预防能力,短期节水措施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长期节水则能够提高正常时期的干旱防备能力;五是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美化环境、维护河流生态平衡。

4 大庆市构建节水型社会的主要途径

4.1 提高节水型社会的科学认知程度。

建设节水型社会,首先要在思想上对节水型社会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有科学、明确的认识。节水型社会不仅仅是“节水”的问题,要克服认识上的误区。节水型社会和通常讲的节水,既互相联系又有很大区别。无论是传统的节水,还是节水型社会建设,都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要看到,传统的节水,更偏重于节水的工程、设施、器具和技术等措施,偏重于发展节水生产力,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5]。

4.2 各行各业协调共建,全方位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社会的主要内容包括: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城市等。各行各业都要采取工程、经济、技术、行政措施,降低单位实物产出的水资源消耗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节约用水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要将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将大庆市建成节水型城市。要逐步转变人们的用水观念,充分认识到节水不仅仅是资源的节约,而且能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

4.3 树立水资源的商品意识,完善水资源市场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

由于开采地下水成本相对较低,有的单位擅自无序开采地下水,对地下水的保护十分不利,因此应运用经济杠杆,采取定额管理制度,优质优价,超额部分大幅度加价,实施污水排放收费制度等,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供水企业的经济状况,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保护地下水资源,也减少了污水排放量。

5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措施

5.1 是加强领导,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

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宣传、农办、计委、物价、经贸、建设、财政、环保、农业、林业、科技、工商、技术监督、水利等相关部门领导。各有关部门明确责任,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建立统一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领导。

5.2 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执法力度

5.2.1 一是出台配套文件

制定促进节约用水相关管理制度和保障政策,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合理配置水资源,制定用水定额标准确保节水目标落到实处。

5.2.2 二是出台水价调整方案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主管部门按照保护资源、节约用水、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水价;市政府拟定水价改革方案,逐步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城市用水价格,适当调整农业水价。

5.2.3 三是强化水务管理体制

建立流域分水协调制度、水资源管理部门协作制度、灌区用水者协会制度和水信息社会发布制度。

6 结语

通过大庆市节水型社会的试点建设,对该地区的初始水权分配、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调配与管理、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探索。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出发,结合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一系列用水、节水的规划,以实现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提高水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此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相似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经验[13]。

猜你喜欢
节水型大庆市大庆
再见,挖鼻孔
大庆市博物馆公众考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物元可拓分析法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研究
逐梦冰向未来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讲价
送你一块砖
穿错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