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谢

2015-01-28 09:41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7期
关键词:溪流湖泊母校

杨 旭

石家庄市八一小学

学会感谢

杨 旭

石家庄市八一小学

每年的夏天都有几百名毕业生离校。对于学校来说,收获的时刻也就意味着离别。在送别大会上,除了留恋难舍、祝贺勉励等话题外,毕业生会将感谢老师感谢母校作为发言的重点,教师总象叮嘱远行的孩子一样表达着期望和热盼。每当此时,师生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同样感动的我,在此时常常会有另一种冲动:我要感谢学生!

校园里,教师不仅是施与者,更是受益者。师生间不但可以教学相长,而且在整个精神生活中都可以互动共勉。面对着众多渴望的眼睛,教师由衷体会到教育事业的重要,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给予教师成就感的是学生,给予教师精神安慰的是学生。正是在学生的鼓励支持下,教师的业务水平得以逐步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得以不断升华。当我们出错的时候,学生总是那么宽容大度,或善意地予以指正,或以商榷的口吻与老师探讨,从不简单指责甚或率尔讥讽。当老师主动纠错后,更赢得了学生的拥护和爱戴。对比年轻纯真的生命,回想在执教中的某些简单、急躁、苛责、粗暴等现象,我们是否感到了愧疚?难道还要用恨铁不成钢的套词为自己文饰?

校园生活中,教师享受到最淳朴的温情,享受到最纯洁的关爱。当忧愁烦恼时,因为美丽可爱的学生,老师有了心灵的慰藉。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汲取了生命的营养。有了学生,教师的生命才会那样的充实和滋润,更应该感谢的当是教师!教师和学生都因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在更多的方面他们是互相的施与者和受益者。学生总是多数,从互动互爱的角度说,教师比学生收获了更多的快乐,感受到更多的尊重。我们常要求学生去体会师恩,那么教师是否也该更多的去体会众多年轻生命所给予我们的真情和关爱。我们常要求学生尊重老师,那么教师是否真正从人格上尊重了学生?

真正高明的教师应该懂得,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学生的朋友,而不是恩人。因此,感谢是相互的,尊重也是相互的!学生的过分尊重,令我惶恐。曾对学生说:“师生应该如同朋友,朋友间的尊重是平等的,千万别让我享受到居高临下的尊重。”过分的尊重就是不平等的尊重,不平等的尊重会产生心理落差,使人不能面对面地交流,难以促膝谈心,也就做不到水乳交融。

然而,师生关系毕竟不是普通的朋友关系,不同于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也不同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兴许可以打个比方,把师生关系比作湖泊与溪流更恰当一些。如果说纯洁的年轻人如清澈见底的溪流,那么从经验、年龄上说,教师应该象‘湖泊’。‘湖泊’当以较大的胸怀来接纳四方的小‘溪流’,细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愉快地欣赏溪流的歌唱,帮助他们沉淀烦恼的泥沙,扬弃各种忧愁乃至痛苦的琐屑。然而从另一角度说,‘湖泊’更需要来自‘溪流’的补益,以使自己的生命之源丰沛而永不枯竭,同时让心灵沐浴阳光和快乐。湖泊热爱溪流,并为溪流而感动:从那清澈的潺湲中,他体味着纯洁的可爱;从那幽雅的低回中,他领略着生命的可贵;从那轻快的奔涌中;他感受着青春的魅力。我想说,湖泊愿意敞开胸怀迎纳溪流,因为他需要溪流。也许,‘溪流’可以把‘湖泊’当作补充给养的驿站,甚至于把‘湖泊’称为导师。而湖泊知道,溪流就是他生命的乐章;在奔向大海的路途上,他们更是携手并肩的朋友。

如果真诚地对待学生、把学生看成朋友,那么教师面对学生时就能做到宽容、慈爱,就能进行朋友式的沟通,表现的谦逊自律必然是发自内心的。有了人格的尊重,有了情感的交流,那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的精神境界都能得以升华。感谢是相互的,尊重是平等的,也许仍需要我们去深刻体会。

其实,学生何止滋润了教师的心灵,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还为母校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校园中一切美好事物,都因领导和职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奋斗,而发展着、成熟着、壮大着。学生把激情、关切、企盼、挚爱都倾注在温馨的校园里,学校所有的成功、辉煌都离不开广大学生的努力和奉献。所以,面对着即将远行的学生我要深情地说一声,母校和老师感谢你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要是换一个角度考虑,在许多方面许多时候,都有一个怎样正确看待感谢的问题。人们感谢巨星们亲临献艺,可是没有观众的痴情捧场,任何人都不可能大红大紫。来自农村的民工感谢城市给了他们找生活的机会,然而没有吃苦耐劳的民工,任何一个城市也靓丽不起来。消费者感谢商场的优质服务,但是如果没有“上帝”的光顾,任何名店都难以维持。市民们感谢政府的恩惠,而赐予他们权力的恰恰是广大的市民。百姓们感谢领导的英明,然而真正创造历史的正是这些芸芸众生。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于单向的感谢,即便有双向的,又往往是比重失调的,或言不由衷的。

由离别想到感谢,又由感谢的话题想到了教师的责任,也许只是让思想接近了正确。平等地对待学生、由衷地感谢学生,可以使老师愉悦地进行自己的教育教学,不必戴着假面具,不必板着面孔,不必依靠所谓的法宝。因此我想说,只有懂得感谢的领导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同样的道理,只有懂得感谢的老师才会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塑造未来的教师,在自己懂得感谢的时候,还应告诉所有朋友:学会感谢吧!

猜你喜欢
溪流湖泊母校
溪流到了大海
溪流到了大海
告别母校
湖泊上的酒店
担当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害羞”的湖泊
溪流小熊的烦恼
奇异的湖泊
回不去的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