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5-01-28 09:41任金生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7期
关键词:耕地规划领导

任金生

鄄城县国土资源局

现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任金生

鄄城县国土资源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党中央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制定的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决策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生活小康化,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步骤之一。本文就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入手,简要浅析一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情况,进一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对策;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立足于农村,寻求适合农村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农业一直是国之根本,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小康。农村的繁荣发展也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当今,农村生活和村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政策也开始向农村倾斜,越来越多的惠农政策真正地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尽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一)领导机构上下不协调,职能不明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就需要领导带好头。一个好的领导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华西村为例,正是吴仁宝的先锋作用,才有了华西村的繁荣和发展,才创造了华西村的农村神话。而对于部分城镇,虽然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小组,但对领导小组的职能、经费等没有认真的落实,对于领导机构的职责没有明确,这就使得领导机构在领导小组成员管理上,尤其是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上很难协调,正常的日常工作很难开展。有的因为职能不明确,使得工作得不到有效地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过于依靠国家投资层面上,农民自身还在缩手缩脚等。

(二)部分干部群众在新农村的建设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干部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新农村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部分城镇由于在宣传不到位、相关工作开展不细致,使得部分干部群众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城镇对于新农村建设只停留在村容整洁、生活富裕等物质层次上,而忽略了管理民主以及乡风文明等精神层次。这些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三)不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有的城镇建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由于缺乏资金以及科学的规划,实现简单粗糙的大拆大建式的建设,不注重规划和生态的建设。由于农村缺乏必要的规划人才以及监督人员,新农村的建设很难符合生态环境的标准,有的因为不注重生态环境而造成了水质、空气的污染,对于后期开展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耕地资源等缺乏合理有效地规划

耕地资源一直是农村建设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农民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必备资源之一。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部分耕地资源也被转化成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途径,但因为部分城镇缺乏合理的规划,耕地资源在转化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造成部分耕地资源的浪费,例如闲置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一直被当做废弃场;部分耕地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处于撂荒状态;施肥配方缺乏专人指导,从而导致耕地资源的硬化现象,造成的粮食大大减产等。这些都是耕地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地规划造成的。

以上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新的问题也会随之出现,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十分明确,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作出一些努力和调整,以下是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明确相关领导的责任,必须职能分明。

无论是县市级领导,还是村镇领导,首先必须明确各级领导职责,明确上下关系,尤其是领导新农村建设的小组工作的领导,必须做到职能分明。各级领导各司其职,避免互相推诿、拖延敷衍等现象的发生。加大领导督导和群众监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领导的带头作用十分关键。

其次,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

城乡一体化建设,涉及到农业、国土、住建、房地产、水利、林业、卫生、环保等方方面面,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科学有效地规划。根据规划的要求,按轻重缓急逐步解决城乡一体化中出现的问题,优先解决涉及农民民生的相关问题,根据科学发展观,做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建设。科学有效地规划,还能将有限的资源利用率最优化。由于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有限,必须将有限的资金建设一批重点建设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优先以农民最迫切、最需要、见效快的项目上来。

此外,城镇一体化建设还需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大城镇化建设中的广场修建、农民活动中心以及健身场所的修建,修建农村图书馆,开展农民在线知识讲座以及组织农村舞蹈队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娱乐的比赛、场馆建设和投入,既可以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也有利于农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再次,合理规划耕地资源,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

耕地资源的利用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耕地资源的保护和规划,必须切实考虑到农民的相关利用,必须符合生态环境的建设。对于有限的耕地资源,可以在科学指导和规划下,将耕地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因此,对于农村的耕地资源,既要保证一定的耕地资源不占用,还要干部群众能够得到科学地指导,在有限的资源中优先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化农业。农业发展需要注重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做到不污染、可持续,优先发展健康农业。

最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做好监督,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

对于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质量,相关监督部门可以借助3S和遥感技术进行监督。对于项目的资金流动等,县市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协调,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工程项目进行督导。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反馈,可以组建由政治素质好、有责任心的村民或村干部组建反馈小组,将工程进度和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再有相关部门对建设的进程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等。

[1]龚寅时.公共政策视域下新农村建设的困境及其出路[D].复旦大学2009

[2]贾田子.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耕地规划领导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